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成本时空追溯的江苏省绿色GDP核算思路及方法研究
2018-01-04孙付华胡玉露严士锋
孙付华 胡玉露 严士锋
摘要:绿色GDP核算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构建基础,也是建立健全国有资源资产管理制度的重要前提。江苏省作为中国经济大省,环境资源问题十分突出,研究其绿色GDP核算思路具有紧迫性与现实意义。在分析现有绿色GDP核算现状及评述基础上,提出“累积环境污染”“累积环境成本”“累积环境成本分摊”等核算指标,并围绕江苏省绿色GDP核算内容,提出了基于环境成本时空追溯的环境损害成本分摊思路,构建了江苏省绿色GDP核算的思路体系。
关键词:时空追溯;绿色GDP;核算
中图分类号:X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20-0164-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20.037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Green GDP accounting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balance sheet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state-owned resources asset management system. As a large economic province in China, Jiangsu has prominent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problems, so it is urgent and practical to study its green GDP accounting idea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and reviewed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green GDP accounting, the study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accounting indicators: “the cumulativ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cumulative environmental cost” and “cumulative environmental cost allocation” and so on. Focused on the green GDP accounting content of Jiangsu province, the study also puts forward environmental damage cost allocation way of thinking based on time-space trace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cost, and builds the thinking of green GDP accounting system in Jiangsu province.
Key words: time and space traceability; green GDP; accounting
江苏省是中国的经济大省,其GDP总量排名长期稳居全国第二,占全国GDP总量的10%左右,为中国经济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江苏省经济增长过程也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资源缺乏、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集中表现为水污染、大气污染问题突出,尤其太湖流域水污染问题是江苏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对立的典型缩影,也是江苏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瓶颈。因此,必须重视江苏省地区经济发展付出的资源与环境代价,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但由于各地区资源禀赋的异质性、经济活动的特殊性,绿色GDP核算过程中尚存在众多难题。本研究结合江苏省资源环境特点,在综述绿色GDP核算现存局限的基础上,提出“累积环境污染、累积环境污染分摊”等绿色GDP核算相关概念,并据此修正绿色GDP核算思路,为绿色GDP核算的实施提供借鉴,为推进江苏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建立健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奠定技术与数据基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
1 文献述评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等问题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日趋严重。自20世纪60年代起,各国学者开始探索研究环境成本、资源消耗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并基于不同概念和理论体系提出生态需求指标、净国内生产指标、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真实储蓄率指标、生态足迹度量指标和生态服务指标体系等。20世纪90年代,国际经济组织与专家学者提出了极具价值的观点与核算体系,以UNSD开发的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最具代表性[1],也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体系。同年,荷兰统计局的克宁与其合作者设计出NAMEA体系。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Henry M. Peskin建立了ENRAP体系,欧盟统计局开发出SERIEE体系。在该基础上,国外众多国家开展了绿色GDP核算的实践探索,其中,挪威是世界上最早进行自然资源核算的国家,同德国都采用的是SEEA体系;芬兰在NAMEA体系基础上也建立起自己的自然资源核算框架体系;日本在此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在发展中国家中,1990年墨西哥率先实行绿色GDP,印尼、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巴西等国纷纷仿效实施。
中国绿色GDP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更多停留在理论研究方面,实践推行非常短暂。《公元2000年中国环境预测与对策研究》在计量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表述方面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为绿色GDP核算奠定基础。1996—1999年,北京大学应用“投入产出表”基本原理,提出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核算。《中国绿色GDP核算解析》《环境统计与环境经济核算》《综合环境经济核算—基本理论与中国应用》比较系统地讨论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理论与方法问题。王金南等[2]提出经济-生态生产总值(GEEP)综合核算指标。同时,许多学者探讨了山东、吉林、湖北、云南、河北、安徽等地区绿色GDP核算研究。
目前,江苏省并未实际推行绿色GDP核算,省内绿色GDP核算理论贡献主要有:王舒曼[3]探讨了自然资源的价值、价格理论以及自然资源非市场价值的评估方法。陈会晓等构建了环境生态成本,采用市场法、边际机会成本法、收益还原法、成本费用法等估算资源环境价值。王舒曼等[4]评估1983—2002年江苏省水、大气、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扣除各项污染的经济损失及自然资本折旧后,绿色GDP比传统GDP下降8%左右。徐虹[5]测算了2000—2010年江苏与浙江两省绿色GDP及其对GDP的贡献率,并据此评价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优于江苏省。金雨泽等[6]核算了2006—2011年江苏全省、各地级市资源环境损失价值及绿色GDP,分析了GDP与绿色GDP之间变化及原因。
2004年3月,国家统计局和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启动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简称绿色GDP核算)研究》项目,并于2005年开展了全国10个省市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污染损失评估调查试点工作,提交了中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中国环境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5)》,其中环境经济核算主要是环境退化成本和生态破坏损失核算[7]。2015年3月,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环境保护部重启绿色GDP2.0核算工作。
江苏省对绿色GDP研究起步较晚,且多在引用国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探讨,但通过一系列重大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江苏省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建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在特定领域开展的环境经济核算,如森林资源核算、污染损失等,对中国绿色GDP核算具有重要意义,但江苏省目前绿色GDP核算研究在核算内容、核算思路等方面仍存在以下缺陷:①核算内容不全面。现有研究更多考虑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退化成本,即使有少数学者考虑对生态效益核算,也以核算固体废弃物再生效益为主,很少有学者涉及环境措施如环境整治工程、节能减排等带来的环境效益的核算。②核算思路不科学。现有绿色GDP核算体系未考虑环境污染的累积性和滞后性,未考虑污染损失的分摊,不符合配比原则。基于此,本研究将对江苏省绿色GDP核算的内容进行界定,并设计核算思路,以指导江苏省绿色GDP核算的实施工作。
2 江苏省绿色GDP核算的内容
环境污染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河流中污染物是长期工业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导致的污染物超出河流自净能力而累积的结果;席卷中国大地的雾霾是中国空气污染累积的集中爆发;因化学污染物的渗透、辐射导致的土壤污染物长期影响着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诸多的癌症村。目前,因历史遗留污染物导致的累积性环境污染事件日益增长,环境污染的形成也并非一日之功。因此,中国绿色GDP核算中,应考虑污染物的累积与分摊过程。基于此,本研究对累积环境污染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江苏省绿色GDP核算内容。
2.1 绿色GDP核算相关概念界定
许多学者对绿色GDP核算理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此达成普遍共识,认为绿色GDP核算,即扣除资源消耗成本及环境降级成本,再加上生态效益。结合江苏省经济发展中资源消耗特征,资源消耗成本主要指水资源、耕地资源与能源[8]的消耗成本;环境降级成本包括环境保护事业的实际支出与隐形支出的加总以及环境退化损失;生态效益则主要指“三废”综合利用效益及园林绿地生态效益。
对于环境降级成本,结合环境污染的累积性,在进行绿色GDP核算时应设置“累积环境污染”“累积环境成本”“累积环境污染分摊”“累积环境成本分摊”“环境污染增量”“环境成本增量”等核算指标,其中,累积环境污染是指由于污染物的累积效应而产生的综合环境污染和破坏。绿色GDP核算过程中,应结合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追溯造成环境污染的时间与责任主体。累积环境成本是治理累积环境污染的实际支出和隐形支出的总和。累积环境污染分摊是指在追溯环境污染产生的时间与责任主体的基础上,以污染时间线、各主体责任比例与环境污染治理难度为分摊依据,实现累积环境污染的分摊。基于此,累积环境成本分摊是指以时间线、责任比例与治理难度为依据对累积环境成本的分摊。环境污染增量是指核算年度与上一年度相比,除分摊后递延到本年度的环境污染分摊量外新增的環境污染量;环境污染增量应结合其治理难度与责任主体考虑其分摊。针对环境污染增量的环境治理成本,即环境成本增量。同理,环境成本增量也需结合污染治理难度而在后续核算年度进行分摊。
2.2 江苏省绿色GDP核算内容
结合江苏省近年来经济发展特征,对于绿色GDP核算,其基本内容主要是在GDP核算的基础上,扣减资源消耗成本及环境降级成本,再加上资源生态效益。结合江苏省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特征,江苏省绿色GDP核算内容具体应包括:
①资源耗减成本。主要从水资源、能源资源及耕地资源的耗减成本3个方面进行核算。水资源、能源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而耕地资源是关系江苏省乃至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因此,对于江苏省的资源耗减成本重点从水、能源及耕地资源3个方面进行核算。
②环境降级成本。环境降级成本包括环境退化成本与环境损害成本。环境退化成本是指为预防或治理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政府所付出的成本;环境损害成本是指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导致水功能下降、空气质量下降及耕地质量下降所带来的损失。
③资源生态效益。结合江苏省环境治理与保护活动,绿色GDP核算中资源生态效益主要考虑水环境改善、绿化率提升、耕地资源增加及耕地质量提高、三废综合治理与利用效益。
3 江苏省绿色GDP核算思路设计
3.1 资源耗减成本核算思路
4 结论
2004年国家统计局和原环保总局提出进行绿色GDP核算以来,不仅许多省(市)进行了尝试性核算,专家学者也针对核算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本研究在界定江苏省绿色GDP核算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环境污染具有累积性、滞后性及跨区域性的特点,构建基于时空追溯分摊的环境损害成本核算思路,并围绕此设计江苏省绿色GDP核算思路,力图提高绿色GDP核算的精确性与可操作性,对于指导中国绿色GDP核算的推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建立健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奠定基础,但由于数据收集难度及文章篇幅限制,对于以上核算思路的具体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Statistics Division.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An Operational Manual[M].New York,1999.
[2] 王金南,於 方,曹 东.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11-17.
[3] 王舒曼.自然资源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以江苏省水、大气资源核算为例[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
[4] 王舒曼,曲福田.江苏省自然资源核算及对GDP的修正——以水、大气资源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3):68-72
[5] 徐 虹.浙江和江苏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基于绿色GDP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2012(12):35-39.
[6] 金雨泽,黄贤金.基于资源环境价值视角的江苏省绿色GDP核算实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4):130-135.
[7] 國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R].2006.
[8] 徐 慧,黄贤金,赵荣钦,等.江苏省沿海地区耕地系统能值分析及高效持续利用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2):247-257.
[9] 杨晓庆,李升峰,朱继业.基于绿色GDP的江苏省资源环境损失价值核算[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30(4):533-540.
[10] 赖 苹,曹国华,朱 勇.基于合作博弈的流域水污染治理成本分摊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1,27(6):26-31.
[11] 冯 帅,李叙勇,邓建才.太湖流域上游河网污染物降解系数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6,36(9):3127-3136.
[12] 汪安佑,雷涯邻,沙景华.资源环境经济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13] COSTANZA R,DALY H E. Natural capit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Conservation Biology,2010,6(1):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