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紫砂的创新与欣赏

2018-01-05叶怀平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传统创新

叶怀平

摘 要:宜兴紫砂,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工艺陶瓷,这种传统的工艺陶瓷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都是独具特色,独具风格,独树一帜的宜兴紫砂的传统是悠久的,独特的,优秀的,并在陶瓷艺术中具有代表性。

关键词:传统;收藏;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2-0020-01

历史悠久的紫砂传统工艺,是贯穿古今的物质文化相结合的完美体现,是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融合,它是通过手工艺体现的精神文化,对于研究传统工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想认识传统工艺就必须对手艺有所研究,去深入地了解手艺的特点,掌握技术要领。最好的办法是学会手艺,亲自去体验和认识,进行理论思考。

宜兴紫砂历经千年的发展,在历代艺人的辛勤耕耘、不断努力创新下,从五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和装饰工艺踏进了历史发展和空前繁荣时期。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古老的紫砂工艺呈现满园春色,万紫千红的景象。在紫砂世界里形成了花色品种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千奇万状。

宜兴紫砂陶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之所以能从一般的日用品脱颖而出而成为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的“国之瑰宝”,是与历代艺人对紫砂文化内蕴的孜孜不息的追求及文人的钟爱、关注、参与乃至艺人与文人的联手合作、不断提高紫砂陶文化与艺术品位、文化与艺术内涵所分不开的。这也就形成了源泉流长的紫砂陶与文化艺术的不可分割的千丝万缕联系与割不断、斩不断的紧密关系。紫砂文化是一门有着厚重历史底蕴的传统文化。紫砂壶的创作是建立在紫砂历史之上的在今天肩些人将现代陶艺技术运用其中为紫砂创作赋予了时代气息。但是在不断改进和提高技艺的同时仍然离不开传统的技艺手法。

紫砂土含有天然矿物质是由云母、石英、粘土和赤铁矿组成的聚合体。烧成后表里不施釉彩能够保持百分之二的吸水率和百分之五的气孔率,从而使得紫砂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附力茶香容易被壶体收进盖上既不夺茶的香气,又无熟汤气使茶的色、香、味俱佳,虽在三伏天亦可隔夜不馊。更有奇者紫砂壶经嗜茶者的长期把玩、抚摩, 壶体愈加玉润古雅这是其它陶瓷艺术所不能及的。泡了十年及至几十年的茶壶在壶体积了厚厚的茶垢, 即使在壶内倒入沸水池会发出淡淡的茶香。在氛氯的茶香中透过紫砂的肌理, 升腾着老茶客的气韵涵养, 品一口馥郁的浓茶,这就是欣赏者与茶壶间最默契的情感交流。这些都源自于中國几千年来形成的独特茶文化和壶文化,是现代机械制作的工艺品无法企及的灵魂所在。

因为一方面它是一种文化形式;另一方面是它独特的成形技术在紫砂艺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形成了紫砂艺术独特的艺术风貌。大江东去,浪淘沙,却淘不尽这泥丸小壶的精巧。“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自宋以来,紫砂的优雅深深地烙下了文化的印记。紫砂器的各种形体是在方器、圆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紫砂器造型是“方非一式,圆不一相”,这就是数百年来无数艺人创作经验的累积。现在紫砂工艺又继续在早期砂器基础上不断地承袭与发展,将紫砂艺术推向更臻完美的境界,实乃当今紫砂艺术收藏家所乐。

造型艺术之美,形制之多,文化气息之丰富,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宝库。从形而言。有取材于动物和植物两个内容的造型。动物,过去通常有飞禽、走兽,包括后期逐步运用人体造型。植物有树木,花卉等,这些都是造型装饰的题材。也有借形改装。即借古代陶器、青铜器、漆器、竹木器、乐器,包括生活用品包、帽等实物之形状改装成壶型。也有几何形体,运用点线面的结合构成的壶体造型,如方形、锥形、菱形、梯形、悬胆、方圆组合等造型。也有自体伸缩,其中有整体的和局部的伸缩两种。以构成造型轮廓的效果。也有抽象启示,天上的云纹,烟的萦绕,奇石山川的花纹,这些都是紫砂壶传统的、创新的壶体造型的源泉和范本。

对比传统紫砂造型艺术中的几何形体造型和筋纹形体造型,通过一些传统经典造型可以发现一件几何形体造型的作品添加一些花木纹理的线条规则变化。作品就从几何形体造型变成了筋纹形体造型。紫砂几何形体造型,在许多紫砂老辈艺人的口中被公认为紫砂造型艺术的大道正统,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最初的紫砂造型艺术中筋纹形体造型是从几何形体造型逐步变化而来。

我们再看紫砂几何形体造型中圆器与方器造型的区别和联系,我们可以发现方圆融合于一件造型作品的许多实例。因此,紫砂造型艺术的发展。在于打破一些固有造型类别间看上去泾渭分明的桎梏。

紫砂陶是实用与艺术融为一体的典范,是中国陶瓷及世界陶瓷的一座艺术宝库。发展和繁荣紫砂陶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然而,发展紫砂必须立足于传统的基础上,在符合当代社会生活习惯、审美心理的前提下进行大胆创新,惟其如此,才是紫砂陶艺正确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成志伟.收藏词典[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2.

[2]李瑞隆.宜兴古陶瓷鉴赏[M].台湾静观堂,1994.

[3]高英姿.紫砂名陶典籍、宜兴紫砂艺术文化丛书[M].北京: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统创新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