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2018-01-05曾璐
曾璐
【摘 要】语文是小学的基础学科。应激发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明确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受教者;增强学生的朗读意识;创设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创新练习与检测;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注意读写结合。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考
语文是基础学科,是每一个人学习其他学科和一生发展的基础。小学语文乃是基础的基础。无论知识、能力,还是方法、习惯,都要从头抓起。基础扎实,才会有持续发展的后劲。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谈几点思考。
一、激发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
教学中,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最主要的条件是促使学生具备学习的兴趣。“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激发其想像力和创造力。那么,教师应如何激起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呢?关键在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每节课都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重点,精心设置,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气氛。哪怕一幅画,一个小故事……只要有的放矢,创设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了。如在教学课文《鲸》时,可以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大的“鲸”字,然后叫学生议论,猜猜教师的用意。学生热烈地讨论着:“老师的大字写得漂亮。”有的说:“鲸字有鱼旁,但鲸不是鱼。”有的说:“因为鲸是最大的动物。”这时学生的兴趣应运而生了。都在猜教师的用意。乘机让学生速读,浏览课文。体会老师的用意。课堂上,要放得开,就得让学生自己提取信息。在学生知道鲸是最大的哺乳动物后,在“鲸”这个大字旁边编上1、2、3、4、5、6、7。然后在“1”的旁边引导学生写上“大”,接着,让学生分组各派代表上黑板写上答案。兴趣盎然的环境让学生在愉悦中了解到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在激发兴趣同时,可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找课外书或到网络查找最小的哺乳动物,把最感兴趣的一点写出来。让学生把课内知识与课外活动联结起来,开拓知识视野,举一反三,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优良契机,把握好这一契机的“火候”,就为培养学生的“要学”与“会学”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二、明确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受教者
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现代儿童教育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把儿童看成是一个空的容器,教育者的责任是用成人的知识和经验尽量装满它。其实,蒙台梭利和重视儿童内在潜能激发的思想家卢梭等人的观点是一致的:儿童与生俱来拥有的灵性,正因为如此,儿童的发展才成为一种可能。而小学生的主要思维形式为形象思维。由此看来,小学生的积极主动的语文学习能力及其内在潜能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值得认真反思的。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包括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影响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因素,可以从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的智力因素和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的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来看。一般来说,小学生会在各种心理因素中表现得有强有弱。当学生的语文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能帮助学生分析困难产生的原因,对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因素做出适当的调节。另外,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
三、增强学生的朗读意识
一是节奏意识。了解和逐步掌握朗读情感激越时节奏的加快、声调的昂扬,情感悲戚时节奏的舒缓、声调的压抑等,把握适当的停顿在朗读节奏中的重要意义。二是角色意识。启发学生去揣摩体悟角色的思想和情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在具有角色意味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心领神会,表达出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三是问题意识。通过多读多诵,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质疑问难的思维能力,用自己的语言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四、创设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虽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的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教师在上每篇课文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译,音乐图画,记叙文配以课本剧等。这样一来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总之,阅读训练的方法很多,需要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才能找到最为理想的途径。
五、创新练习与检测
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检查评估是对学生的语文积累、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语文水平发展的评价,也是反馈我们教学情况的重要渠道。因此,必须十分重视这一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设计。这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每一节语文课中都应该布置一定的有质有量的课内外练习,在练习与检测题的设计上,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呢?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研究学生的作业心理,做到恰到好处地布置和批改作业,使学生轻松地完成作业,对于提高作业质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
新课标在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时期,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语言本身和教材的创造因素以及学生有待于发展的创造思维,提高语文教学的创造性,才能培育他们的创造力。在教学中《半截蜡烛》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定的动作、神情、语言和紧张激烈的心理活动等,可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品位、体会,以述促读,再分角色朗读,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最终进行一些简单的课本剧表演,不仅掌握了知识,锻炼了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七、注意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规律。读可丰富词汇、积累语言,为写奠定基础;反之,写对读又有促进作用,能提高讀的自觉性、积极性,能提高读的质量。为此,每学期都要求学生做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摘录课外阅读中自己喜欢的词、句、段,甚至篇。同时指导学生出黑板报、手抄报,要求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这就势必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广泛地收集所需要的材料。通过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勤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教师在这方面予以足够的重视,采用最佳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学生阅读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