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2018-01-04古玥
古玥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已经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科教兴国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目前我国的教学工作也正在不断地深入改革,生活化教学就是发展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但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理解并不到位,这就导致了在实际的小学数学与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伪生活化”现象,这样的现象并没有有效地改善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并且还会形成更严重的问题。对小学数学教学中“伪生活化”的现象及其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保证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小学数学;伪生活化;应对策略
小学数学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有着一定的复杂性、抽象性和逻辑性,这样就会导致很多的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对数学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1]。但在生活化教学的实际落实过程中,有很多的教师并没有将实际生活和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就导致了严重的数学教学“伪生活化”现象。
一、提升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的认识
教师作为实际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想有效地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伪生活化”现象,就需要不断地提升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的认识,加深对于生活化教学含义的理解[2]。保证每一个教师都能够充分地认识到生活教学的优势,将生活中的知识和小学课本进行有效的融合,尤其是需要将数学练习题和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联系,比如在学习“平均数”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举出相关的例子,可以让学生统计班级学生的体重或者身高,再来计算班级学生的平均体重或身高。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相关的生活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就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重点知识。因此教师需要深刻地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意义,改变对生活化教学的被动、敷衍、机械的应用态度,从而有效地改善小学数学教学中“伪生活化”的现象。
二、积极参与生活化体验
要想保证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就需要不断地进行生活化教学的体验和探索,目前小学数学中“伪生活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刻。因此要改善“伪生活化”的现象,不仅需要对教师进行教学培训,还要保证教师积极地参与生活化的体验,保证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够充分地体会到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含义,从而更好地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3]。保证教师在面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能有效地結合数学方法进行解决,不断地提升教师自身的数学思维。只有教师自身有丰富的经验和能力,才能够保证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高效开展。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并不是必须要在教室中进行的,可以适时将教学的课堂搬到教室之外,保证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来体验实际生活,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识面,从而更好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优化生活化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高效落实,不仅需要教师自身有足够的生活化体验,同时还需要教师有合适的实施措施和方案,也就是因为很多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方式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现象的出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不断的优化,注重科学地引入生活化教学元素[4]。比如在“元、角、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有效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在班级中开展生活化的模拟活动,可以让学生互当顾客和售货员,进行买卖活动,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元、角、分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将数学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中的基础学科,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注重避免数学教学中的“伪生活化”现象,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注重立足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充分地展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优势,促进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霞.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32):198.
[2]朱红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开展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124.
[3]宋仪松.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63.
[4]王芳.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6(23):158.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