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2018-01-05沈凯
摘 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课下通过教师发布的资源完成知识获取过程,在课上通过讨论、作业练习、实践操作、在线测试等形式完成知识内化过程。以电路基础课程为例,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分析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
关键词 翻转课堂;电路基础课程;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0-0116-03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Mode in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based on 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SHEN Kai
Abstract 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refers to the class that the stu-
dents will have to study the learning materials which the teachers released at home and then come to school to discuss in the class with
the teacher and classmates about what he/she hasnt made clear of the
learning materials, do the exercises, practice the exercises, exam on the line and so on. The paper studies the experimental exploration in the course 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t analyses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s and problems.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 vo-cational school
1 前言
高職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更是学生从事本领域长期发展的基础[1]。在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造成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随着高职学生生源的不断变化,其自身的不足越来越明显,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难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协作性,进而影响了专业技能的提高,造成教学质量不断滑坡。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品资源共享课、在线开放课、微课、慕课等新的教学形态逐渐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发挥其价值和作用。以课程数字化资源为载体,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势,让学生在课前利用课程资源学习相关知识,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同学之间的互助,完成知识的内化和吸收。这种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课内学习知识、课后内化知识的模式[2],被称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笔者选择高职电子类专业基础课中的电路基础课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该课程重点是让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电路基本分析中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理论性较强、内容抽象,传统讲授形式的教学使学生感觉较为枯燥。电路基础课程先后经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精品课程建设、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在多年的课程改革和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较好的资源基础。
2 翻转课堂模式在电路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课前准备 通过对电子类专业岗位需求分析,确立本课程的能力目标,由能力目标来确定知识目标,即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共构建七个学习情境23项任务,每项任务再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共74个知识点。在74个知识点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合理选取教学重点,结合往届学生的学习情况选取教学难点,并确立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根据目标确定教学思路和方法,确定每个知识点视频的内容和教学设计方案。
每个知识点拍摄一段视频,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视频学习的有效性,视频时长为5~15分钟。在理论讲解时要求每位教师语言生动形象,课件要求图文并茂,并配以实物演示、动画操作演示、仿真测量演示等直观形式,使得抽象的理论知识便于学生理解,吸引学生兴趣。除了视频资源外,每个知识点还提供了演示文稿、例题、常见问题、习题作业、在线测试等学习资源,同时提供给学生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整体设计、单元设计、参考资料、学习小贴士、动画、虚拟实验、试卷库、作业库等课程资源。所有资源均上传到课程网站,学生可以通过登录课程网站或手机APP观看、下载所有资源。
课堂实施 教师在课前向学生发布学习任务单,布置学习内容和思考讨论任务,告知学习重点、难点和学习方法,并将对应知识点资源在课程网站发布。学生通过登录课程网站或手机APP观看视频和各种教学资源,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站交流平台与教师、同学交流讨论,通过在线的例题解析、解答习题、在线测试等方式完成知识点的学习,检查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巩固学习内容。
学生以3~5人组成一个讨论组,每个讨论组选择一项讨论任务,在课下学习时间内完成思考讨论任务,可以以小论文、PPT等形式提交讨论过程和结果。讨论组中的小组长要及时收集组内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问题汇总后及时反馈给教师。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课程网站监测数据、练习测试结果,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盲点区”,以确定课上应创立怎样的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endprint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内化”过程。
第一阶段,教师根据任务单中的思考题和学生反馈的问题,以抢答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发表各自的观点。最后,教师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总结。
第二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任务单中的讨论练习题,向同学讲解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其他小组成员针对汇报内容进行提问,进行组与组间的交流,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和他人分享,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补充讲解。
第三阶段,教师在课堂发布随堂检测题,学生利用手机APP完成检测,教师根据检测情况给予学生个别指导,实施因材施教。
最后,教师选取1~2个小组的学生代表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解决了哪些问题以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之后,教师根据前面几个阶段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将本次课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化梳理,对重点、难点集中讲授,并对本次课几个阶段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课上学生协作学习以及教师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是主动内化知识的自主学习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资源的提供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负责个性化指导和答疑解惑[3],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因材施教。
评价方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课堂的讨论与展示。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已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特点,不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课程的学习中。新的评价方式更加注重以下内容的考核。
1)学生线下自主学习的考核,主要包括视频观看完成情况、任务点测试、课程网站访问次数、网站在线讨论情况,考核成绩由网站自动统计计算,教师在课程开课前告知学生线下学习考核要求,每过一阶段告知学生现阶段考核成绩以及班级整体学习情况,督促学生按要求及时完成线下自学内容。
2)学生课堂反馈情况的考核,主要包括:课堂问题抢答,采用教师评价方式;小组汇报展示,采用小组自评、小组成员互评、组与组互评的方式;学生之间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讨论,采用教师评价方式;随堂测验,成绩由课程网站自动给出;小组总结,采用教师评价方式。当然,在传统评价方式中,实验技能考核、期末测验仍然作为其中的一部分。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程评价方式体现了评价的多样性,学生自评、小组成员间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突出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学生自评、小组成员间的互评、教师点评作为教师观测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反馈,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4],体现因材施教。
课后提升 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需要在课后不断地巩固和复习。教师在每个学习任务结束后通过课程网站发布作业,学生通过作业、网站中的习题库与试卷库等资源检验学习效果,利用网站交流平台互动交流还未解决的学习问题,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提升。
3 教学总结与反思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路基础课程教学中实施两届,和以往传统讲授型教学模式相比,学生在课堂之外愿意自主学习,在课堂内能够协作学习。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翻转课堂将学习主体地位归还于学生,增加师生、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结合自身特点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地点、场所,学生之间相互协作解决问题,完成教师预先布置的任务,体现其主体地位,使学习更主动、更积极、更有效。
2)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翻转课堂环境下,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料,自行完成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升。学生必须在教师规定时间内完成知识的自主学习和问题的解决,自主权完全下放给学生,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压力和紧迫感。同时,教师不再过多干预学生的学习活动,完全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拓展了学生的社交能力。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安排在课余时间,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需要与同学进行交流探讨,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需要与小组成员做好分工、相互协作,这样有效地加强了学习者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通过两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笔者发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生的自主学学习能力这两个因素影响着实施的效果。
对于教师而言,如何将课程资源以较为新颖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尤其是教学视频,以此来吸引学生在课余自主学习的兴趣;在课堂实施知识的内化过程中,如何来精心设计和组织实施,如何根据知识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知识内化形式;在课堂讨论中,如何应对学生提出的不可预知的问题,这些都是对教师的考验,需要教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不够,部分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讨论,部分学生表达不清自己的观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这是影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教师在制作课程资源尤其是视频资源时,要根据学生特点提高制作质量,加入多种元素,采用多种拍摄形式,增强吸引力。课程网络学习平台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功能,但部分学生更喜欢与同学、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为此,教师可以探究将传统教学和网络化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5],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结语
在电路基础课程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课堂教学的一次改革和新的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信息化理念融入教学中,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当然,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能否有效地开展,还取决于教师对知识的驾驭能力、学生的人数、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学习时间安排、网络平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收集能力等因素。此外,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并非摒弃传统教学模式,而要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学生需求等因素,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參考文献
[1]牛永奎,张晶.高职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08(2):65-66.
[2]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3]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9-54.
[4]沈凯.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以电路与电工技术课程为例[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6):61-63.
[5]黄震.基于慕课和混合式教学的工程教育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4):1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