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018-01-04石国兰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果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

石国兰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着“等”“靠”的思想,主动意识很薄弱,主动探究能力偏低,无论教师在讲台上如何“卖力气”“吆喝”,学生仍是不知所云,两眼无神地盯着黑板。在新课改全面深入的今天,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的确,会学习已经不再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一种夸赞,而更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彰显。在新课改全面深入的今天,教研组经常能够听到教师的诸多困惑,他们理解不了学生,他们也无从知晓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兴趣点。教师的这些困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这方面来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与学生双向的努力,但更关键的在于教师的合理引导和循循善诱。

一、鼓励和引导学生带着兴趣和欲望投身于数学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善于激发和诱导学生从学习中发现兴趣,带着渴望与欲望投身到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一切教学实践都证明,若学生对数学课程缺乏興趣,那么他们就缺乏提升和优化自身学习能力的基础。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故事

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学科,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会感受到比较大的思维负担,长此以往,学生惧怕数学,对数学产生深刻的恐惧心理,自然难以有效地投身到数学学习中去。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与学生贴合、贴近的生活故事,以故事为噱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导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会分析故事中的数字,进而联想到数字运算。比如在分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分西瓜”的故事,比如老师给四个孩子分西瓜,A分到了 ,B、C分到了 ,D分到了 。老师分完后,B、C举手称自己的西瓜分得少,那么为什么他们会觉得自己分得少呢?通过这样的故事,能够激发起学生的疑问,便于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来进入新课程的

学习。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加学生体验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仅仅依靠“隔岸观火”是不行的,还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增加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切身参与到小学数学的整个过程中,不再扮演被动的接受者,而变成主动的参与者。比如在小学数学“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学习中,学生对于这种立体的抽象图形,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心理,自身的思维意识也难以快速切入。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来制作正方体,并通过拆解的方式来了解正方体不同面的组合形式。实践证明,教师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增加了学生的互动参与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优化,教学效果得以彰显。

二、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缺乏魅力,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者学生不理解的方面常常厉声呵斥,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还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抵触,更遑论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建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和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小主人,这样他们才能够自觉优化学习能力,独立自主进行数学学习。一方面,教师要经常鼓励自己的学生,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客观全面地看待每一名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合理的说辞,对于学生提出的错误的想法,教师切忌不要抱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想法,而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积极运用互动探讨的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这种方式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科学的方法。针对教师布置的数学问题,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在不同的组别中进行问题的讨论与互动,形成小组意见。同时,由教师给予不同的小组以点评,教师还可以邀请其他小组进行组组互评。教学调研发现,这样新颖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鼓励学生积极利用数学来探索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思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注重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社会性,学生只有发现数学知识的有用性,才可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带着已学数学知识,寻求数学与生活中的实际关联。比如“百分比”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比”,并自行搭建数学运算公式,自行草拟题目来进行训练和实践。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得以强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投身到数学学习中去,同时还应该强化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综合性提升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波.如何构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J].数学大世界,2016(1).

[2]陈蓓.浅谈如何激发小学数学课堂活力[J].学周刊,2015(36):236-237.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效果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
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数字逻辑电路》教学改革研究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