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01-04郑昌燕
郑昌燕
摘 要:世界万物都在变化、发展,处于不断变化的运动之中,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更是迅猛,对人才的需求有所改变。这就要求教育需做出相应调整,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所需人才。创新性人才已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这是中国发展转型期的必然要求,所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小学教育各科教学也在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学科也不例外,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为一线数学教师的广泛追求。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创新能力
纵观小学阶段教育现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还存在众多不足,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核心素养教育的背景下,不断探索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本篇文章将结合笔者多年小学数学实践教学经验,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展开讨论,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师更新教学观念
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品德素养,同时,还需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并且敢于进行大胆创新,这才是社会发展的真正需要,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及相关教育人员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用全新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的顺利进行。学校要对各科教师进行定期培养,使各科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同时,一线教师也要关注时事,了解国家发展的进度,认识到国家发展的需求,将教学内容不断进行丰富,让自己的教学观念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将知识传递与素质教育进行紧密结合,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犹如教育旅程中的“导航”,方向指引的错误会导致教育环节产生偏差,最终走向歧途。总而言之,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创新能力在学生未来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价值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
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中,比较常见的教学模式无非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模式也成了学校教育的弊端之一,学生在课堂上毫无发言权,无法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抑,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的创新力被学校及教师无情抹杀,因此,一线教师要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批判,拒绝与它再次“同流合污”,要敢于不断探索新型教育模式,将数学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学”,小部分时间留给教师进行“教”,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索知识的空间与时间,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教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正确的引导,确保学生在正确的学习轨道上进行创新。随着一线教师的探索,较为新颖又能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纷纷出现,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讨论学习模式、师生互动学习模式、多媒体互动教学模式、数学实践教学模式等等,数学教师对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切記不要盲目跟风,要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新方式。
三、教师对学生的创新进行积极评价
小学阶段的学生理性发展处于萌芽期,不够成熟,无法形成客观的自我认知,此时需要教师的正确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鉴别。创新能力将伴随学生的一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进行不断的创新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鼓励与评价,让学生在创新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喜悦感与成就感,为学生的不断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热情与信心,教师的一句“你真棒!”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还能将数学课堂的沉闷转变为充满笑脸的欢声笑语,学生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十分高涨。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坚持真诚性、客观性,评价语言要适当,评价方式要多样化,确保教师的评价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在教师的评价下得到有效的提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创新能力不仅是数学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各科学习都需具备的能力,是对个人发展起重要作用的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推行教改的新突破点,从全面的角度看,数学创新能力的分量重于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分清重点,认识到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是进行数学素质能力教育的核心内容,这也是实现高效数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萨支斌.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2.
[2]陈洪武.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读天下,2016(15).
[3]张清元.新课改下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10).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