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匠精神促进科研院所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8-01-04刘雪佳艾秋实
刘雪佳 艾秋实
【摘 要】随着人类文明进步逐步加快,工匠精神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何为“工匠精神”,在新科技来袭的时代,“工匠精神”如何影响时代的发展?对于工匠精神的认知并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或者理论层面,“工匠”不单单指人才素养培养的过程,更注重的是对于“工匠文化”的不断塑造过程。而是如何打造并形成一个专属平台,让那些拥有高技能的人才可以有机会成长为让别人难以超越的具有某一专业技能的工匠。本论文通过开展以工匠精神促进科研院所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探索,探析实施“工匠计划”对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有效途径,建设“工匠式”高技能人才队伍,弘扬工匠精神,推动精益求精科研生产,打造精品,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关键词】工匠精神;科研院所;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25-025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5.114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craftsmanship is beginning to get more attentions. Whats the Craftsmanship? How the craftsmanship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The cognition of craftsmanship not only stay at the slogan or theoretical level, artisans not only refer to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on of talent literacy, We must als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ly shaping the craftsmanship. How to build an exclusive platform for High-skilled talents. Through the research to exploration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skilled tal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with the spirit of craftsma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effective ways of implementing “craftsman plan” to build the contingent of high-skilled talents, and builds the “craftsman type” high skilled talents team. Carry forward craftsman, promote excellenc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create fine products,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improve service level.
【Key words】Craftsmanship;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High-skilled talents; Team construction
李克強总理在2016年的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不断鼓励企业开展一些个性化方面的定制、柔性化方面的生产,加强关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增加品种、提高品质、创造品牌。”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各界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和追逐,并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词汇。据调查研究,国外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都在传承“工匠精神”,追求完美,拥有过硬的产品,进而走向“创新”、“创造”之路,成为行业领跑。“工匠精神”本来是中国的发明,中国古代的工匠靠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创造出了几千年灿烂的中国文化瑰宝,但是后来,我们的工匠精神却走失了,为其他国家所借鉴,成就了“工业4.0”时代。在李总理“工匠精神”的感召下,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025中国制造、工业4.0,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应成为国内化工企业做强、做精的根本。
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对于“工匠精神”来说也应该追随这种精神,要对产品进行精心的打造,对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认知,不断吸收当今社会的一些最前沿的技术,这样有利于创造出新成果,所以“工匠精神”总结起来可以定义为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的有机统一。
我国人社部的副司长张斌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可以概括为:“工匠精神,不仅需要自身具有高超的技艺和技能,同时还应该具有严谨、专注、细致以及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另外还应该具备对职业的责任感、认同感、使命感以及荣誉感”。
在我国国家战略的“十三五规划”中百大工程项目第16项指出:力求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多达1200个高技能人才相关的培训基地,培养1000名高技能人才。真正的实现国家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
但是,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现状,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人才的短缺以及相关人才队伍结构不是很合理,特别是对于一些科研院所,对于“实用型”的高技能人才更是短缺,这大大制约了我国企业的发展健康速度[1]。企业的竞争不单单取决于人力、财力、物力的简单叠加,更需要培育一种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企业精神。在新科技革命、“工业4.0”来袭的时代,在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过程中,表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实现质的飞跃的必要条件。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产业生存、发展必须反思的问题。
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工匠精神”是行业存在的灵魂,是全体职工应该树立的理想,却也是目前容易忽视的一个盲区。“工匠精神”中涵盖的诸如敬业、钻研以及精益求精等方面特质并不是一蹴而就培养出来的。“工匠精神”更多的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对工作的热爱,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2]。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对于产品质量以及服务的高标准要求,另外,对于工作也应该保持始终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从业人员来说工匠精神更多的是对待职业的一种态度,以及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这跟其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具有直接的关联。
培养工匠精神并不是一味的去盲目遵循以及师承,只有具备“工匠精神”的从业者,才能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价值的展现,最终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其次,工匠精神更多的要在实践中展现,不能仅停留在理念和口号上,对于“工匠”来说更多的是“工匠文化”塑造的过程,而不是人才素养培养的过程。从某些层面来讲,在构建工匠文化的环境方面比人为的工匠培养方面更加重要。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鲁班等著名工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论语·卫灵公》阐述“作为一个工匠,要把工作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竭”。时至今日,神州六号航天器、“蛟龙”号潜水器、长征7号火箭等都是对“工匠精神”的具体诠释。
著名设备管理专家张孝桐说:工匠精神指的是我们应该认真的将每一件事情都尽力做好,让检修的每个细节都具有高品质,对于每件事我们都必须追求完美和做到极致”!发展实体经济,我们更多需要的是坚持,不断的积累相关经验[3]。同时他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背景下,负责企业产品作业线装备的“设备管家”更应该注重加强工匠精神。
著名的凯特克集团有限公司对工匠精神也进行了大力的弘扬和实施:工匠精神不单是体现在产品制造方面,對于后期的维护和保养都一样,每个细节都离不开工匠精神。
3 工匠精神对科研院所高技能人才的促进作用
作为新一代的员工很多时候都是抱着对工作的巨大幻想迈入职场,而实际情况是很多新生代员工在踏入职场后,基本干的都会是基础性、事务性工作,如果此时考虑更多关于激情、兴趣、或者梦想等一些个人维度指标来衡量工作,往往会导致出现因现实和心理预期产生较大差距造成内心产生幻灭感,因此,如果用个人兴趣、热爱等所谓激情思维来衡量一份工作,还可以走工匠精神这条大道。
目前,很多刚入职场的新生代员工,基本可以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工作经验以及实践智慧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并不能很好的掌握工作技能,这些技能必须在具体工作中脚踏实地锤炼才能获得。因此,我们应该沉下心,一点一滴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因取得点滴成绩、工作经验等的积累慢慢拥有了更加强大的自信心,从而对工作产生更加浓厚的热爱[4]。
4 培养工匠精神的具体策略及方法
4.1 加大导师带徒力度
中国古代职业教育中师傅带徒弟制度不单纯是技术的传承,更多的是施教一方和受教一方在心理上的领域和传承,师徒彼此之间共同的学习和讨论,一起钻研相关技术,师傅在传授徒弟技术的同时通过自身的教导让徒弟的从业态度变得更加端正。
导师带徒是目前范围内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和发展趋势。目前,中国制造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提高产品的品位和档次,在技术、工艺、创新等方面不断突破。导师带徒制与培育工匠精神二者有机结合将成为提升人才质量的关键。
4.2 加强职业认同感
职业认同是更多时候是员工在自己所从属行业中找到一种依恋感、归属感;职业认同感有时候也是展现员工对行业给自己未来提供一种预期美好结果的情感体验;职业认同感很大一方面会影响员工自身的向上力、事业心和成就感,这也是保障职工能否做好本职工作,完成工作目标的重要一个环节。对于员工来说培养工匠精神的前提就是要认同自己的工作,而这也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部分。
4.3 培养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处事方法
在培养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更多的表现在永远不满足当前产品质量,以及对自身严格的要求,对工艺以及细节的方面严格苛求,对检测标准方面的严格执行,对不合格成品的处理方式等方面。
4.4 培养敬业、专注的精神
创作者不仅需要娴熟的手工技艺,更需要具备敬业专注的精神,才能心无旁骛地不断重复完成自己的工作。同时还应该培养自身耐心专注的精神品质,在对待重复性工作时要保持耐心,在不断重复的实践工作过程中,时刻把控重点环节、总结规律并创造改进,这些都是工匠精神必备的一些特质。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可以探索建立一个人员相对稳定、技术高超、思想政治素质高的人才队伍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意识,创造出“比、学、赶、帮”的积极氛围,不断在实践中提升自身技术素质,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工匠精神的引领作用下,充分发挥追求完美、耐心专注、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工作态度,更好的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质量和效益。积极树立典型,以榜样的作用促进员工们对工匠精神的认可,从而使爱岗敬业的观念的形成,把工匠精神真正的融入到科研院所的企业文化中去。
【参考文献】
[1]邓太平.“工匠精神”视域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13):1-2.
[2]肖远宁.创新时代科研院所的文化塑造[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7(08):42-45.
[3]李进.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7):27-30.
[4]李梦卿,杨秋月.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关联耦合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