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初步探讨
2018-01-04李娟
李娟
摘 要: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语言,它起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教育家陶行知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把教育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小学生学习英语应该以生活为基础,尽量创设母语學习环境,让学生从中去感知。教师应创设语言情景,尽量多用英语交流,走进生活。
关键词:英语教学;生活化;情境
丹麦语言学家斯珀森曾经说过:“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使用外语,学外语就像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潜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头浸在水里,才感到自由自在,这样他们才能像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从他的言论,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语言的学习必须在“身临其境”的境中才能全面完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母语般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真实或模拟的活动中。创设英语学习情境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以下浅谈几种常见形式:
一、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模拟情境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放在视官的跟前,一起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听官的跟前……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孩子们喜欢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的事物,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等教具直观、明了、易懂。例如,在学习动物单词时,我制作了动物头饰,当我带着小猫的头饰进入教室时,学生们立刻沸腾了,我模仿小猫的声音和孩子们打招呼:“Hello, Im a cat.cat,cat.孩子们兴趣正浓,立刻跟着模仿。我又播放出猫叫的声音,让孩子们猜猜是哪一种动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单词的读音。
二、运用肢体语言, 创设活动情境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肢体语言成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每当上课铃一响,我就调整好状态,以最饱满的情绪和孩子们大声地打招呼:“Good morning,children. How are you?”有时候边唱边拍着巴掌:“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Nice to see your smiling face.”孩子们被我的热情所感染,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小学生活泼好动,课堂教学以交际为主,生动形象的表情、动作和手势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如在教授happy,scared,sad,angry等面部表情单词时,我充分利用自己的面部表情来教授这些单词,然后请学生来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学得快,掌握得也牢。用肢体语言创设的情境,有利于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营造氛围,创设生活环境
小学英语课时较少,这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非常不利,因此英语老师要积极营造氛围,首先,课堂上老师要尽量全英文授课,学生听不懂,老师要多重复,语速放缓, 一字一句、清晰、慢慢地说并借助动作,遇到程度差的学生可以运用中文加以解释。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安排活动。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下Unit 3 weather 时,可以让学生播报天气预报。一个学生这样播报:Good morning. This is the weather report. Its cold and rainy in Chaohu. So you should take more clothes. 我们要根据学生这些心理特点,采用有效的、学生乐意接受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习一种语言一定要有语言环境才能学得好。没有英语环境,教师就要刻意创造英语环境, 要淡化课堂意识,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生活语境。如借学习用品、互相打招呼、问路等内容,让教师和学生扮演里面的角色,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英语。设计灵活多样的英语游戏活动, 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创造高效课堂
《小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利用实物、挂图、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录像片、电影和计算机进行英语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的英语。”所以作为现代教育者,就要经常利用辅助工具,利用情景和设置情景进行教学。这样就使学生直接地、具体地获得英语知识。如在教授四季单词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春夏秋冬的美景,还可用幻灯片将所教的物体或单词显现出来,刺激他们的感官,增强印象。通过耳濡目染,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识记能力,把枯燥的语言学习变成了轻松的录像欣赏。
五、选择真实事例,创建情感课堂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举例是英语老师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真实、恰当的例子,可以更形象、生动地揭示授课内容。学生都喜欢贴近真实生活的例子,这样可以极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Unit 1时,我运用多媒体将学生的任课老师的照片展现出来,学生一边饶有兴趣地观看照片,一边谈论老师的外貌、性格,这时候教授英语单词及句型会使孩子们印象深刻,单词、句型脱口而出,孩子们也非常乐意用学过的句型单词介绍自己的老师。例如,当我出示headmaster的照片时,学生自然将英语单词同人物特点联系起来,异口同声地说出:“He is strict.”通过生活中真实的事例,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真实环境中举例,更加直观富有情趣,让学生觉得并非在完成教材中的某节内容,而是在生活中完成某件事情。
新课标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用”,英语生活化教学,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钱林艳.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景创设的若干问题[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0.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