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8-01-04凌玲吴珍英常健
凌玲 吴珍英 常健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现有教学模式的建议,主要是在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注重统计软件应用,改变考试方式等环节,培养学生应用统计理论、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统计学课程;案例教学;统计软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25-0131-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5.060
【Abstract】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teaching status of the statistics course.It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on reforming the existing teaching mode from three aspects:teaching content,practical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s.It mainly introduces case teaching in the course 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al software,and changes the examination method so a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apply statistical theory and method to analysis,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Key words】Statistics Courses;Case teaching;Statistical software
0 引言
自1992年开始,统计学就被国家教委列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在整个经管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关联纽带的重要作用,是社会调查等课程的前导课程,并且对学生参加相关统计大赛、开展科研训练具有很大帮助。该课程是一门以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数据的描述和分析,达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目的的方法论课程。与理工科专业的统计学课程中包含较多的数理推导和统计理论不同,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更加侧重应用和实践,在内容体系上,既包括数理统计,又包括社会经济统计,这就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统计学思维和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拥有正确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就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统计学教学还存在一些不甚合理之处,比如统计学课程的授课教师大多毕业于理学专业,其他专业学科背景知识较为欠缺,又身兼多个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教学任务,因而导致过分注重统计方法的讲授以及理论推导,忽略了数据分析和软件应用[1]。另外,学生对教材上满眼的公式和数字会先入为主地产生畏难情绪, 更为严重地,还会“统计学恐惧”和数学焦虑,即便是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顺利通过考试,可能最后分数还不错,也常常有学生在参加统计大赛和进行毕业设计时抱怨:实际问题难以有效利用理论知识处理,或者更甚者不知从哪里入手。这种教和学的局面的确令人担忧。正是基于上述原因,统计学课程通常被视为高等教育中一门“难学难教”的课程。如何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用数据思考的能力,是当前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不可避免地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尝试结合笔者从事统计学课程教学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探讨教学改革措施,达到培养经管专业学生的统计思维和应用能力的要求。
1 引入案例教学
统计学课程非常有必要通过案例教学这一有效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参与真实数据分析,帮助学生建立一个以应用为导向的统计分析框架。原因在于,案例教学是连接统计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案例的引入给学生提供了逼真的练兵场[1]。在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各章节的内容尽可能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反映社会热点的问题构建案例,或者根据自己过往以及正在研究的科研项目形成案例,然后将这些案例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对案例进行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结果讨论,最后达到触类旁通的示范作用。
2017年,我们在介绍了统计学课程中的方差分析内容之后,组织正在学习统计学课程的学生对我校学生统计软件学习状况进行统计调查与方差分析实践。这次调查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的,教师负责问卷设计和数据的汇总,学生完成现场分发、回收问卷。在这个案例中,主要围绕“对统计软件难度的感知”、“对统计软件重要性的认识”、“对统计软件的掌握情况”等三个方面展开。要求学生按年级和专业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对上述三个问题是否存在差异。对于这样的案例讨论,学生由于亲身参与了案例数据的调查过程而抱有浓厚兴趣,他们对案例背景足够了解,因此更加希望知道调查数据究竟会得到什么样的结论,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對于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让学生接触来自现实问题中的各种原始数据,可能会遇到未曾学过的知识,例如异常值的处理、实验设计等问题,这些问题会促使学生查阅资料、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沟通,获得解决之道,无疑这会给学生很高的成就感,并且激励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潜能。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一个新颖适合的案例编写过程中,对授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老师对教材的理论方法了熟于心,更要求对案例中问题的处理熟练把握,对案例背景非常熟稔,对案例分析精心组织、势必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任何一个真实的案例都远比在教科书上的例子复杂得多,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有意识地引导必须依靠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充分准备,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提供参考思路。
如今,案例教学在国内统计学课程中还未广泛开展,相关案例还不够丰富,引入课堂的真实案例还寥寥无几。如果把视线转向国外,我们会发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统计学案例库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国内同行可借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统计系案例(http://www.stat.ucla.edu/cases/),其中的数据详实,案例鲜活,并且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和更新[2]。另外,探讨统计学案例教学的论文都会刊登在《统计学教育研究杂志》(Journal of Statistics Education Research)上,这个杂志是由国际统计教育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tatistics Education)出版[2]。教师和学生都可根据自身需要参考上述案例库中的相关内容,相信一定会对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大有裨益。
2 强化統计软件实践
统计学追根究底是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一门学科,要真正用统计作为一个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单凭动笔计算相关的统计指标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目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那些案例教学中大量的真实数据而言,显然离不开计算机和各种统计软件的使用。因此,熟练掌握各种统计软件势在必行,可选择学习的有Stata、R、SAS、Eviews、SPSS等功能强大的专业统计软件以及简单易学的Excel。许多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用这些统计软件强大的作图功能实现,用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得案例讲授更加直观。另外,对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设计的复杂计算可通过编写程序由计算机完成。在学完方差分析之后,可安排学生两次Stata软件实习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统计编程能力和技巧,并且能够合理解释统计软件所展示的结果,从而加深学生对统计功能的理解。
其实,在对我校学生统计软件学习状况进行统计调查的案例教学中,就向学生隐含强调了统计软件重要性,可引申学生对“统计软件对后续课程学习、毕业论文撰写”等问题的思考,用真实数据展现其重要作用,提醒学生理论和实践应具有同等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统计学课程进行改革,调整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计划,使两者有机整合。在实验教学中,运用所学理论方法指导统计软件的学习,尽量把那些抽象、难懂的统计理论和方法直观地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便于学生日后开展自己的科研活动。
3 改变考试方式
对统计学课程顺应时代要求从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这一传统教学模式探讨改革,本文提出了统计理论、案例教学和软件应用并重的模式。为了检验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考核内容和方式应该体现最客观科学的评价。除了统计理论知识的考核之外,试题还应涵盖案例分析,从数据收集到数据分析,需要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方法进行筛选,并且给出具体方法的实际操作和结果解释,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应用统计学知识原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这不同于以往的单一闭卷考试,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和上机操作两部分,从而引导学生注重理解和实践,从“唯分数论”向“唯能力论”转变。而以往单一的闭卷考试存在很多弊端,它主要围绕教材中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考核,形成了老师最后一堂课划重点、学生依赖考前突击和死记硬背公式、定理的风气,结果是大家只关注期末考试书面成绩。这种为拿学分而应付考试的做法,无法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因此,合理改革考试方式显得尤为必要。
4 结语
通过对传统统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从引入案例教学、注重统计软件应用、改变考试方式等三个方面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思路。统计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统计理论、方法和专业统计软件的应用,还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后续的工作中和数据、尤其是和大数据打交道。学生通过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应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进行数据操作,如何判断数据质量,如何评价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如何准确清晰地呈现分析结论。总之,统计学课程要以根据实际问题定性、定量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为教学目标,不断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培养适合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丽红.管理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4,114(2):119-122.
[2]袁诚.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统计教育,2006,79(4):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