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2018-01-04王玉花
王玉花
【关键词】 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1—0045—01
学困生,是指由于性格缺陷,导致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学生。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已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对于一个班级而言,多一两个学困生表面看起来好像无关紧要,可对于一个家庭来讲,那就是一个家庭全部的希望,所以,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们都不容忽视。为各种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提供条件,这是作为一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 学困生的成因
1.家庭原因。家庭是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所,学困生在很大程度是家庭造成的。家长平时工作忙,很难抽出时间陪孩子,对于孩子的功课无法进行指导,从而造成孩子在学习上比较吃力。而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比较高,一旦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就会动用武力,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因素都造成了孩子在家庭中无法释放自己学习的压力,体会不到家人给予的支持,于是对学习就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想法。
2.学校原因。(1)教师和学生的歧视。学困生往往是因为某些原因被老师冷落、辱骂,甚至体罚,因而被同学孤立,使其丧失了自信更丧失了自尊,更严重的是在他们心中产生了对教师乃至对教育的敌意。(2)教学的失误。这主要体现在教学上的“一刀切”,让所有学生齐步走,不断积累的学习成绩差异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沦为学困生。
3.自身原因。缺乏良好的學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大多数学习困难儿童天生的资质是不错的,但这些儿童自幼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缺乏上进心,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无序学习行为较多,最终会形成缺乏科学的学习态度而导致学习困难。缺乏学习自觉性的学生在完成不了作业的情况下就开始拖欠、抄袭。如此循环下去,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给数学学习造成重重困难。
二、转化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为了激发数学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我经常会提一些既简单又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目的就是为了给学困生更多表现的机会,对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即使没能回答正确也要给予及时的启发与引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待数学学困生要耐心、热心、细心和关心,更要善于抓住他们在课堂上所取得的微小的进步,给予鼓励和表扬,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另外,单独给这些学生布置作业,并进行面批,及时加以辅导帮助。对于他们在作业中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当面给予肯定,或经常在他们的作业本中写上一些鼓励的话,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从而真正喜欢上数学。
2.注重感情倾斜。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采取漠不关心,甚至于放弃学困生是数学教师的大忌。作为一名教师,要让学生喜欢你这门课,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前提,耐心是爱心的延续,是一种冷静和宽容。我的做法是:多和学困生谈心,经常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走进他们的生活,既育人又教书。古人言:“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老师有感情,才会听进老师的教诲,才能解除心理的防线,进而愿意去学习。
3.教给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优等生之所以优,学困生之所以差,关键是学习习惯和方法上的优和差,学困生要转化为优等生,就是要转变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困生之所以差就是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他们这边丢一点数学概念,那边丢一个定理、公式,就会越来越跟不上,越来越厌烦学习,也就越来越差。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困生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独立思考,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要精心创设思维情境,加强思维训练。可以通过揭示知识间联系来掌握思考方法,可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来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4.发挥同伴和家庭的良性影响作用。要成功转化数学学困生,除了依靠教师的力量,还应努力挖掘各种有利因素,如充分发挥学生同伴、家庭的作用,共同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在班上培训几名数学尖子生作为学习互助组的核心成员,让班上所有同学在遇到数学问题时向他们请教和讨论,并让这些同学特别关照这些学困生,在需要时给予热情帮助。与此同时,教师有意识地帮助学困生选择与他们性情相配的同桌也是非常重要的。家庭中也应设法统一认识,以积极的、接纳的、宽容的心态与学困生相处,帮助其建立自尊、增强自信,发挥学困生中父母兄弟姐妹的有利影响,群策群力,共同促进学困生的发展。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