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微型种薯繁殖技术

2018-01-05杨美军李爽李婷婷张云王振钰曾滢韩玉珠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温网种薯生根

杨美军+++李爽+++李婷婷+++张云+++王振钰+++曾滢+++韩玉珠

导读:马铃薯微型种薯繁殖技术可解决种薯退化、产量低、病虫害多等问题,可极大地促进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但存在繁种周期较长、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而采用脱毒马铃薯切断技术则可解决这些问题。

近年来马铃薯逐渐成为第4种粮食作物,需求量逐年增加。马铃薯微型种薯繁殖技术解决了种薯退化、产量低、病虫害多等诸多问题,比常规的生产增产了30%~70%,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但当前脱毒马铃薯生产仍存在着繁种周期较长、生产成本高的问题,远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而脱毒马铃薯切断技术既可保证马铃薯的种薯品质,还可大大缩短种薯的生产周期,节约大量的成本。

1 前期准备

1.1 扦插母苗的准备

苗龄20~30天,生长茎长度7~10 cm时炼苗,炼苗条件:日温25℃,夜温15℃,光照时数12~14 h,光照强度2 000~3 000 lx,湿度75%~85%[1]。培养温度25~28℃,光照1 000~1 500 lx[2],湿度75%~85%。

注意:母苗培养期间及时检查培养架上的培养瓶或者试管苗染菌率。正常3~4天检查一次,一周2次,确保无染菌、无污染[3];移栽前用自来水的缓流清洗母苗,并且只用手清洗[4];母苗基质移栽的过程中喷水,保证水滴不滴下,叶面湿润最佳。

1.2 温网室环境处理

选择的温网室要具备夏季降温,冬季升温的特点,同时可满足一年的生产需要。温网室中应有防止雨水进入和隔离虫源的设施。使用前彻底消毒,一般常采用化学方法消毒,用辛·氰和吡虫啉,加上福尔马林或多菌灵对温网室的棚架、墙面、墙角等消毒[5]。

1.3 扦插基质准备

现在生产实际中草炭、蛭石、珍珠岩和大砂都是常用的基质,常见的基质消毒方法为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物理消毒,采用120℃高温消毒。化学消毒:扦插前20天左右时对基质喷洒福尔马林7~10 kg/m2;若基质用的是蛭石,铺设前先进行一次大面积消毒,用多菌灵或代森锰锌喷洒,保证蛭石彻底湿透,同时覆上地膜,待3~5天后即可揭去地膜进行切断工作[5]。在母苗移栽前一周用异丙威烟剂熏蒸(每667 m2 8个烟弹,每个异丙威含量15%),同时母苗移栽后中耕除草一次,现蕾至初花期中耕培土1~2次,施加底肥磷肥20 g/m2、钾肥30 g/m2、氮肥肥30 g/m2,苗期667 m2追施碳酸氢铵20~25 kg;后期除草1~2次,拔除杂株、病株。

注意拔除病苗的时候避免与健株接触,早晚各浇2次水。

2 扦插技术

2.1 扦插方法

①扦插深度 以 1.0~1.5 cm为佳。

②扦插密度 以行株距5.0 cm×2.5 cm最好,以现在最常用的黑色苗盘为例,每盘12~13行,每行不能少于16株。苗扦插好后用双手在苗空处将基质按实[6]。

③扦插蘸取生根剂浓度 现在生根剂使用效果最好的是150 mg/L的IBA,其次是IAA[7]。在遮荫、80%湿度、20~35℃的环境中,顶尖蘸取生根剂无土基质扦插技术可达到7~10天生根,同时成活率可保证95%以上。扦插苗在无土基质中生长20天之后,直接将扦插苗移栽到防虫网棚中,不用遮荫,不经缓苗,扦插苗存活率高的可达100%。

2.2 切断扩繁方法

脱毒苗叶6~8片、茎长10 cm时可剪切。扦插苗剪取之前,需要用75%酒精和0.1%高锰酸钾液消毒,切断后用生根剂蘸取。剪取的茎段第一次扦插后,保证一次性浇足水,同时为避免水分散失,覆盖薄膜和遮阳网遮荫,注意通风换气,在扦插后8~10天保持空氣湿度80%左右。

注意:切断苗在基质上扦插7~10天后,撤去覆盖膜和遮阳网,培养壮苗。保持基质湿润,用喷雾喷施,以基质不积水为准,扦插成活后,叶面喷施营养液;同时在剪切前用含70%酒精的棉球擦手,所有器械如刀片、镊子、苗盘等全部进行严格消毒;剪苗时用刀片或锋利的剪刀先将母苗顶端上的2叶1心剪下,去掉下部一个叶柄,留1叶1心,浸入0.01%的生根液中,同时剪好的茎段要浸泡20 min[8];最好选择阴天切断,晴天保证9:00之前,16:00之后;切断时,必须用一刀切,保证剪刀与地平面呈45°。

3 田间管理

3.1 母苗移栽后的环境调控

扦插时,基质要保证充足的水分。第一次浇水一定要浇透,温度保持在20~28℃,湿度保持在70%~85%,同时注意通风。移栽15天时每1 m2扦插基质中加入0.25 kg充分腐熟好的鸡粪,过10天即可剪切。剪苗次日及时浇施 0.15%~0.20%的硫酸钾型复合肥液,如浓度超过0.20%会烧苗,喷施百菌清,预防因剪切伤口引起的病害[9]。

3.2 切断后的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是试管苗成活的保证,扦插苗生根前注意遮荫,成活后需逐渐增加光照,及时补充营养。

①湿度与光照控制 切断后为保持空气湿度85%左右需要设小拱棚,上覆85%遮阳网,棚内的光照强度达到1万lx;6~7天后打开小拱棚的两端排湿放风,不断减少遮荫时间,7~10天后长出新根将小拱棚拆除。

②温度控制 脱毒苗基质扦插初期需较高的气温和地温,气温保持在25~30℃,地温则保持15℃左右;脱毒苗生根后需要对气温进行调整,夜间18~20℃,白天25~28℃。

3.3 苗期管理

先将插好的小苗盘分别记上扦插日期,以方便移栽管理。然后将苗盘摆放整齐紧凑后浇透定根水,立即放于事先准备好的保湿架内盖膜保湿,加盖遮阳网。每天观察,视天气、苗情适时喷水,4天后小苗若是直立、有水珠,则可判断成活。一般情况下8~10天生根并长出 1~2片新叶,此时揭膜炼苗并喷施 0.1%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提苗,待 5~7天长出2~3个侧芽、小苗较为茁壮时移到大棚内苗床上定植。endprint

3.4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是晚疫病和早疫病,尤其阴雨天气发病率最高。发病前,阴雨天喷施甲霜·锰锌预防,每隔一周1次,连喷2次;发病后喷施甲霜·锰锌,每隔一周1次,连喷2~4次,同时用1∶1∶200的波尔多液每隔7~12天,连喷4次。

虫害主要是蚜虫,粉虱等。蚜虫通过覆盖防虫网防治;粉虱用溴氯菊酯加上敌敌畏防治,每3~7天1次,连喷3次;地老虎在无土条件不易发生。

4 收获贮藏与分级处理

扦插母株在种薯收获前30天停止营养供应,促进薯块快速成熟。当地上部分发黄,薯皮出现老化即可收获。早熟品种一般在90天左右收获,每株种薯收3~5粒,晚熟品种在100~110天收获,每株种薯收6粒[10]。贮藏前,由于新收的种薯含水量较高需在通风干燥处晾晒,晾晒好后按不同的品种、等级(表1)、日期等将无虫眼、无机械损伤、健康种薯装入有标签的尼龙网袋或编织袋中,放入通气良好带有散光的房屋[11]。贮藏种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贮藏时前期温度4℃左右,中期1~3℃,湿度保持在85%~90%,后期温度在4℃左右,在保证温度湿度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控制二氧化碳的浓度。

参考文献

[1] 康黎,彭晓君,徐卫,等.马铃薯不同苗龄和部位抗寒性LT50差异分析及马铃薯栽培抗寒性鉴定[C].2016年中国马铃薯大会论文集,2016.

[2] 郭正昆.马铃薯茎尖剥离与试管苗培养技术[J].粮经与栽培,2008(9):5-6.

[3] 刘慧萍,刘淑芳,白建平.西吉县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切断扩繁技术规程[J].中国马铃薯,2005(2):102-103.

[4] 王珍惠,黄利英.西藏马铃薯脱毒苗的扦插技术[J].西藏农业科技,2002(3):45-46.

[5] 王凤梧.提高马铃薯脱毒扦插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J].现代农业,2012(11):28.

[6] 纪荣昌,罗文彬,李华伟,等.马铃薯原种冬季扩繁不同密度栽培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15(11):17-18.

[7] 李杨.脱毒马铃薯田间快繁种薯研究[D].成都:四川農业大学,2007.

[8] 夏国宏.马铃薯脱毒微型薯高效低成本快繁技术的研究[C].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03.

[9] 陈钦.脱毒马铃薯种薯快繁技术推广研究——以汉中地区为例[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10] 杨福善.马铃薯原原种茎尖扦插繁殖[J].云南农业,2012(2):49.

[11] 王占海.脱毒马铃薯微型薯扦插苗的快繁技术[J].中国马铃薯,2008(4):235-236.endprint

猜你喜欢

温网种薯生根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吃草庆祝
国外的微水洗车模式如何在本地“生根”
费德勒摘温网第八冠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温暖在严寒深处生根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繁育技术
让雷锋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四川省马铃薯种薯体系现状、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