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018-01-05余力
余力
【摘 要】中国是一个有着历史悠久的国家,如何在新课程的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本论文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历史教师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教师要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如何;历史;教学;爱国教育
中华民族是否强大,是否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我认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尤其是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极为重要。
“不读史无以爱其国”,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坚持不懈地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社会上的負面影响,影响了风华正茂的中学生,少数学生对前途抱有怀疑,对传统教育和理论灌输有抵触情绪,如何在新课程的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一、教师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历史教师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历史学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历史课是一门思想性、教育性很强的文化课。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历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更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历史教师肩负着建设社会精神文明、塑造青少年灵魂的崇高职责。教师应是学生的引路人,正如夫斯基说:“教师要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应当是这种人。”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历史老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教学仅仅限于让学生接受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格养成的教育和塑造。习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讲话中说到: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责任。”习总书记的要求,决定了我们老师的政治方向。我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应该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二、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素材,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史料的真实性和内容的客观性。在道德情感的领域教育中赢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真实、感人、可信。“序事之中即见其指”,它通过形象、具体、行动人物的事情去感染、熏陶人,在潜移默化中使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滋润和升华,所以,充分利用历史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位历史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过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所有的杰出人物,无一例外都是爱国的。从古到今,自上而下,爱国事例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精忠报国”的岳飞;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进行不屈不饶的民族革命先驱孙中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所有这些,都是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的爱祖国、爱人民的赞歌,体现中华民族,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为后人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为现在的中学生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
在爱国主义教学中,中国古代史上的文化和科技成就也要充分利用。古代的科技成果,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在许多重要的科技领域,如天文、地理、医学、数学等方面长时间的保持着一系列“世界之最”,为整个世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坦普尔在他的著作中说:“现代世界已建立基本的发明创造,可能有一半以上源自中国。”在众多的发明中最负声望的当推“四大发明”,马克思曾把其中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称作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可以这么说,中国古代科技是近代欧洲科技发展的源泉。但十五世纪,西方国家更是参考中国的火药配方制成炸药,制成火力威猛的枪炮,不但摧毁了欧洲的封建堡垒,而且打开了清朝的国门。“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我们从中外科技发展史的对比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科技成就,这让我们感到自豪,但我们不能用古代的辉煌来安慰今天的落后,同时我们不能因现在落后而颓废。它只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我们更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科技兴国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为祖国富强而刻苦学习的热情。
三、教师要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是教师的双边活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必须得到尊重,但教师的立场、观点和引导却是实施爱国主义的前提。教师必须具有鲜明的立场、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周密的课堂设计,对不同类型的素材,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
1. 对千古传诵的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和气概的历史名言,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教师如果有感情地朗读,能燃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激起他们的联想。对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教师如能富有魅力的讲述,也能激发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
2.历史教育中,多媒体的使用也是进行爱国教育的极好方法。爱国对于当今和平年代的中学生来说,意识越来越淡薄。如何对学生进行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呢?我认为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多播放民族英雄和爱国之士的影视资料。如郑和七下西洋,戚继光荡平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等。他们在御海侮,保疆土,维护国家统一,宣扬民族发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这些史实,不仅让学生认识中国是一个英雄辈出,还要知道就是这些英雄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忠诚,对祖国命运的关心。学生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使命感。
3.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在学校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定期活动。如,阅读爱国的历史故事;举行爱国历史的演讲比赛;黑板报开辟“历史之窗;”学生定期上网阅览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教师要深入挖掘历史中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学生的心里特点,如和风细雨般的慢慢渗透,就一定能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