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有害生物红火蚁入侵勐腊县的风险评估
2018-01-05谢春华高伟华黄旭东依尖发
谢春华,高伟华,黄旭东,依尖发 ,刘 凌
(1.勐腊县林业局,云南 勐腊 666300;2.勐腊镇农林水服务中心,云南 勐腊 666300;3.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外来有害生物红火蚁入侵勐腊县的风险评估
谢春华1,高伟华1,黄旭东1,依尖发2,刘 凌3
(1.勐腊县林业局,云南 勐腊 666300;2.勐腊镇农林水服务中心,云南 勐腊 666300;3.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红火蚁是一种重大危险性入侵害虫,被列为我国林业检疫性害虫。2013年在云南省局部地区发现红火蚁,2014年7月入侵到云南省勐腊县。为防止红火蚁在勐腊县及邻近地区进一步扩散蔓延,运用云南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评估红火蚁在勐腊县的风险。结果表明,勐腊县红火蚁的综合风险性R值为2.44,风险评估等级为高度危险,该虫在勐腊县有定殖并大范围扩散的潜在风险。
红火蚁;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扩散蔓延;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潜在危害性;勐腊县
勐腊县位于云南省南部,隶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森林植被保存最完整、热区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88%。近年,勐腊县在加大城市生态景观建设过程中,陆续从外省或周边国家调运大量绿化苗木,导致外来有害生物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Buren)人为传入。
红火蚁隶属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切叶蚁亚科(Mymicinae)火蚁属(Solenopsis)[1],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100种入侵生物之一,位列中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农业部公告(第453号)]、[国家林业局公告(2013年第4号)])。2014年7月,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首次发现红火蚁入侵,之后在小范围内扩散,对当地农林产业及人畜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勐腊县作为中国通向东南亚和南亚的桥头堡,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其战略位置更显突出,红火蚁的传入和扩散,势必对云南省区域内的公共设施、动植物和人类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危害农林生产安全,影响对外贸易合作的发展。为防止红火蚁在勐腊县进一步扩散蔓延,本文运用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对云南省勐腊县红火蚁的风险进行评估,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合理的红火蚁防范管理措施,保护勐腊县生态、人民生命和公共财产安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数据资料来源于勐腊县森林资源、社会经济状况调查结果;所引文献来自CNKI、CABI、SCI等文献数据库。
1.2 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主要从红火蚁在云南省的分布情况、目前采取的控制措施、扩散蔓延的可能性、对经济和非经济方面的影响、检疫和铲除的难度5个方面进行。
定量分析是根据勐腊县森林资源、社会经济状况等建立综合的评价框架,按照FAO/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程序,参照国际上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从有害生物的传入可能性、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潜在危害性、受害寄主经济重要性以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一级评判指标以及多个二级指标的赋分区间,给予这些指标相应的赋分,计算总风险综合评价值R,然后根据我国外来物种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对红火蚁入侵勐腊县的风险进行评估。
2 结果与分析
2.1 定性分析
2.1.1 分布状况
红火蚁原分布于南美州巴拉那河流域(包括巴西、阿根廷、巴拉圭)[1],20世纪30—40年代传入美国[2-4],2001年入侵澳大利亚[5-7]。该虫入侵我国台湾最早报道于2003年10月[8],2004年入侵广东省,目前已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海南、四川、云南、湖南、重庆等省(市)及香港、台湾和澳门地区[9-11]。
据云南省农业厅公告(2013年第25号),云南省元谋县老城乡、红塔区春和街道、墨江县联珠镇、思茅区思茅镇、宁洱县宁洱镇的局部地区发现红火蚁;2014年在瑞丽市发现该虫,至2015年底,红火蚁迅猛扩散导致其发生面积达802.6 hm2[12];同年在文山州也发现该入侵种,已蔓延到5个县市,发生面积达 1 380.4 hm2[13]。目前,云南省10余个州市均已发现红火蚁。
2.1.2 目前采取的控制措施
红火蚁在我国大陆被发现后,于2005年被列为我国出入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全国农业和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出境货物的红火蚁实行严格检疫。此外,红火蚁发生区各级政府也加强对红火蚁的预防和控制,制定了红火蚁的防控应急预案。目前,采用诱饵诱杀方法,通过药剂灌巢以铲除红火蚁蚁巢是最常用的控制措施,专用药剂如“红火蚁克星”、“舒绝饵剂”等,对红火蚁有一定的防治效果[11,18,19]。
2.1.3 扩散蔓延的可能性
1)寄主植物及其分布
红火蚁为杂食性的地栖蚁类,可取食多种林业和园林植物的根系、嫩茎、种子和果实,其寄主广泛,趋向于靠近水源、阳光充足的开阔地带,特别喜在杂草丛生的荒地、田埂、近水源区、堤坝、路边、村道、草坪、绿地以及房屋墙角、庭院附近的垃圾堆、公园、学校等地筑巢危害。
2)定殖可能性
红火蚁集中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的适生范围为北纬16°32′~41°33′,东经91°46′~ 122°01′,海拔以800~1 000 m最为集中[14]。其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 26~30 ℃,对高温有较强的忍耐性。因此,在活体植物运输或木材等调运过程中,红火蚁几乎都能存活[17]。
勐腊县位于东经101°05'~101°50',北纬21°09'~22°24',大部份区域处于海拨500~1 500 m,属北缘热带河谷湿热季风区,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年均温21.7℃。无论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看,勐腊县均是红火蚁的适宜分布范围和生存环境。由于红火蚁喜湿并对极高的温度有较强的忍耐性,红火蚁在当地具有较强的抗逆性、适应性和顽固性,红火蚁在勐腊县多数区域定殖的可能性很大。
3)扩散可能性
红火蚁传播渠道分自然扩散和人为传播[9]。自然扩散主要是通过蚁群爬行和飞行传播,红火蚁还可以形成浮的蚁团存活数周,可随水流扩散和蔓延。局部空间内红火蚁主要依靠婚飞、分巢等方式进行自然扩散;人为传播主要随受侵染的草皮、苗木等带有土壤的园艺栽培介质远距离快速扩散。勐腊县是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农业运输全球化,商业活动与跨境农业合作项目使勐腊县成为国家互联互通的现代物流枢纽和货物集散中心。边境贸易交流频繁,加之近年来勐腊县造林绿化及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红火蚁随各种苗木频繁调入和运输而进行扩散和传播的风险也不断增加。
2.1.4 对经济和非经济方面的影响
1)潜在的经济影响
红火蚁入侵后会给当地农林畜牧业、生态、户外电子设备、人类健康造成广泛的经济损失。根据红火蚁入侵较早的一些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对红火蚁损失的估计研究表明,美国由红火蚁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0亿美元/a,每年苗木防治红火蚁的费用约 1 750 美元/hm2。澳大利亚昆士兰地区仅年修复遭红火蚁破坏的电线就花费1亿澳元。据测算,在未来30 年内红火蚁危害可能给澳大利亚造成的经济损失达89亿澳元。我国台湾3年计划中,投入红火蚁防治费用超过新台币9亿元。可见红火蚁入侵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15,16]。红火蚁入侵云南后也给当地造成了经济损失。直接损失包括:红火蚁对云南省农林业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约为1.14万元/hm2;云南省用于红火蚁的宣传、检疫、监控以及防治等财政支出约186万元;云南省因红火蚁叮咬所造成人类生命健康损失约为每人每次60.63元。间接损失包括:红火蚁对云南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的损失为0.38万元/hm2;红火蚁对云南省生态系统物种资源所造成的危害损失为1.77万元/hm2;红火蚁对云南省遗传资源的危害损失为0.15万元/hm2[17]。
2)非经济方面的潜在影响
红火蚁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人们一旦被该虫叮咬,皮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痛痒、红肿,严重者出现发高烧和过敏性休克反应,甚至会导致死亡。
红火蚁能利用其巨大的生态优势通过直接捕食、资源竞争、共生干扰3种途径影响和破坏生态环境。红火蚁为杂食性土栖动物,可取食植物的根系、幼芽、嫩茎、种子和果实,破坏土壤结构,危害农林植物,捕食农田、林地内的土栖动物,影响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特别对蚯蚓、蚂蚁、白蚁等土壤动物和昆虫造成种群性毁灭[10]。
2.1.5 检疫和铲除的难度
红火蚁营巢穴性社会生活,蚁群的种群数量众多,一个成熟的蚁群有10~50万只各种虫态的工蚁和数百个繁殖雄蚁和雌蚁,加之繁殖能力极强,隐蔽性强,传播途径多,具有较强适应性和抗逆性,检疫和防治难度很大,一旦传入并在新的区域建群,则难以根除[15,26]。
2.2 定量分析
根据全国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中林业危险有害生物(病、虫)风险分析指标体系表,参照国际上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27,28,29,30,31],从红火蚁的传入可能性、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潜在危害性、受害寄主经济重要性以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一级评判指标以及多个二级指标的赋分区间,结合勐腊县森林资源、社会经济状况等建立综合的评价指标,给予这些指标相应的赋分,计算总风险综合评价值R。
勐腊县红火蚁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评价表如表1所示。
红火蚁在勐腊县的指标层风险值分别为:P11=2,P21=2,P22=3,P23=3,P24=3,P25=3,P31=2,P32=3,P33=3,P41=3,P42=3,P43=2,P51=1,P52=2,P53=3。
根据各指标之间的数学关系和权重,采用叠加、连乘和替代等数学模型和量化计算公式,获得风险综合评价值R[27]。
准则层Pi的计算方法如下:
P1=P11=2.00
P3= 0.4×P31+0.4×P32+0.2×P33=2.60
P4=Max(P41,P42,P43)=3.00
P5= (P51+P52+P53)/3=2.00
红火蚁在勐腊县的风险综合评价值的计算结果为:
我国外来物种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如表2[29]。
表1 勐腊县红火蚁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评价
续表1
表2 我国外来物种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此划分标准,红火蚁在勐腊县的风险综合评价值为2.44,评估等级为高度危险 。
3 结论与建议
从定性及定量2个方面对勐腊县红火蚁定殖并大范围扩散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估。定性分析主要从红火蚁在云南省的分布情况、目前采取的控制措施、扩散蔓延的可能性、对经济和非经济方面的影响、检疫和铲除的难度5个方面进行,结果显示红火蚁在勐腊县多数区域定殖扩散的可能性很大。定量分析则是根据红火蚁的传入可能性、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潜在危害性、受害寄主经济重要性以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评判指标相应的赋分而计算出的风险综合评价值R进行评判,结果显示,勐腊县红火蚁的综合风险性R值为2.44,风险评估等级为高度危险,该虫在勐腊县有定殖并大范围扩散的潜在风险。
在定性及定量2个方面的分析结果均显示红火蚁在勐腊县有定殖并大范围扩散的潜在风险。建议今后相关部门不断加强现场检疫,加大对红火蚁的疫情监控,严控其进一步扩散蔓延;加大对红火蚁的防控力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措施灭除;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对红火蚁的防范。
[1] BURENW F. Zoogeography of the imported fire ants[J].Journal of Entomological Society in New York,1974,82: 113-124.
[2] LOFGREN C S, BANKS W A and GLANEEY B M. Biology andcontrol of imported fire ant[J]. 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1975,29: 1-30.
[3] VINSONS B. Invasion of the red imported fire ant: spread, biology, and impact[J].American Entomologist,1997,43: 23-39.
[4] VISION S B and GREENBERG L. The biology, physiology, and ecology of imported fire ant //Vinson S B. Economic Impact and Control of Social Insects[C].New York:Pareger,1986:193-226.
[5] NATTRASS R and VANDERWOUDE C.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of the ecological effects of fire ants (Solenopsisinvicta)in Brisbane[J]. Ecological Management and Restoration,2001,2:220-223.
[6] SOLLEY G O. VANDERWOUDE C and Knight G K. Anaphylaxis due to red imposed fire ant sting[J].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 2002,176: 521-523.
[7] ASCUNE M S, YANG C C, OAKEY J, et al. Global invasion history of the fire antSolenopsisinvicta[J]. Science,2011,331(6020):1066 -1068.
[8] 周卫川,蔡开珍.台湾外来入侵种红火蚁概述[J].台湾农业探索,2005(1): 39-41.
[9] 曾玲,陆永跃,何晓芳,等.入侵中国大陆的红火蚁的鉴定及发生为害调查[J].昆虫知识,2005,42(2): 1441-1448.
[10] 胡树泉.外来生物红火蚁在福建危害的风险及损失评估[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8.
[11] 陆永跃,曾玲.发现红火蚁入侵中国 10 年发生历史、现状与趋势[J].植物检疫,2015,29(2):1-6.
[12] 多腊英,张婷,许叁卫,等.瑞丽市红火蚁危害概况及防控对策[J].云南农业科技,2017(2): 49-51.
[13] 胡文兰,黄新动,高伟,等.云南省文山州红火蚁疫情发生分布调查[J].生物灾害科学,2017,40(1): 46-50.
[14] 杜予州,顾杰郭,建波,等.入侵害虫红火蚁在中国的适生性分布研究[J].中国农业学,2007,40(1):99-106.
[15] 郑华,赵宇翔.外来有害生物红火蚁风险分析及防控对策[J].林业科学研究,2005,18(4):479-483.
[16] 吕利华,何余容,刘杰,等.红火蚁的入侵、扩散、生物学及其危害[J].广东农业科学,2006(5):3-12.
[17] 陈晓燕,马平,余猛,等.红火蚁在云南的入侵风险分析[J].生物安全学报,2014,23(2): 81-87.
[18] 蒋冬荣.中国红火蚁研究进展[J].广西植保,2008,21(3): 20-22.
[19] 姜志宽,韩招久,吴光华.红火蚁的危害与防治[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6,12(2):77.
[20] 刘晓燕,吕利华,冯夏,等.红火蚁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广西农业科学,2006,25: 18-22.
[21] 高燕,吕利华,何余容,等.红火蚁与两种本地蚂蚁间的干扰竞争[J].昆虫学报,2011,54(5): 602-608.
[22] 何晓芳,陆永跃,曾玲.寄生性天敌对火蚁的控制研究进展[J].环境昆虫学报,2009,31(2): 168-174.
[23] 刘晓燕,吕利华,何余容,等.几种昆虫病原真菌对红火蚁的致病力初步研究[C]//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24] 熊焰.桔小实蝇和红火蚁在江苏省的入侵风险分析[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25] 吴瑩.勐腊县森林资源现状及对策[J].林业建设,2009(1):48-51.
[26] 黄可辉,黄振.红火蚁入侵中国的定性与定量风险分析[J].武夷科学,2010(26):86-90.
[27] 臧健.安徽淮北地区春尺蠖风险分析[J].安徽林业科技,2017(3):29-31,36.
[28] 孙小霞,蔡继增,李小燕,等.林业有害生物云杉大小蠹风险分析[J].甘肃科技,2014(8):143-145.
[29] 李娟,赵宇,陈小平,等.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赋分标准的探讨[J].中国森林病虫,2013(3):10-15.
[30] 肖海燕,邱华龙,秦长生,等.油茶象甲的风险性分析[J]. 林业与环境科学,2017(4):47-51.
[31] 李杰,李峰,王建海.界首市美国白蛾风险分析[J].安徽林业科技,2017(3):24-28.
Risk Assessment for Alien Invasive SpeciesSolenopsisinvictain Mengla County
XIE Chunhua1, GAO Weihua1, HUANG Xudong1, YI Jianfa2, LIU ling3
(1. Mengla Forestry Bureau, Mengla, Yunnan 666300, China; 2.Mengla Service Centre for Agriculture&Forestry &Water, Mengla, Yunnan 666300, China; 3. Yunnan Academy of Forestry, Kunming 650201, China)
As a major dangerous invasive pest,Solenopsisinvictawas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forestry quarantine pests in China, which appeared in some areas of Yunnan Province in 2003 and invaded into Mengla County in July 2014.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S.invictain Mengla County, this paper assessed its risk by the multi-index integrated evaluation system of alien invasive species in Yunnan Province, which showe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risk valueRofS.invictain Mengla County was 2.44. With high risk,S.invictahad the potential risk of colonization and proliferation widely.
Solenopsisinvicta; alien invasive species; risk assessment; proliferation; multi-index integrated evaluation system; potential risk; Mengla County
2017-10-10.
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204518).
谢春华(1969-),女,云南勐腊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有害生物控制研究工作.Email:1021660636@qq.com。
刘 凌(1981-),女,云南曲靖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森林资源保护与有害生物研究工作.Email:651269290@qq.com
10.3969/j.issn.1671-3168.2017.05.014
S763.3;P964
A
1671-3168(2017)05-007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