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金融学专业实践实习模式探索

2018-01-04秦文义谭业晓

科技视界 2018年25期

秦文义 谭业晓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金融业越来越重视,金融企业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各金融院校为培养合格的金融人才,更加重视实践实习教学的研究和投入。现以金融类专业院校为例,探讨一下金融学专业实践实习模式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金融人才培养规划;人才培养规划实施;构建持续改进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25-0144-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5.066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society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financial enterprises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financial graduates. Therefore, in order to cultivate qualified financial talent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and investm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 Tak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practice mode of finance specialty.

【Key words】Financial personnel training plan; Personnel training plan implement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mechanism

1 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总体的规划,明确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了培养出这样的人才该怎样做,这可称为人才培养的总体路线

通常,金融学院学生培养的基本路线是:基础知识讲授→专业素质培养→就业,最终目标是为了就业。其中“专业素质的培训”是我们金融类学院培养学生的难点和重点。如何提高专业素质?专业素质要求业务熟练操作能力;实践过程应变能力;基于基础知识和实践上的创新能力。这三点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实践实训教学来实现。

实践实习从能力培养目标可分为基本技能、综合学习、专业能力三个层次。金融学专业实践实习阶段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基本技能训练(例如商业银行点钞、捆扎等技能,业务操作的虚拟仿真操作等)。

(2)金融机构业务认知学习(例如:金融ERP沙盘操作)。

(3)金融企业参访与拓展学习(参观具体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

(4)现场实习(派遣学生到相关单位顶岗学习)。

2 实践实习的实施,这是提升学生的关键

2.1 实习基地落实

实践实习基地安地点分可以分为校内实践实习基地和校外实践实习基地。校内实践实习基地可以依托多媒体教室、实验室机房或者单独建设相关的实践实训基地;校外实践实习基地落实需要学校级别的管理部门统一落实,其中涉及学校与企业的沟通、校外实验基地共同建设细节落实(如:学生食宿、企业辅导“教师”奖惩、學生实习期间管理办法、辅导“教师”和学生的奖惩办法,实习日程安排等)、实验基地合同的签订。学校应当与企业建立责任清晰、奖惩明确、保障有力、互惠互利、长效的新型校企合作机制。负责领导定期走访学生实习企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学校、企业沟通顺畅,校外校内实践实习基地完美落实,我们便有了把学生培养成能够融入企业、能学到知识、能上岗、能创新的企业需要人才的摇篮。

2.2 动员和行程安排

实践实习之前的动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校内实践实习,只需要统一安排,明确带队教师的责任,抓好统一监管。对于校外实践实习,要跟学生、带队教师签订实习合同,加强对带队教师和学生的监管,发放外出实践实习日程安排,明确实践实习目标。出发之前,要明确告知学生:当实践实习结束,要在规定时间提交实习报告;在实践过程中,组织管理机构会派遣管理人员不定期抽查,并根据实习过程,参考实习报告,以对教师分数考核、学生学分考核,优异者会给予奖励;实践实习出发前,为学生和带队教师统一购买保险。

2.2.1 金融从业基本技能训练与金融业务模拟

针对金融专业特点,其大部分基本技能实践实习及金融业务模拟技能的实训可以放在校内集中进行,通过多媒体课堂,计算机实验室和仿真模拟实验软件,可以实现对学生的技能培训培养。例如:点钞、捆扎、礼仪训练等课程可以多媒体教室讲授;虚拟仿真实践实习(例如:商业银行综合实训系统、人身保险管、财产保险等仿真软件,模拟证券投资软件),金融ERP沙盘推演等课程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教学软件在实验室实践实习。通过基本技能训练,并打好基础,才能够好的进行后期的综合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

2.2.2 金融机构业务认知学习

金融专业是一个专业面很广的学科,为了使学生具备更好的就业前景,应该让学生了解金融相关企业的相关知识。

以商业银行为例,我们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应该拓展其知识,讲授内容应该有:(1)商业银行组织机构,(2)商业银行业务岗位,(3)商业银行产品设计,(4)金融数据分析,(5)风险模拟推演,(6)常用软件介绍。只有更多的了解,实践实习过程中学生才能更易上手,更好提升学生能力。

2.3 企业参访与拓展训练

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访企业、参加与企业相关的拓展训练,通过企业的参访能够拓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通过拓展训练能够让学生学会融入和合作,这都是现代企业都必须有的能力。在参访过程中要注意制定计划,不要让参访活动和拓展训练流于形式,而是真正去学习,这就要制定详细的行程安排、讲解好参访过程的注意事项,参访结束要总结反馈,对于优秀的教师和学生设置奖励机制。

2.4 真实顶岗实习

真实的顶岗实习比较困难,毕竟每个金融单位都有自己的安全规定及实习生接受能力限制,因此,每个学生对去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的实习机会要珍惜。在实践实习过程中,保证每位学生至少有一位老师(企业资深员工)指导,实现一帮一的传帮带。为达到更好的效果,要给每一位指导“老师”以资金奖励。

3 提炼总结,构建持续改革机制

3.1 实践实习的汇报考核

为了实践实习不流于形式,应建立畅通的汇报考核机制,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考察学生是不是准时参加实践实习、实践实习过程中表现情况以及学生安全状况。学生、教师在实践实习过程中如又迟到、离队等情况应予以处理。

3.2 构建持续改革机制

通过实践过程监督、学生实践报告、教师的总结分析及管理层沟通信息建立持续的改革机制,以期实践实习管理、效果有更好的提升。

4 實践实习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4.1 实践过程中经费问题

资金问题是干好一件事情常会遇到的问题。在实践实训过程中,涉及到:学校软硬件设备购买更新、教师的补助、学生的差旅、实习单位的报酬、招待、优秀教师学生的奖励等问题,每一项都需要经费,因此需要学校层面的统筹安排。

4.2 实践过程中学生过于分散情况下的监督问题

对于校外实习实践,如果是集中进行的,带队教师可以对学生监督,实践实习教学部门可以通过电话联系,完成对教师的不定期监督;校外分散实践实习的情况下,由于学生多、分散,实践实习教学部门就不能及时的电话监督。建议可以考虑通过采购管理系统,通过软件定位功能可以实现学生的实践实习过程的监督。

4.3 实践结果、效果的反馈

在实践实习结束,学生毕业离校之前应当提交相关实习报告和学生问卷调查,实践实习主管部门进行相关结果和效果总结。

5 结束语

金融类学院的实践实习,首先应该做好顶层培养设计、落实好校内外基地,然后对细节详细落实,充分考虑中间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经费、人员管理和安排、校外实践实习人身安全问题等。要做到目标明确,细节实施思路清晰,问题反馈及时,监管到位,提炼总结,持续改革。

【参考文献】

[1]于嘉,房红.应用型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创业月刊,2013,26(6):116-117.

[2]卢斌.高校金融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高教学刊, 2017(19):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