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心
2018-01-05
经过了11天的痛苦煎熬,终于可以站起身走出医院了。母亲走过来,拉起我的手臂,我低下头迎向母亲欢欣的目光,然后主动拽起母亲的手,坚定地走向回家的汽车。
母亲略有些迟疑,受宠若惊地抬头注视着我,眼神中的情绪是复杂的。我知道,这种亲昵的举止对母亲而言是稀罕的,因为我已经习惯了对母亲的排斥,习惯于远离母亲的亲近。看着母亲的惊喜,我不禁有些惭愧。
这种僵局的打破来自一次突如其来的变故。在医生确诊我病情的那一瞬间,坚强冷静的母亲少有地出现了慌乱。虽然她反复唠叨着“没事的,是个小手术”,但是我能感受到母亲的紧张与苍老。
与母亲的紧张忙碌相比,我倒是很轻松。直至躺在手术床上推向手术台时,我仍对无菌区、麻醉剂感到好奇。一针打下去,就失去了知觉。醒来已是六个小时以后的事了。从手术室被推出来,身体背后涌起了阵阵疼痛,母亲红肿的眼睛像胡桃似的,“儿子,儿子,还好吧?”我忍着疼痛,点点头,触碰到母亲焦灼的目光。
医生简单交代了术后24小时的注意事项后就离开了病房。母亲站在我的床头,不时地用棉签蘸水来润泽我的嘴唇。疼痛撕扯着我,身上插的各种管子又使我不敢动弹,呻吟、呻吟,唯有呻吟能缓解疼痛。母亲轻抚着我的额头,揉搓着我的手掌,拼尽全力地帮我小心移动着身体,一边按动着镇痛棒,不断地嘱咐我:“儿子,勇敢点,明天就好了。”
就在这样的疼痛伴随下,我终于熬过了24小时。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母亲又恢复起骄傲的本色,她总是追求做得最好。病房里她成为最会照料病人的家属,其他家属遇到困难都来向她讨教,都赞叹母亲的能干。他们哪里知道,生活上的照料其实是母亲最不擅长的,但是就这短短的一段时间,母亲学会了为我洗漱、清理生活垃圾等生活琐事,而且做得圆满。这样的母亲,我有什么理由去疏远呢?感谢上苍给我这样的机会,让我读懂了母亲的心。
动作描写,写出“我”对母亲的亲昵和感激。
神态描写表现了母親的惊喜;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的惭愧。
神态与语言描写,刻画了母亲的紧张担忧。
未刻画出母亲经过一夜辛劳所呈现的状态。
照应文题,但立意不够深刻,且与开篇照应不紧密。
本文描写细腻,综合运用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了母亲形象。面对儿子病情的担忧紧张;照料术后儿子生活的无微不至;面对叛逆儿子转变后的受宠若惊以及对自己工作生活的责任担当……母亲的这些品质都表现得较充分。但文章的结构还不够紧凑,立意也欠深刻,对主旨的深化拓展还需加强。
做足铺垫,使文章立意自然生成。
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要自然流淌,不是硬性“贴标签”。前文要做足铺垫,比如可以借助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可以交代“我”与母亲情感疏离的原因,写“我”对母亲的不理解,从而为下文“我”对母亲的情感变化做铺垫,突出母爱的伟大。
强化对比,使文章立意丰富深邃。
文章可以丰富对比手法的运用,将“我”对母亲的前后态度进行对比;将“我”与母亲对待病情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将母亲日常的坚强与“我”生病后母亲的紧张担忧进行对比。在诸多对比中,自然流淌母爱的力量。
换位思考,使文章立意辩证全面。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应该是相互的,当母亲为我们付出辛劳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去思考如何理解她们、感恩她们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当代少年必须去面对的人生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