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2018-01-04纳兰芬

科技视界 2018年25期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纳兰芬

【摘 要】语文教学有其本质规律,教师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教学理论,从最根本处抓起,潜心研究教学内容,吃透教材,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25-0211-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5.098

【Abstract】Chinese teaching has its essential rules.teachers should learn and master some basic teaching theories, they start from the most fundamental point and study teaching contents with great concentration,teachers should understand teaching materials thoroughly and grasp the internal connection of knowledge,and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Key words】New curriculum;Chinese class;Teaching mode

语文教学自然有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不论教什么,都牵连着思维发展和语言实践这两个层面,语言的实践又和思维发展密不可分,语言的丰富多彩就是思想丰富多彩的反映。一节精彩的语文课,借助文本,其教学过程就是一次思想发展的过程,语言实践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1 自主预习,明确学习方向

在上新课前,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研读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章的学习要点和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决定了教学目标。笔者安排学生课前依照“学习导读”独立钻研教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查阅有关资料、工具书,有的也可分组讨论完成“实践探究”,有能力的学生试着完成“拓展延伸”,伴着思考去读书,通过预习查找资料,让学生尽量自己提出并解决问题。新课开始前先用1一2分钟指导学生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兴趣,接着准备释疑质疑。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知识能力的获得,主要在这一步,因此时间上必须有充分的保证。这一环节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课前提前完成课上检查;第二种是课上阅读教材完成预习学案。对于学案预习情况的检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教师检查(抽查)、小组长检查、学生互查、预习展示、课堂提问等多种方式,并及时进行评价,督促学生养成按时完成学案预习新知的良好学习习惯。

2 归类疑惑,启发诱导

学生在教学中出现的疑惑问题,具有“双向性”,一方面是为完成对本节(课)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而设计的一些具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对此,要让学生思考、探索、讨论,促进知识的迁移.学生回答正确,充分肯定,回答不完整,给予及时纠正与补充,另一方面是学生在依学习目标在自学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些问题,笔者将问题快速归类,分别处理,对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启发诱导学生去解决,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学习依赖性强,自学能力欠缺。往往不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目标,教材内容的自学、课堂小结,自学检查、练习巩固也是敷衍了事,严重影响了这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对有怀疑、或对自己的认识判断拿不准的,则大力表扬,肯定其发现精神,纠正理解的偏差。实施中,小组合作学习至关重要,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来划分并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在一次语文公开课议课环节,学校教研组对一位老师的做课给予了肯定,注重课题引入环节的设计,以学案导学为载体,以动画演示为突破,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效果良好。教研组长说这次公开课的老师体现了“四有”标准:教学理念有想法;教学设计有层次;教学过程有规划;学生评价有效果。注重了四个培养:充分利用课本,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多处讨论分析图表,注重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科特点,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将定性认识与定量分析结合注重培养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从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笔者录制了一段四位有不同困惑的学生的生活感言,让学生开动脑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将这四位同学的问题贯穿始终,教师巧妙地运用范文赏析、作文挖空训练、作文接龙等方式,分别对四位同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接着,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同伴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这种教学方式非常“接地气”,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又使学生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成功和喜悦。问题从学生中来,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同学们帮助同伴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课堂教学设计创新的路子,成功的路子,对各学科的教学应该具有借鉴意义。

3 检测矫正,力争达标

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做配套练习题,以了解全班学生对各个知识、能力点的掌握情况。笔者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根据各种反馈的结果。采取多种补齐填缺措施,如个别改正(包括面批)、部分集中改正、课内全体改正等,对学生薄弱部分进行补救,对错误部分进行纠正,力争整体达标。容易作错的地方,也就是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说出做错的原因,也就是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这个环节笔者认为要重点解决下列问题:学生的学习目标哪些己经完成,哪些没有完成?练习正确与否?如果学习目标没有达到,有几种表现形式?学生没有达到学习目标的原因何在?差生的学习情况如何,困难在哪里?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体现还存在不足,其中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师课堂反馈、评价方式单一,回答仅用“对”,“好”,来评价,评价语言过于单调、贫乏,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教师走下讲台、走近学生少,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距离。三是课堂中师生互动多、生生互动少,导致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少。四是一节课教师喋喋不休,学生较少回应,主要原因是设问方式上不太符合学生实际,没有引发共鸣的话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容易忽略自己的角色是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

4 板书设计,统领教学

语文课堂的板书设计有的是简单的示意图,有的是简要的知识结构,简捷明了,知识的内在关系一目了然,起到了提炼重点,统领教学,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几位教师在完成板书的过程中有意设计出一定的造型,最后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来,形成了生动的图案,既形象生动,又巧妙地升华了教学主题,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一首短短的古诗能读到什么,学到什么,方寸之间又能有多大的作为,课堂上当老师把蜀相的板书展示出来,让学生对照原创进行比较的时候,就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正是教学的机智。教师看似很平常的改动,撬动了学生对诗意的探究,教师的板书设计,激起了学生对原作的研判,思维碰撞的序幕就此打开,于是在学生积极的研判中,作品的庐山真面目就次第展开。

总之,要讲好一节课,首先从基础做起,多关注一些最基本的东西。要從最根本处抓起,潜心研究教学内容,吃透教材,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明确教的东西是什么,让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是什么。有些老师不明确教学设计的整体结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重要环节缺失,有些老师不知道如何表述教学目标;有些老师对学科基本内容的处理和理解上发生偏差等等。这些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留意,多留心,多学习,夯实学科基本功,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教学理论。

猜你喜欢

新课标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