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业产能过剩因素及对策
2018-01-04张兴中
张兴中
摘要:种业产能过剩是当前中国种业基于现有体制下发展的产物,尤其是“两杂”种子严重过剩,对中国种业纵深发展构成障碍。中国种业产能过剩是相对的,是一种结构性过剩。过剩导致企业发展经济乏力、竞争力下降、创新无力,在逐步开放化的国际大市场环境下,中国种业参与全球竞争的短板渐显。解决过剩被动局面,需要行业、企业共同努力,变观念、调机制、整资源、定方向、创科技、顺市场、强服务。
关键词:种业;产能过剩;去产能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20-0169-0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20.03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Seed over capacity is due to the current system of seed industry,especially the hybrid rice and corn seed market,which is relative and structural,blocking the seed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 Overcapacity results in low economic level,low competitiveness and low creativity,which is redu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seed industry in the world open market.It is necessary for Chinese seed industry development to solve concept,industry system,resources,technology and service etc in order to come out of the passive situation.
Key words: seed industry; over capacity; cut overcapacity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1]。种业产能过剩,是目前中国种业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是当前种业基于现有体制机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基于中国国情下的必经阶段。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进行,中国种业进入了一个爬坡越坎、换档升级的阶段,归纳起来就是平台期、产业转型期、分化期和法制迭生期“四期叠加”时期[2],面临爬坡越坎、换档升级。农业供给侧改革,对种业既是一种推动,也是一种挑战。种子市场放开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种业在所有制结构、运营模式、资源创新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任何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总要不可避免地经历一个瓶颈期,资源创新不足,科技突破乏力,种业结构冗同,种子市场供需失衡,反映于种业市场即种业产能过剩日益严重[3],给中国种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解决产能过剩成为推进种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问题。
1 种业产能过剩的含义与影响
1.1 种业产能过剩的表现
种业产能过剩,是一个相对问题,包涵两个层次:一方面是产量问题,2016年全国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约108 666 hm2,总产量3.0亿kg,年末杂交稻库存达1.7亿kg;全国杂交玉米产种10亿kg,年末杂交玉米库存达7亿~8亿kg。“两杂”种子数量远多于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结构问题,2016年全国杂交水稻两系、三系制种面积分别为43 333、65 333 hm2,产量分别为1.1亿、1.7亿kg,市场需求反映两系杂交种子供应相对偏紧,而三系库存富余;早、中、晚杂制种分别为21 333、64 666、22 666 hm2,产量分别为0.5亿、1.7亿、0.6亿kg,市场需求反映优质中杂种子供应相对偏紧。同时,优质杂交稻品种、强抗逆性(抗倒、抗病、耐高低温)品种相对紧缺,而大宗短板明显、性状一般的同质化品种远远过剩的局面也成为近年种业供需市场常态。即种植户想要的品种种业市场少有,种植户不想要的品种种业市场漫天飞。如同大米市场,一边是生产饱满、粮库陈库严重,一边却持续依赖进口。比如,近几年充斥南方地区水稻种业市场的广占63系列中稻品种达几十个之多,虽然丰产性较好,但普遍抗病、抗倒性差。由于种植面积大,拉低了南方地区水稻整体抗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1.2 种业产能过剩的影响
种业产能过剩对中国种业发展的影响是纵深层次的。首先,种业产能过剩局面严重影响了中国种企的整体经营效益,使种业持续发展乏力。其次,过剩产能迫使种企过度消耗原始资源,包括政策扶持、种企信誉等,种企被迫陷于恶性竞争、无序竞争。目前许多种企,尤其是中小型种企,很多都依赖扶持政策生存,“造血”功能基本丧失。相当一部分企业艰难前行、缺乏创新,为了生存,铤而走险,不惜“杀鸡取卵”,扰乱市场秩序,甚至违法违规经营,如侵权假冒、以次充好等。这种过剩又是相对的,是市场供应与需求方向和内容上的不协调所致。
2 种业产能过剩的客观因素
种业产能过剩的因素很复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①原有庞大计划供种体系的改制分流,催生了一大批种业经营实体,使种子产量远多于市场需求。2014年前后全国种子经营单位或个体达8 000多家,虽然当下通过兼并、重组、转型独立法人数量有所下降,但基本經营单元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由于生存的需要,每个企业都要开发若干个品种,并且超预期、过于乐观地足量地生产、储备种子。②种业横向、纵向战略性,长远性合力不够、规划不足,缺乏行业整体推进思路、胸怀和策略,导致机构设置、研发方向、资源配置重复,同质化的科研、同质化的品种、同质化的管理、同质化的渠道最终形成了市场上大量的同质化过剩[4]。③过于严苛的行业外围环境也是促使形成种业产能过剩的“催化剂”。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性气候,使得种植者对品类、品种产生了“选择综合症”,增强了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进而导致供需结构的不确定性。农业政策包括保护价收购、土地等等政策的模糊变迁,因其贯彻效果难预期、落地程度与方式难到位,种植者和投资者均缺乏信心,种植积极性不高,对种子呈消极需求。另一方面,来自国际市场的粮食(以大米为主)、农资(以种子为主)对国内粮食、种子市场构成的压力也不容小觑。
3 解决种业产能过剩问题的对策
统计数据表明,2017年全国杂交玉米制种收获面积195 333 hm2,同比减少28.5%,新产种10.58亿kg,同比减少27.8%,2018春夏播种子总供给量达18.0亿kg,预期当年市场消化11.0亿kg,仍余库存7.0亿kg;全国杂交水稻制种收获面积111 333 hm2,同比增加2.7%,新产种子2.8亿kg,加之2017年有效库仍存1.2亿kg,2018市场水稻可供种子约4.0亿kg,预期当年市场消化2.3亿kg,仍余库存1.7亿kg。可见,“两杂”种子绝对量严重过剩的局面还将持续。
种业要发展,必须配合农业其他要素,联合推动中国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安全、绿色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供給侧改革,解决产能过剩或优化产能结构是当前要务。但这个问题应该分成两个主体层面来剖析更为全面,一个是行业角度,一个是企业角度。
3.1 行业举措
就行业主体层面,可概括为调机制、整资源、专方向、顺市场。调机制,就是通过政府、行业、市场、企业、用户联动,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规范企业生存发展环境,搭建行业积极约束机制,给企业营造灵活、公平、公正的平台基础。整资源,就是通过对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进行整合,形成良性的种企梯队,避免低效的资源内耗、浪费,提高行业资源利用效率。专方向,就是各种业企业要各有所专,各有侧重,“百家齐放、百花争艳”,实现技术方向“一企一专”“专而精”。顺市场,就是行业发展一定要源于市场、服务于市场、顺应市场,不能脱离市场需求与呼声。
3.2 企业举措
就企业主体层面,也可概括为育种创新、产销衔接、服务市场。育种创新,就是要求企业在育种方向、育种设计、育种材料、育种手段、育种目标的制订或运用上要积极创新[5],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盲目跟风,要独立、新颖、有用。产销衔接,就是企业无论是在品种选育上,还是种子生产和销售上,都要紧跟市场需求,以销定产,这是必需建立在充分了解市场、吃透市场的基础之上,因此深入客观的调研是必不可少的。服务市场,就是企业对市场要有一颗敬畏之心、诚挚之心,要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抓好种子品质保障、配套技术指导或培训、产业延伸服务(如订单、融资、一体化)等。
尚普咨询在《2013-2017年中国种子市场分析调查研究报告》中指出,当今全球各国都把加强种子科技研究、推动种子产业发展列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2012年国务院《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中强调,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但当前中国种业正面临严峻的产能过剩问题,如何在中国种业逐步深入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先知先觉,提前布局,对症下药,力克顽疾,挽狂澜于既倒,对于中国农业无疑是一件大事。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张延秋.供给侧改革为种业添动能[EB/OL].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3/369113.shtm.
[3] 我国种子行业产能过剩[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24.
[4] 张晓波,肖成晓.在品种同质化背景下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J].中国种业,2006(9):23.
[5] 杨建平.我国农作物育种的困境与出路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1999(3):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