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羌传统建筑智慧
2018-01-05刘灵,郑芹
刘 灵, 郑 芹
(1.阿坝州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阿坝 624000;2.中国电建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古羌传统建筑智慧
刘 灵1, 郑 芹2
(1.阿坝州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阿坝 624000;2.中国电建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繁衍生息中产生了很多闪光的建筑思想,这些优秀的建筑思想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代表,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居环境的改善,现代建筑工艺的提升,传统建筑正渐渐消逝于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下。羌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之一,可追溯于夏商之前,然其富有的民族特色却未有本民族的文字符号予以记载,几千年的文化依靠其聚落、建筑、习俗相传至今。2008年汶川大地震,羌族主要聚居区域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其古老的村寨、聚落损毁消失。文章选取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内具有代表的古羌聚落,通过对古羌历史、建筑功能、建筑技艺、建筑防御的研究,从而一窥古羌先人的智慧与其民族的人文魅力。
羌族(古羌); 建筑功能; 建筑技艺; 建筑防御
1 古羌历史
羌族作为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之一。自称“日麦”“尔玛”,亦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
“东来氐羌黄河头、征程漫漫几千秋”。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开始,古羌人的足迹遍布中国大地16个省区,自大禹之后,羌族曾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千多年的王族时期,其后古老的羌族便被无情的历史压缩到了岷江大峡谷一带,其中一部分基本沿袭古老的生活方式,继续顽强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传统,依然以一个独立的民族形态一直留存到今天,他们就是生活在岷江上游河谷地带的当代羌族。羌族伴随着中华文明的每一个脚印一步一步地从远古走来,是中国大地上最古老的民族,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这是一个被历史和人们忽视了的东方大族。
羌族古化石般的文化在岷江上游地区深藏着,这一地区的古羌聚落是研究羌族历史、羌族文化、羌族建筑的活标本,更是探寻古羌民族智慧的载体。
2 建筑功能
建筑功能布置与居民的生活习俗、生产息息相关,是居民根据实际需求经过不断改进,逐渐形成了具有固定俗成的功能模式。古羌民族主要生活于岷江流域的高山峡谷地带,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在历史中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区域内居民建筑基本形成了小聚落,独门独户,户与户之间又相互联系。
古羌区域内居住建筑的功能特征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与汉族交界区域,多属于农业生产型,其建筑多为两层或一层半,底层为厨房、储藏、客厅的生活性用房,二层为居室、储藏功能,一层半建筑其露台多为晾晒场地,牲畜在院落内或主体建筑边上设置牲畜棚;二是半农半牧型,其建筑多为两层半,其底层功能基本为牲畜圈,二层为生活起居室,三层多为半层,一部分为二层平台,可作为晾晒场地,三层房间作为储藏功能。
3 建筑技艺
建筑技艺从建筑结构形式、建筑墙体砌法、建筑屋顶做法三个方面展现古羌族人在建筑技艺上的造诣,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就地取材,运用独特的技法将建筑牢牢的生根于高山峡谷中。
3.1 建筑结构
建筑按结构形式与聚落区域内的建材关系密切,其基本思想是就地取材,按照建筑材质及修建方法可划分为三类,石砌结构建筑、夯土结构建筑、穿斗木结构建筑。整个羌区石砌结构形式是分布广泛且运用最多的结构形式,石砌结构屋顶形式有坡屋面和平坡结合屋面,其坡屋面多为木材与石片材料,而在与汉族相临近区域其建筑结构形式类似于川西民居的木结构建筑,这体现了民族 之间的融合与联系。而在汶川县的萝卜寨、布瓦寨出现了全夯土的建筑,因夯土建筑对材质要求较高,除这两地外很少有全夯土建筑。受建材、自然环境以及相邻民族的影响,古羌传统建筑结构形式出现多元化的格局。
3.2 墙体砌法
古羌传统建筑在石砌建筑、夯土建筑的建造中,墙体砌法均采用了收分的做法,墙体收分结构形式主要是为了建筑结构的稳定。建筑墙体收分是墙体下厚上薄,从下至上慢慢递减,房屋呈锥体型。一般墙体最底端厚度60~80 cm,到顶端厚度40~60 cm。石木建筑选用的石料多为毛石和片毛石,墙体厚度一般在40 cm以上,采用泥浆或草泥砌筑承重石墙。夯土建筑选取带有黏性的黄土,加草木灰进行层层夯实,每层夯实约50 cm,待其自然干燥结实,再进行下一层夯筑。建筑内部楼层为木梁加木板,屋顶多为平屋顶(图1)。
图1 夯土建造
3.3 屋顶做法
平屋顶工艺类似于现代建筑技艺中的框架结构,其材料为木材、泥土、石块。平屋顶材质从屋顶底面往上依次为:木梁、木檩条、垫层(材质多为作物秸秆、草、木屑、树皮等)、泥土夯实层,平屋顶四周做有30~50 cm高的女儿墙。屋顶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排水,在屋顶一角用木头挖成的槽,将雨水排除屋面,流入房屋边上的沟渠(图2)。
图2 平屋顶细部
坡屋顶做法与汉式坡屋顶做法相仿,内部以木梁为支撑,上布置檩条,檩条上铺木板或木条,用大小约40 cm×50 cm、厚约5 cm的石板为盖板,铺满整个屋面。
4 建筑防御
古羌民族聚居于岷江流域,山高水急,古代政权对区域内管辖较薄弱,多数时期受当地土司管理,社会治安较差,匪患猖獗,因此其建筑建造之时除考虑符合居民生活、生产的同时,更多的考虑建筑的安全问题,其建筑防御主要从建筑开门、开窗、建筑内部空间构成。在明清时期,建造了具有更为强大防御功能的碉楼,碉楼通常与居住建筑连为一体,可供生活亦是防御建筑。建筑在建造时充分考虑了建筑的防御功能,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一是出入建筑的通道,建筑的门窗在大小、个数、分布上出现了以防御为主的建筑形式;二是对于建筑内部竖向的交通联系,采用灵活可取的独木楼梯;三是防御建筑——碉房。
4.1 建筑门窗
在古羌聚落内,每户居民基本独立为一个院落或一个建筑单体,其每户均只设计有一个门进出,便于防御,在发生危险时,只需守住大门即可,这便是第一道防线。入户门在门的右侧设计有一个长宽约15 cm的洞口,是门锁的机关设计,在门外通过机关将门锁住,而只有门内才能打开,有点类似于现代锁的反锁功能。这也是防御的需求,更是古羌人智慧的体现。
古羌传统建筑在加强防御的时候,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室内采光的需求,建筑开窗洞口尺寸基本较小,而开窗规律为正面、侧面开窗,建筑背立面无开窗,房屋开窗个数较少,一般一层只有2~3个窗户,且一层窗口尺寸较小,二、三层窗口尺寸稍大,呈上大下小、外小内大的规律。窗口尺寸较小,便于防御,不让外人从窗户进入。
4.2 独木楼梯
独木楼梯也是建筑防御的组成部分,其功能一是作为建筑物竖向的联系工具,二是在发生战乱时,居民通过楼梯到达房屋顶部,而把楼梯直接抽走,守住楼梯口,这样楼下的人便不能够轻易上来,达到防御的目的(图3)。
图3 独木楼梯
4.3 防御建筑
古羌人在生活中运用自身的智慧在房屋建造中通过对门、窗、墙体、楼梯的灵巧处理,达到防御的目的,其单户建造讲来应该是小范围的防御理念。另外还在聚落建设中,融合了大环境的防御理念,修建更为坚固、防御性更强的碉楼。
在古聚落中基本都修建有碉楼,有独立建造的碉楼,也有与居住建筑相连一起建造的碉房,除汶川县萝卜寨和布瓦两寨碉楼为夯土结构外,其余均为石砌碉楼。其建筑碉楼高度通常达到20 m以上,碉楼内每2.5~3 m设置为一层,从底层往上每层层高呈逐层递减,碉楼修建一般需耗时10年左右,一般为一年修建一层待其稳固后方修建下一层。碉楼平面按方形设计,可有四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等多种形式,其多角的设计是为了碉楼的稳定。碉楼底层尺寸根据碉楼修建的高度而定,其内径一般为4~6 m之间,墙体基底厚度80~100 cm,墙体呈收分形式,到达碉楼顶端时,墙体厚度40~50 cm,顶端内部直径3~5 m。
碉楼功能一是在战时作为瞭望观察,因碉楼较高,视野较广,可观察远处是否有来敌侵犯,起到放哨的作用,同时碉楼上也可以放烽烟传递信息,以此组织聚落居民做好防御准备;二是当来敌攻入聚落后,居民进入碉楼进行躲避和反击。
茂县纳普寨碉房建筑位于茂县纳普寨,是现存且保存较为完整的实例之一,因受地震影响,其碉楼由原来高约40 m,拆除后至现今的约10 m(图4~图6)。
图4 茂县纳普寨碉房建筑
图5 纳普寨碉房平面
图6 纳普寨碉房剖面
5 结论
本文通过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内羌族聚居区内的古羌传统建筑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古羌人在建筑上的技艺与智慧。
古羌人聚居区在1933年已经历过一次叠溪大地震(当年的叠溪古城已掩埋于水底),2008年汶川大地震带来的破坏前所未有,使羌族聚居区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然而部分建筑经修缮却能够正常使用,大部分区域出于安全考虑已搬迁重建,现如今留存完好的古寨已所剩无几。现今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居民的外迁搬离,使原本受损的古寨无人管理与修复,加速了古寨的消失速度,在古羌聚居的半山之上已有许多居民搬迁,古寨荒废。
古羌人在传统建筑建造上的智慧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对自然界的崇拜与合理利用,在建筑建造上考虑建材的可取性,建筑的稳定性,建筑的防御功能,建筑与生产生活的需求一致性充分体现了古羌人在传统建筑的上的智慧。
[1] 季富政. 中国羌族建筑[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2] 季富政.岷江上游的文明记忆羌族碉楼与村寨[J]. 中国文化遗产, 2008(4).
[3] 汶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汶川县志[M].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2.
[4] 任浩.羌族建筑与村寨[J].建筑学报, 2003(8).
[定稿日期]2017-06-09
刘灵(1985~),男,本科,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工作;郑芹,女,硕士,建筑设计师。
TU-8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