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2030年云南省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资源需求预测

2018-01-04李爱杰程浩然孙志刚

科技视界 2018年25期
关键词:云南省

李爱杰 程浩然 孙志刚

【摘 要】学龄人口变动会对教育资源配置产生巨大影响,合理预测学龄人口规模能够为科学配置教育资源提供依据。本文运用人口预测软件CPPS,从学龄人口预测的视角,推算云南省未来基础教育阶段的资源需求量,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而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径。

【关键词】云南省;基础教育阶段;学龄人口;教育资源预测

中图分类号: G63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25-0064-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5.027

【Abstract】The change of school-age population will have a huge impact on edu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Reasonable prediction of school-age population size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scientific allocation of education resource. In this paper, population prediction software CPPS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resource demand of basic education stage in Yunnan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ediction of school-age population, providing a scientific and operational path for the optimized allocation of education resources.

【Key words】Yunnan province; Basic education stage; School-age population; Education resource forecast

0 引言

教育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基石,教育的均衡发展离不开政府对多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学校数量、师资结构、教育投入和硬件设施等。学龄人口作为教育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其规模、结构、分布直接决定着教育供给情况。基础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阶段。

本文通过广泛调研和数据收集,采用中国人口预测软件(CPPS)建立人口预测模型,预测出云南省2015-2030年基础教育阶段学龄人口的数量,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教育部及我省颁布的教育资源配置标准,对未来各项教育资源需求量进行预测。进而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我省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1 云南省2015-2030年学龄人口预测

1.1 预测模型

本文选用由国家计生委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开发的人口预测软件CPPS,对云南2015-2030年基础教育阶段学龄人口数进行预测。人口预测CPPS模型如下:nP(x+n)=[nP(x)±nMP(x)]×[nL(x+n)/nL(x)]2[1]。运用CPPS模型进行人口预测,需对人口的总和生育率、预期寿命、出生性别比、生育模式、城市化规模等参数进行设定。

1.2 预测结果

根据设定好的CPPS模型,以云南省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依据,在总和生育率1.8下,预测出我省2015-2030年基础教育阶段学龄人口数据如表1所示。

根据表1的预测结果,未来十五年内,云南省各级教育学龄人口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表现趋势不尽相同。学前教育学龄人口从2016年开始将处于下降趋势;小学阶段学龄人口将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初中、高中阶段学龄人口都呈现先缓慢下降,随后逐渐上升达到峰值,最后又逐年下降的趋势。每一阶段学龄人口将对下一阶段学龄人口产生持续影响,我省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学龄人口分别在2016年、2022年、2025年、2028年达到峰值,随后都将逐渐下降。未来我省基礎教育阶段学龄人口波动将对教育资源需求产生持续影响。

2 云南省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资源需求预测

学龄人口的规模和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需求,本文根据2015-2030年基础教育阶段学龄人口预测结果,结合教育部及云南省相关教育政策文件,对我省未来的教育资源配置需求进行预测。

2.1 教职工需求量预测

教育资源分配与各学段在校生人数密切联系,在校生人数受到学龄人口规模和入学率的共同影响,本文利用公式:在校生人数=学龄人口数毛入学率首先预测出各学段在校学生人数。师资是教育资源配置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师资若是配置不足,将会直接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将我国“县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一到城市标准,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9,初中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3.5,高中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2.5”。本文设定幼儿园教职工与在园人数比为1:20,利用公式:教职工数=在校生人数/生师比标准,预测基础教育阶段教职工需求量,结果见表2。

经过预测,可知未来我省小学教师需求量最大,其次是初中、高中,再次是学前教育。此外,与2014年教师数量进行比较,在不进行余缺补充的情况下,除小学、初中教师数量会出现少量超员外,其余学段各年份均会增加对教师数量的需求,且随着时间推移,缺员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小学、初中、高中教师数量需求缺口将分别在2022年、2025年及2028年后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师资严重不足。如果不及时补充教师数量,我省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质量将受到极大影响。

2.2 教育经费需求预测

国际上采用生均教育经费指数(生均教育经费指数=生均教育经费/人均GDP)作为衡量教育投入水平的标准。本文选取生均教育事业费来预测未来我省基础教育阶段经费投入,与之对应的就是生均教育事业费指数。根据2014年云南省人均GDP和生均教育事业费,计算得到学前教育、小学、初中和高中的生均教育事业费指数分别为0.11、0.23、0.28、0.25。然后,以2015年云南省人均GDP作為基础数据,对2016-2030年我省人均GDP进行预测。

假设2015-2030年云南省生均教育事业费保持2014年的水平不变,根据公式: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教育事业费指数人均GDP即可得到2015-2030年云南省基础教育阶段生均教育事业费预测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2015-2030年全省基础教育阶段生均教育事业费均处于稳步增长的趋势,教育部门在未来需要逐年加大对生均教育经费的投资,才能满足需求。但实际情况是,虽然近年来我省教育经费增长明显,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基础教育生均教育事业费均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且未来这一差距会进一步扩大。

2.3 办学硬件条件预测

办学硬件条件是一个学校能够有效运行的基础设施保障,也是学校规范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教育资源配置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未来我省基础教育阶段校舍建筑面积和图书需求量进行预测。

根据《云南省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云南省基础教育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最低标准为:幼儿园10、小学7.5、初中9、高中14.4。根据公式:校舍建筑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在校学生人数,可预测2015-2030年我省基础教育的校舍建筑面积需求量,结果见表4。

根据对2015-2030年云南省各类学校校舍建筑面积的预测,各类学校表现趋势不尽相同。未来全省幼儿园校舍建筑面积需求量将逐年增加;小学校舍建筑面积需求量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初中、高中校舍建筑面积需求量表现为先缓慢减少,其后逐年增加,达到峰值后下降的趋势。

阅读是学生获得课外知识的重要渠道,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陶冶人的身心健康,扩展知识面。根据云南省相关文件,本文把生均图书量设定为幼儿园10册/生、小学20册/生、初中30册/生、高中45册/生。根据公式:图书需求量=生均图书量在校生人数预测未来我省基础教育阶段图书需求量,如表5所示。

随着学历层次的升高,需要阅读的书籍数量增加,生均图书量也增大。从表5预测出的图书需求总量来看,小学的图书需求量最大,其次是高中、初中,最后是幼儿园。目前,全省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现象较为明显,城市中小学普遍建有图书馆及安装多媒体设备,但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和计算机普及率很低,多数学校还沿用传统教学工具,缺少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3 云南省基础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变动下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

3.1 加强对未来学龄人口的预测,合理统筹教育资源

根据本文的预测,发现2015-2030年全省学前教育、小学、初中和高中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不尽相同,应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寻求最有效的配置方法,以满足各学段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教育部门应及时加强对基础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预测,提前对教育资源的配置进行统筹规划,尤其是全面二胎政策的执行,未来学龄人口的变动将更加复杂。首先,应加大学前教育阶段的资源建设,全省幼儿园需求量将逐年增大,园所和专任教师缺口较大。应优化幼儿园布局,扩大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及招聘,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其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积极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后,通过新建、整合、改扩建和扶持优质民办高中发展,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促进普通高中内涵发展。

3.2 加大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拓宽教育经费补充渠道

由上文预测可知我省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生均经费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我省教育质量的提高。近年来我省教育经费支出虽然持续增长,但增长幅度却出现连年下降的情况。因此,应建立更为规范的政策法规对经费投入加以限定,加强立法规范政府责任。其次,合理规划教育经费在各级教育中的比例,可借鉴国际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分别占45%、42和13%,让教育经费发挥最大效用。最后,财政性教育投入继续向农村、边远和贫困地区倾斜。我省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民族、边境和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明显滞后。因此,教育投入应重点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倾斜,优良师资向边远地区补充,尽快缩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

3.3 适度扩大教师规模,多渠道解决师资短缺问题

通过对全省基础教育阶段师资需求量的预测,发现未来我省教师缺口较大,且随着时间推移,如果不及时补充教师数量,缺员情况将会越来越严重。根据教育部标准,我省学前教育教职工需求量将超过30万人,幼儿教师缺口达二十余万,学前教育师资严重不足。为此,应多渠道适度扩大教师规模。一是有计划的逐步扩大学前师范专业的招生规模,加强高校和幼儿师范本、专科学校的学前教育发展。二是加强师资培训,为教师提供各种进修渠道,对现有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或网络培训,以增强教师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三是建立不同学段教师转岗分流机制,对中小学富余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使一部分初中教师转入高中或小学,从而避免师资过剩,确保全省中小幼师资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参考文献】

[1]郭涛.新疆学龄人口变动中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5:18-19.

[2]刘小强,王德清,伍小兵.学龄人口变动对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J].教育与经济,2011,(03):10-12.

猜你喜欢

云南省
前7月云南省出口啤酒5.57万千升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云南省竹藤产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