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季稻不同收割方式对再生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018-01-04王尚明张崇华胡磊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20期
关键词:再生稻产量生长

王尚明 张崇华 胡磊

摘要:为探索头季稻不同收割方式对再生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2017年以黄华占为试验材料,采用20、40、60 cm的留桩高度分别机械和人工收割头季稻。在再生稻的生长过程中,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田间生产管理,观测再生稻的生长发育状况,成熟时取样考种和收割测产。结果表明,相同的留桩高度无论是人工收割还是机械收割,再生稻的生育期趋于一致;在留桩高度为20~40 cm,留桩高度低的再生稻比留桩高度高的再生稻生育期有偏迟的趋势;从不同头季稻的收割方式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可以看出,40 cm留桩高度的再生稻有较好的产量表现,其中人工收割留桩高度40 cm的再生稻产量最高,为4 881.5 kg/hm2。

关键词:头季稻收割方式;再生稻;生长;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20-0031-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20.00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harvesting methods in main crop on growth and yield of regenerated rice,rice variety “Huanghuazhan” was used as experiment material,and main crop was harvested by machine and labor with stubble height 20 cm,40 cm,60 cm respectively in 2017.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ther machine-harvested or hand-harvested, the growth duration of regenerated rice with same stubble height was same. Ranging from 20 cm to 40 cm of stubble height, the growth period of regenerated rice with low stubble height was more later than that of regenerated rice with high stubble height. Regenerated rice with stubble height of 40 cm had better yield. The yield of regenerated rice with height of 40 cm by hand-harvested in main crop was the highest, up to 4 881.5 kg/hm2.

Key words: harvesting methods of main crop; regenerated rice; growth; yield

再生稻是指利用水稻的再生能力,采用一定的栽培措施,使收割后稻樁上存活的休眠芽迅速萌发成苗,进而抽穗成熟的稻作类型,俗称为“抱孙谷”或“秧孙谷”。20世纪50年代,四川农业大学率先开展了再生稻蓄留技术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三系杂交水稻的选育和应用,再生稻的研究和利用迅速扩大,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1]。近年来,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双季稻区水稻种植模式越来越多地改为种植一季水稻,致使气候资源利用率和土地的生产力下降。基于目前的农村现状,迫切希望有较好的再生稻生产技术,即在一季稻的基础上种植再生稻,使水稻种植一季收获两季,并使再生稻产量较以往有较大的提高,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新形势下进行再生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中国对再生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如再生稻种植气候可行性研究[2]、再生稻腋芽的生长发育[3,4]、头季稻光合产物分配及对再生稻影响的生理生态[5-8]等方面,在再生稻的稻穗生育特点[9]研究、再生稻的品种选择[10-12]、施肥[13,14]、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15]方面也做了较多的工作,取得了较多的成果。而头季稻收割的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的影响虽有研究报道[16-19],但不同试验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作为再生稻生产的一项重要生产技术,合适的收割留桩高度一直是再生稻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另外,由于近年来中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机械收割越来越成为水稻生产的首选项,人工收割和机械收割头季稻对再生稻影响的比较研究鲜有报道。为了弥补以上的不足,为再生稻生产提供更优的技术支撑,2017年江西省农业气象试验站开展了不同留桩高度、人工收割与机械收割等不同收割方式对再生稻生长和产量差异影响的研究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为常规稻品种黄华占,该品种适宜南方稻区,可作双季晚稻、中稻和再生稻种植。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地设在江西省南昌县银三角管委会蛟溪村水稻生产田,南昌县为传统的双季水稻生产县,近年来逐渐有将双季水稻改为一季稻的趋势。头季稻稻种经浸种催芽后,于2017年4月6日播种至秧田,采用常规塑料薄膜覆盖方式育秧。当头季稻秧苗达到移栽标准后,于4月30日移栽至大田,移栽方式为手工移栽,每穴移栽4根苗,株行距平均为22 cm×24 cm。移栽后至成熟期的土壤肥料、水分以及病虫害等田间管理为试验地常规的水稻生产管理方法。收获前一周(7月31日)在稻田中灌水5 cm,在灌水后的第一天(8月1日)每公顷施复合肥112.5 kg、尿素150 kg,8月3日将稻田水放干晒田,但稻田土壤保持湿润,直至头季稻收割。

头季稻收割,分别使用人工收割和机械收割两种类型,人工收割和机械收割的留桩高度均分别为20、40、60 cm,合计6种收割方式,即6个试验小区,每种收割小区的面积均约为200 m2。头季稻收割后6个试验小区的再生稻均采用统一的田间管理,8月8日第一次抽水灌溉,水层达5 cm深;8月9日施肥,其中尿素施用量97.5 kg/hm2,氯化钾105.0 kg/hm2;9月8日喷施农药防治卷叶虫、钻心虫、稻飞虱;从8月8日至成熟期间,再生稻稻田一直保持浅水或湿润状态,收获前一周晒田便于再生稻收割。再生稻生长过程中,按照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对各试验小区的再生稻进行发育期观测,再生稻成熟后对各试验小区分块收割,单独测产,且在收割时对各试验小区取样,在实验室对样品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条件

气象资料采用南昌县气象局同期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经统计分析表明,2017年4月6日至8月5日,即头季稻播种至收获期,期间的气象条件为平均气温25.5 ℃,较常年同期偏高1.0 ℃,热量充足;降水总量为761.5 mm,虽比常年偏少12%,但雨水分布均匀;日照时间648.2 h,虽比常年偏少11%,但头季稻的日照平均时间在5 h以上,气象条件对头季稻生长较为有利。2017年8月6日至10月10日,即再生稻开始生长至成熟收获期,期间的气象条件为平均气温27.7 ℃,较常年同期偏高1.8 ℃,其中抽穗期为从8月下旬至9月上旬,集中在8月下旬后期至9月上旬初,期间的日平均气温为29.5 ℃,再生稻抽穗开花既未受高温的不利影响,也未遭遇寒露风危害;降水总量为278.8 mm,较常年偏多50%,降水充足;日照时间为427.9 h,较常年同期偏少10.5%,但平均日照时间达6.0 h,气象条件对再生稻生长有利。

2.2 生育期

不同收割方式再生稻的生育期见表1,在稻田土壤保持湿润的前提下,头季稻收割2 d后均能从稻桩上迅速发出第一片再生叶。由表1可知,相同留桩高度,人工收割与机械收割再生稻的生育期无区别;不同留桩高度,留桩高度40、60 cm的再生稻生育期无明显区别,但留桩高度20 cm再生稻的生育期明显比留桩高度40、60 cm的生育期偏迟,表明再生稻生育期的早或晚与留桩高度有关,即在头季稻收割期相同时,在一定范围的留桩高度下,留桩高度低的再生稻比留桩高度高的再生稻生育期有偏迟的趋向。

2.3 产量结构

头季稻不同收割方式的再生稻在充分成熟后选择晴好天气同日收获,在每个收割方式的小区取样,按照农业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对样品考种,并进行产量结构分析,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头季稻人工收割的再生稻,40、60 cm桩高的再生稻空壳率、秕谷率和千粒重无明显差异,但20 cm稻桩的再生稻的空壳率较高、千粒重偏低;40、60 cm桩高再生稻的实收产量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高于20 cm桩高再生稻的实收产量,其中40 cm桩再生稻的产量达最高,为4 881.5 kg/hm2。头季稻机械收割的再生稻,20、40和60 cm稻桩的再生稻千粒重无明显差异,但比手工收割再生稻的千粒重普遍偏低;无论是机械收割还是人工收割,20 cm稻桩再生稻的空壳率与秕谷率之和比40、60 cm稻桩再生稻的空壳率与秕谷率之和偏高;在实收产量方面,机械收割稻桩40 cm再生稻的产量最高,为3 726.4 kg/hm2,明显高于机械收割稻桩20、60 cm的再生稻的产量。

由此可见,头季稻无论是人工收割还是机械收割,40 cm稻桩再生稻的实际产量均比20、60 cm稻桩再生稻的实收产量高。

3 小结与讨论

相同的留桩高度无论是人工收割还是机械收割,再生稻的生育期趋于一致,且留桩高度40、60 cm的生育期无明显差异,在留桩高度为20~40 cm时,留桩高度低的再生稻比留桩高度高的再生稻生育期有偏迟的趋势。从不同头季稻的收割方式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可以看出,无论是人工收割还是机械收割,40 cm留桩高度的再生稻有较好的产量表现,60 cm留桩高度的产量次之,20 cm留桩高度的产量最低,其中人工收割留桩高度40 cm的再生稻产量最高。

本试验结果与钱太平等[20]研究认为黄华占以留桩35 cm产量最高、留桩15 cm产量次之、留桩50 cm产量最低的结果既有相同、又有差异。有研究认为[16],籼稻再生稻在一定范围内留桩越高,产量越高;也有研究认为[18],再生稻品种可划分为高桩再生型、中桩再生型和低桩再生型,因此,不同品种做再生稻栽培可能有各自适宜的留桩高度,需要做不同的试验研究。本试验以黄华占为试验材料,人工收割留桩40 cm的再生稻的产量达到最高,为4 881.5 kg/hm2,高于长期以来再生稻的普遍水平[21],通过再生稻的种植,稻田的生产力达到了显著提高。分析人工收割留桩高度40 cm的再生稻有良好的产量表现的重要原因,是因为成熟时每平方米的有效茎达420.8个,远高于本试验其他收割方式再生稻每平方米的有效茎数(243.2~382.9个),由此可知,蓄留40 cm的稻桩有利于再生稻的成穗率,进而提高再生稻的产量。黄华占作为再生稻种植有一定的代表性,本试验结果具有廣泛的借鉴性。因此,本试验再生稻人工收割留桩40 cm的高度,以及再生稻的田间管理如头季稻收割前一周的灌水施肥、再生稻期间田间灌水保持湿润的栽培方法值得生产中借鉴。至于机械收割的实收单产比人工收割的低,是因为机械在收割的过程中碾压稻桩,不可避免地给稻桩造成损伤,再生稻的出苗率偏低,或是碾压的稻桩即使成活,但生育期偏迟至再生稻收割时不能成为有效茎。本试验机械收割留40 cm稻桩再生稻的产量虽达到3 726.4 kg/hm2,产量也较可观,但与人工收割稻桩40 cm再生稻的产量还有较大差距,因此,以黄华占发展再生稻在劳动力比较丰富的地区,蓄留稻桩40 cm人工收割头季稻应成为首选,而在劳动力欠缺的地区,留桩40 cm机械收割头季稻也是较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姚 雄,唐永群,文 明.西南生态区再生稻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J].南方农业学报,2013,44(6):1059-1064.

[2] 黄淑娥,李迎春,殷剑敏.“3S”技术在江西省再生稻种植气候可行性研究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23(4):573-576.

[3] 张桂莲,屠乃美,袁菊红,等.播种期对再生稻腋芽萌发和产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3):229-232.

[4] 郑荣和,李小萍,张上守,等.再生稻茎生腋芽的生育特性观察[J].福建农业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3):61-63.

[5] 王志强,刘德林,谭 林.超级杂交稻再生稻头季后期光合产物分配与产量形成[J].湖南农业科学,2010(19):49-51,52.

[6] 易镇邪,周文新,秦 鹏,等.再生稻与同期抽穗主季稻源库流特性差异研究[J].作物学报,2009,35(1):140-148.

[7] 李木英,石庆华,曾梅花,等.杂交稻主季库源性状对再生稻发育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175-181.

[8] 张海峰,黄育民,林 文,等.再生稻的光合产物和物质生产[J].福建稻麦科技,1991(4):41-45.

[9] 冉茂林,熊 洪,洪 松,等.再生稻幼穗分化特性及发苗技术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2(2):28-33.

[10] 張桂莲,屠乃美,张顺堂.不同杂交稻组合再生特性的比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8(5):364-368.

[11] 任天举,张晓春,王培华,等.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高产组合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配合力效应[J].西南农业学报,2005,18(4):382-386.

[12] 徐富贤,熊 洪,赵甘霖,等.杂交中稻强再生力品种的冠层特征研究[J].作物学报,2002,28(3):426-430.

[13] 徐富贤,熊 洪,朱永川,等.促芽肥施用时期对不同源库类型杂交中稻再生力的影响[J].杂交水稻,2010,25(3):57-63.

[14] 姜照伟,林文雄,李义珍,等.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氮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03,18(1):50-55.

[15] 胡伯华.再生稻高产栽培要把握3个关键环节[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6):57,60.

[16] 刘爱中,邹冬生,屠乃美,等.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120-5121.

[17] 黄其椿,何大福,黄世初,等.超级稻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073-19074,19077.

[18] 易镇邪,周文新,屠乃美,等.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源库性状与物质运输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9,23(5):509-516.

[19] 郑景生,沈如色,李小萍,等.再生稻头季机割高度对再生季形态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福建农业科学,2016,31(8):791-796.

[20] 钱太平,梅少华,张 键,等.再生稻不同留桩高度和收割方式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1):14-17.

[21] 范琼勇,程 颜,董长利,等.再生稻亩产吨粮技术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农技推广,2012,28(12):8-9.

猜你喜欢

再生稻产量生长
“稻+再生稻+马铃薯”种植模式适用栽培技术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碗莲生长记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粮食 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