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导入的重要性
——以教学内容《音乐的十字架》为例

2018-01-05谢滨妃

北方音乐 2017年22期
关键词:名作十字架音乐史

谢滨妃

(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论《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导入的重要性
——以教学内容《音乐的十字架》为例

谢滨妃

(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在原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西方音乐史》和《音乐欣赏》(西方音乐部分)两门课有机整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课程,体现了不同学科课程的交叉与融合。《音乐的十字架》作为本课程的第一次课,导入的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更使学生能够构建一个完整的音乐知识框架。本文以《音乐的十字架》教学内容为例,从教材导入内容分析、教学导入内容分析、名作赏析导入内容分析等方面,深刻探讨《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导入的重要意义。

西方音乐史;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名作赏析;导入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在原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西方音乐史》和《音乐欣赏》(西方音乐部分)两门课有机整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课程,体现了不同学科课程的交叉与融合。其特点是将西方音乐作品的名作欣赏置于西方音乐历史文化的背景中进行,使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更直观形象,既了解了西方音乐史的发展脉络,又欣赏到各个历史时期的名作,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感知能力与听辨能力,使其得到均衡发展。整合后的“西音史”为教学带来更广阔的空间;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更加明确。对于初次接触《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的学生而言,导入课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构建一个完整的音乐知识框架,从而激起学生对本课程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审美听辩和分析作品的能力。本文以导入课《音乐的十字架》教学内容为例,探讨《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导入的重要意义。

一、教材导入内容分析

国内关于《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教材并不多见,对于师范院校最常用的有两本:(1)《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黄晓和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年2月第1版;(2)《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冯志平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这两本教材均为我校本科师范教育教学用书,其导入内容第一章都为绪论,讲述音乐的材料、种类、形式、价值等关系,理论性较强,内容较为抽象,同时未见有音乐欣赏部分。基于如今学生多元化的学习状态,一时难以接受纯理论的教学形态,运用纯理论的教学内容作为课程导入,只会适得其反,弊端就是让学生产生对这门课程的厌倦感。因此,在课程导入时,我将教材中的“绪论”换成“音乐的十字架”——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针对大三的学生开设,在此之前,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对西方音乐、对古典音乐一无所知,而对流行音乐娓娓道来,甚是欢喜。作为一名专业的音乐生,构建一个正确的音乐知识观念显得十分迫切,因此,在课程导入时以这两种音乐形式作对比,是本课程的一个关键切入点。

二、教学导入内容分析

(一)课程导入——听辨熟悉的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

选取熟悉的古典音乐(大致20首作品,每一首选取30秒的主题),要求学生听出曲目名。再选取熟悉的流行歌曲,请同学们听辩出哪位歌手所唱。用听音乐对比的方式初步了解同学们的音乐素养,显而易见,同学们对流行音乐的热爱与熟悉程度,都远远要胜于古典音乐。甚至可以说有些同学完全没有接触过古典音乐。因此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探析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

1.如何认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

古典音乐的爱好者有爱乐者的雅名,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多在自己的团名中加入“爱乐”一词,如维也纳爱乐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交响乐团等。爱乐指爱古典音乐,对作曲家怀着深厚纯洁高尚的崇敬之情。 流行音乐的爱好者俗称追星族,听流行音乐者自认前卫时尚,很难听懂古典音乐的奥妙。因此造成了两种音乐人士的极端:听古典音乐者自命清高雅致,将流行音乐视为庸俗、肤浅;听流行音乐者将古典音乐批为僵化、过时。那么,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是不是真的水火不容呢?答案是否定的,二者并非水火不容,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并非古典音乐就是高雅,流行音乐就是低俗。它们只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两种不同时代背景产生的音乐。两者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已是文化选择的历史必然。音乐是时代的产物,每个时代都会产生符合时代精神和特点的音乐 。

2.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发展的连贯性

“CLASSICAL”意为经典的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历久不衰的作品,流传百世,具有持久价值性。“POPS” 意为大众化的,现今被大众接受,可能会风靡一时,但暂时没有被时间验证的作品。50年后可能无人问津天王刘德华的作品,但500年后还会有人演奏莫扎特的作品,这就是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最大区别。从流行到古典其实是一条历史发展的长河。音乐发展是连贯的、多元的,符合每个时代精神要求,古典和流行都是音乐发展的一部分。列举两个例子说明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辩证关系。

(1)如今的CLASSICAL,都是曾经的POPS

播放音乐:法国浪漫时期的著名音乐家古诺最广为流传的歌曲《圣母颂》。那么这首作品有何特点呢?让同学们通过聆听的方式,听钢琴伴奏声部与旋律声部的特点。钢琴声部:这是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的前奏曲部分,分解和弦上行——显得十分安详、宁静,带有一种虔诚的情感。

例1:

小提琴旋律声部古诺写的《圣母颂》:请同学们一起哼唱旋律,感受旋律的悠扬。作品始终充满着一种高雅圣洁、宁静致远的氛围。

例2:

通过此作品,我们可以让同学们了解:从巴赫到古诺,相差了133年的时间。《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的前奏曲部分精美绝伦,集纯洁、宁静、明朗于一身,满怀美好的期盼,以这样一首乐曲作为《圣母颂》的伴奏,确实是恰如其分。最难得的是,古诺竟将它与自己歌曲的旋律结合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可谓巧夺天工,使我们如同置身于中世纪古朴而肃穆的教堂之中。不得不说,巴赫的这首作品在巴罗克那个时代就是一首盛行的流行曲,到了古诺时代,相差了133年的时间,它从流行中不断被历史验证后才成为现在的古典音乐。

(2)如今的POPS,未必不会成为将来的CLASSICAL

The Beatles,英国摇滚乐队,其音乐风格源自20世纪50年代的摇滚乐,并开拓了迷幻摇滚、流行摇滚等曲风,引领了全世界的摇滚潮流,2004年被《滚石》杂志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50位流行音乐家第一位”。同学们聆听代表曲目《Hey Jude》,这首作品1968年于发行后连续9周位于美国Billboard(公告牌)榜首,在全球的销量超过了八百万张。这首流行曲在半个世纪来都如此受欢迎,如果再经过半个世纪时间的验证,必然也会成了将来的CLASSICAL。

3.古典音乐与流行的完美结合

古典与流行一直都是以两种姿态在世界上立足。但是近几年来,有很多的艺术工作者把古典与流行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很受大家的欢迎。周杰伦是属于在国内把中国流行音乐与古典结合最成功的例子,在他专辑《十一月的肖邦》,采用了较多肖邦《夜曲》的经典片段。又如SHE脍炙人口的流行曲《不想长大》,引用的就是古典作曲家莫扎特《g小调第40交响曲》主部旋律,使这首流行歌曲充满了热情洋溢。通过几首著名的流行歌曲让同学们感知两者的重要性。

三、名作赏析导入内容分析

当同学们感知了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关联性和重要性,该如何去欣赏、聆听名作赏析,这也是本课程的主要关键点。音乐可以在想象中感受,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绘画、戏剧、雕塑等,只有音乐最为抽象,也只有音乐最能懂。导入课中,我通过选择题式的音响对比,如播放四组不同的音乐片段,让同学们感受音乐的气氛。选择四首不同风格的作品:艾尔加《爱之礼赞》; 斯美塔那《伏尔塔瓦河》;鲍元楷《闹元宵》 ;霍尔斯特《火星——战争使者》。给出五种选项:A.战争;B.爱情;C.河流;D.节庆;E.英雄。在聆听音乐时,引导同学们正确欣赏音乐:《伏尔塔瓦河》宽广、流淌的旋律代表了C.河流;不能把鲍元楷热闹充满民族特色的《闹元宵》,听成是A.战争;霍尔斯特《火星——战争使者》如此紧张、刺耳、尖锐的音乐,当然是代表了战争的声音。电影有喜剧片、科幻片、爱情片、恐怖片,音乐当然也有不同的感受与欣赏的价值。只有学生在课后对经典作品进行反复的欣赏和聆听,才可以提高名作赏析的能力。因此在《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考试中纳入了音响听辨的内容,占期末成绩的30%。

音乐是人类思想和精神的体现,传达着人类的情感与爱,包含着人们对生命的领悟和思考。只要能从音乐中得到感悟和慰藉,无论古典还是流行,都有着一样的价值。我们学习音乐,心中要有一把十字架,十字架的这头是古典音乐,另一头是流行音乐,这一端是传统音乐,另一端是现代音乐,我们应在十字架的中心,上下腾挪,左右逢源,才能构建起完整的、健康的、积极的音乐观念和知识结构。通过这节课的知识内容,不仅使同学们感受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性,更体现了《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的。如此一来,这节导入课为《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这门课程做了一个圆滑、顺畅的引入。

[1]李晶.高校《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秘书,2013(06).

[2]陈缨.论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渗透的必然性[J].甘肃高师学报,1999(04).

[3]曹智贤.流行歌曲中古典音乐元素的运用[J].中国市场,2015(24).

[4]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

J605

A

谢滨妃(1985—),女,广东茂名,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名作十字架音乐史
《名作欣赏》创刊四十周年贺词选登
Comparison between To the Virgins, to Make Much of Time and To Hélène
请将我钉在俗世的十字架上
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研究
——评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
微趣图
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对跨文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
浅析音乐考古学在音乐史研究的作用
高校民乐专业西方音乐史教学研究
名作欣赏
向新闻名作学习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