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2018-01-04魏宏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创设方法生活情境小学数学

魏宏

摘 要:新课标倡导小学数学教学应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彰显数学的“生活化”。提出巧借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的论题,具体论述巧借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策略和主要途径,以期共享。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创设方法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观”的理论基础。新课标明确要求数学教学生活化。实际教学中,与生活实际脱离、教学资源单调、缺乏实际应用能力、数学思想意识薄弱等,导致生活化教学的缺失。生活化教学迫在眉睫。下面,主要论述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策略和主要途径。

一、利用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数学的最初动力。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兴趣的关键方法是用赋予情趣的生活现象引出知识点。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的认识分数时,在课堂伊始,教师呈现分蛋糕的图片。这个生活画面,很容易勾起学生对这幅图的兴趣和画面意境的想象:两个小朋友,面对一块大蛋糕、四个苹果、两瓶饮料,他们面带愁容,正在思考该怎样分食物和饮料。

教师引导:“你能给他们分一分吗?”学生们不难回答出“一人一瓶饮料”“一人两个苹果”“蛋糕一人一半”。教师再提出,一块蛋糕,一人一半是多少?再呈现这幅画面,使学生对■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生活化的现象和情境,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分数巧妙联系起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活化。

二、立足生活实际,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

目前,多数数学教师的教学,教学内容仅仅立足教材,缺乏挖掘和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的能力和意识,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如学习“读数”时,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字,如方便面包装袋上的数字、银行卡上的数字、家庭住址的门牌号、电话号码、公交车的编号、影剧院的座位号、运动会上运动员的编号、广告牌上留下的联系方式……再让学生找一找自己看见过的最大、最长的数字,如珠穆朗玛峰的高度、长城的长度……将学生收集到的信息加以整理,以此为基础,建立不同的知识竞赛,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神奇。

三、巧借生活問题,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1.巧用游戏,激活学习的兴趣

提高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前提是兴趣,兴趣是潜在的动力。游戏的方法很多,如猜谜语游戏。学习“认识时、分”时,教师巧妙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如教师给出谜面:“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嘀嗒嘀嗒响,催人早早起。”让学生说出谜底。或者给出谜面:“兄弟三人齐上路,有快有慢不停步。走了三百六十五日,没有走出玻璃铺。”对于“一小时”的长度的理解,教师可以用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现象而降低理解的难度,如一节课是40分钟,课间是10分钟,再加上10分钟,就是一小时(60分钟)。对于“一分钟”的长度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一分钟写( )个字、一分钟跳( )下绳、一分钟踢毽子( )下,给出一些算式,如9×7=? 45÷9=? 25+9=? 6×8=?28÷4=? 42-8+6=? 88÷4=? 88-4=?88÷4-20=? 54÷6=?等,让学生算一算并计时,看看一分钟能完成几道计算题……再补充一分钟可以打将近100个字,一分钟可以跑400 m,一分钟可以欣赏5~10个精彩的广告短片,球赛的胜负都在最后一分钟决定……对于“几点几分”的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作息时间,既了解时间的概念,也学会了知识,学会解决生活问题。

2.设计生活化问题,降低问题的难度

教学五年级的“简易方程”时,教师可以呈现下面的生活化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起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关系,从而了解方程的意义以及列出简易方程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如用方程表示下列关系:

这些生活化的实际问题,不仅使学生产生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兴趣和主动性,也降低了数学问题的难度,使问题具有趣味性。

四、巧用生活体验,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是数学能力的基础。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计算180-98时,孩子们一般采用列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师会引导学生用简便方法而计算,如180-98=180-100+2,对于这一步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将这个计算题改为生活化的问题:妈妈带小丽去服装店购买服装,小丽看中一件外套,价格是98元,妈妈一共带了180元,妈妈给售货员100元,应该找给妈妈100-98=2元,再加上妈妈原来剩下的80元,所以还剩80+2=82元。

这一算式计算的问题,通过实际问题的转化,转化为生活化的问题、生活化的体验,不仅理解了180-98=180-100+2的含义,还建立起算式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搭建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小学数学的学习,不仅应学会数学知识,也是学生认知社会的开始。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生活化问题的设计都不可小觑,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新,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生活化情境助力学生提高数学能力,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赵明.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2]罗杰,张雪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生活情境方法的探讨[J].新课程(中旬),2014(5).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创设方法生活情境小学数学
例谈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情境教学的有效设计
探讨数学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方法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