APP下载

发展群众网球运动 培育网球后备人才 打造中国网球之乡

2018-01-05曹子威孙鹏飞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后备人才

曹子威++孙鹏飞

摘 要:京山县是中国网球协会命名的全国唯一的“中国网球特色城市”。近年来,京山县积极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推动网球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以网球为特色的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群众网球运动;后备人才;网球之乡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2-0189-01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地处湖北省中部,面积3520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1个温泉新区,总人口65万,素有“鄂中绿宝石、武汉后花园”的美誉,孕育了享誉世界的屈家岭文化、苏家垄文化,滋养了现代文坛巨匠聂绀弩、毛泽东双儿女亲家张文秋等一批杰出人物。京山县连续13年被评为湖北省县域经济工作先进单位,成功创建成全省首个国家生态县,拥有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观鸟之乡、中国机械工业轻机名城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京山县是中国网球协会命名的全国唯一的“中国网球特色城市”。近年来,京山县积极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推动网球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以网球为特色的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

一、坚持先行先试,探索网球发展路径

(一)建立政府组织引导与部门齐抓共管相结合的领导机制

京山县群众网球运动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30多年来,京山县将“网球之乡”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政府工作报告、政府财政预算、乡镇部门目标考核范畴,从战略高度推进网球运动发展。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20多个职能部门参加的京山县运动休闲及健康养生產业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2016年10月,京山县成立了全国唯一的县级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对全县网球活动、社会培训、赛事策划、场馆运营、品牌推广以及相关配套产业发展进行规范、指导。

(二)建立公益化推进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为提高群众网球运动的覆盖面和群众参与率、满意度,在网球场馆建设方面,京山县实行政府引导、部门出资、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共享。在网球场地使用方面,以公益性为主,公共网球场馆白天免费、晚上低收费开放;单位、居民区网球场对内免费开放,对外采取租赁、培训等方式实行市场化经营。在网球赛事组织方面,由体育部门指导协调、市场主体冠名赞助、社会体育组织承办或协办各类比赛。在网球用品经营方面,有意识地引入多家经营商,公平竞争,降低群众健身成本。

(三)建立财政投入与社会筹资相结合的投入机制

坚持民生为先,强化公益导向,重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由政府主导,公共财政支撑。先后投资1.75亿元,建成占地419亩的文峰网球主题公园;投资近20亿元、占地1135亩,建设包含11000座的体育场和集网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篮球馆综合馆的京山县文体中心。县政府每年预算公共财政资金800至1000万元,用于补贴重点赛事、奖励网球选手、培养网球后备人才。采取低租金、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网球及与网球配套的推广、服务、经营活动,延伸网球及相关产业链条。引导酒店、宾馆将建设网球场、提供网球运动增值服务,作为基础服务设施、基本服务内容进行配备,打造酒店特色,提升服务品位。

二、坚持全域推进,叫响“网球之乡”品牌

(一)发挥网球学校的孵化器作用

优秀网球后备人才是网球事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京山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经过多年的探索努力,目前初步形成一条特色发展路径。京山县网球学校通过网球进课堂、寒暑假短训班、长训班、精英班等多种形式,普及推广网球运动,发现选拔优秀苗子,培养壮大网球后备人才队伍,培植网球发展后劲。京山网球学校先后向省级以上网球专业队输送高水平后备人才25人;52名京山籍网球特长生考入全国重点大学网球专业;在湖北省青少年网球排名赛中,京山连续三年在全省分站赛、总决赛中荣获金牌数、奖牌总数全省第二的佳绩;连续三个周期被评为省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单项基地(网球);2010年被湖北省网球运动管理中心确定为“湖北省网球队训练基地”。京山实验小学、京山钱场镇中心小学、京山小学先后被评为省、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湖北省体育局对京山县进行重点扶持,与京山县人民政府共建“湖北(京山)网球学校”,积极探索网球学校“省校县办”模式。从幼儿园阶段起的网球启蒙,到高中阶段的网球特长,县内部门联合、省县上下共建,构建网球人才培养“绿色通道”,为具有网球天赋、热爱网球运动的青少年学员们提供机制保障,为培养“文体双优”的复合型网球人才奠定基础。

(二)发挥社会组织的助推器作用

一是积极加强网球协会和网球俱乐部建设。京山县网球协会会员从初创时期的20多人发展到2.1万人,各类网球社团组织22支,常年参与网球健身运动近7万人,超过总人口比例10%。协会每年制定网球赛事及活动计划,做好技术培训、赛事组织等常规工作,并协助有关部门及单位开展群众性网球运动。京山小学和风青少年网球俱乐部被评为“国家级青少年网球俱乐部”,常年开设网球项目培训班,深受学生喜爱。二是组建全民健身联盟。京山县整合全县19个体育协会、7个体育俱乐部和145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团队,成立京山全民健身联盟,按计划、有组织、分门类地开展公益性或低收费辅导、培训服务。普通群众也开始享受到专业团队的免费网球培训、指导,进一步壮大网球群体。三是探索成立京山县网球文化传媒公司。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精神,成立京山县网球文化传媒公司,进一步探索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专业管理、百姓受益的共建机制。网球文化传媒公司成立以来,承担了第二届中国(京山)网球节等大型文体活动市场运作工作,承办中国(京山)绿林网球·英雄会、ITF国际网联青少年网球巡回赛、全国青少年网球训练营等活动,公司营业额近1000万元。

(三)发挥赛事活动的催化剂作用endprint

从2012年开始,每三年在京山县举办的中国(京山)网球节,成为唯一获准保留的网球类国家级节庆活动,被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由中国网球协会、湖北省体育局与京山县共同推出的自主品牌赛事——中国(京山)绿林网球·英雄会每年9月举办,总奖金50万元,已成为国内业余网球顶级品牌赛事。京山县承办的国际网球联合会U18青少年网球巡回赛、中国业余网球团体赛总决赛,企业冠名的“京山轻机杯”“华贝杯”,单位发起的“园丁杯”“生态杯”,协会组织的网球联赛等多项赛事定期开展,实现了“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全年不间断”。业余网球比赛门票收入在京山破零后,不断刷新纪录。从2014年的近3万元到2015年的16万余元,2017年9月22日至28日“中国(京山)绿林网球·英雄会”系列活动,一场网球赛门票收入达到28万元。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等众多国内主流媒体纷纷对京山网球运动发展进行报道,“中国网球之乡”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三、坚持全民共享,彰显“网球之乡”的魅力

(一)网球配套改善人居环境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京山网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兴趣到整体的联动,标准网球场由2片发展到现在的200余片,居全国县市之首。城区平均1800人拥有一片网球场。京山网球场遍地开花,市民10分钟内就可到达。网球场地、绿化配套、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极大带动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能级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全域发展,加快改善了人居环境。

(二)网球文化引领健康生活

“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以会打网球为本、以常打网球为乐、以参加比赛为荣”在京山成为流行语。网球运动成为单位文化品位高低、企业文化竞争力的具体体现,部门、单位、社区、家庭将打网球作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网球逐步融入京山经济、社会、人文等各个领域,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塑造着新的城市形象,演变成为一种特色地域文化。网球运动培育了京山群众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行车骑行、太极健身、激情漂流、广场舞蹈、环城长跑以及社区篮球、羽毛球、足球等健身活动在网球运动的带领下,开展得如火如荼。

(三)网球产业助推县域经济转型

网球消费品市场、网球培训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形成了以网球培训、网球用品、网球休闲等为主的网球公园商业一条街,网球运动与产业发展实现了互促共赢。2012年、2015年连续两届举办的中国(京山)网球节,集中签约31个重点项目,引资额达375亿元。2016年全县大健康产业主营业收入达到31亿元。今年8月,京山网球特色小镇获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成为全国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之一。京山网球小镇以打造顶级青少年网球赛事举办地、一流职业网球训练基地、职业网球选手孵化基地、知名网球培训教育基地为目标,规划区15平方公里、核心区6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主要包括“一中心、一走廊、三公园、四组团”,即京山文体中心,京山河滨水运动走廊、文峰网球主题公园、温泉地质公园、山水湿地公园,以及全民健身组团、健康生态组团、特色教育组团、温泉康养组团。已建成文峰网球主题公园、网球赛事中心、万人体育场、惠亭山登山步道、青龙山登山步道、高尔夫练习场、环湖自行车赛道等运动休闲基础设施。配套的国家电网康复疗养中心、岭尚山河度假村、国家税务培训中心、温泉度假酒店、遵道中医疗养院等产业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投资8亿元的三甲综合医院协和医院京山分院,即将启动建设。北京中控集团、上海复星集团合作先行整体开发网球特色小镇及核心区1218亩温泉度假区,已经完成项目策划、產品设计、资本导入和托管运营方案,建成后将成为华中地区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网球之乡”与“生态京山”品牌叠加形成“洼地效应”,实现了体育、文化、旅游的无缝对接和互利共赢,以网球运动为引擎、以生态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已成为京山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endprint

猜你喜欢

后备人才
宁夏回族民族传统体育后备人才缺失的根本原因
中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
中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大学生篮球联赛后备人才培养与参赛队伍建设研究
云南省投掷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研究
体育运动学校举重后备人才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中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如何开展好校园足球运动
浅谈企业的后备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创新
制约我国柔道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