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运用研究
2018-01-04罗勇
罗勇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数学属于基础性学科,开展小学数学课程是为了奠定今后各个学科教学的基础,所以如何让小学生学好数学成了当前教师们讨论的重点,而教学方式是最关键的一点。随着新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教学质量的关注越来越高,老师传授知识的方法直接影响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运用;教学研究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所以怎样做才能让祖国这些花朵的茁壮成长受到社会关注呢?小学数学是数学成长路上的初级阶段,教学方式是很重要的。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工具随之出现。并且新教育改革也对教育模式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策略,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新型教育方式
1.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多媒体不管对生活还是学习来说都是一个极好的工具,既能吸引我们的眼球,又能为我们提供方便。对小学生来讲“好玩”很重要,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兴趣。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必须亲自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感悟,扎实理论基础的前提下不断地动手练习,在掌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1]。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的方式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对数学产生兴趣。
2.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小学生最喜欢的就是得到老师的认可、受到表扬。教师应该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例如:通过竞赛来展示计算速度和领悟能力,让赢得竞赛的同学上讲台分析讲解思路与做法。也可通过分小组进行比赛,让学生自己选出小组长来代表发言。这样不仅能拉近同学之间的关系,还能让他们明白团队合作精神的意义所在。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理来激发学生心中的激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表达能力,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3.实施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是目前能让教师达到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位学生的新方法,分层则是让教师根据学生理解领悟能力的不同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学校一直提倡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可歧视学困生。但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由于每个学生的天资不同,理解能力自然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分层教学法的实施为领悟能力较差的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帮助,教师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分析而做出不同的应对方案,因而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能力给出一些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的习题,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可给出一些具有難度的附加题,而对成绩稍差的学生可以采用课后辅导的模式,也可在课堂的末尾练习时间让学生勇敢发言,主动向老师提出不懂的部分。老师再给出一些建议来引导学生完成习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更好地理解课堂上的内容,尽量做到堂内消化,让学生多一些提出问题的机会。
4.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沟通其实就是很好的教材,教师只有多跟学生进行沟通才能更好地了解到学生需要的是什么。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教师可以定期举行家长会,与家长多沟通交流,以此来更加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教师也可以听一下学生在家长面前对自己的评价,来了解学生心中的自己有哪些优点与缺点,便于自己在教学方式上面进行纠正。
5.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枯燥的课堂生活是降低学生学习质量的根本,教师应该多给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理解老师所讲,也能让学生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可以通过一些跟数学知识有关的模具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跟老师一起学习探讨,或者自己动手制作。也可多出一些生活上面的例子来促进学生的思维。例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章节中有一题就让学生能深刻记住。这一题是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以及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除法并进行自主分析,这样能使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研究的成果
通过新的教学方式,减少了课堂过于复杂的环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新了教师授课的内容和方式,有效地整合了课堂内容,提升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行分层次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课堂内容的变换设计,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给学生制造提出问题的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水平基础上得到公平合理的个性化发展[2],对自身学习能力都能有所提高。加强老师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抓住学生的心理变化,并耐心倾听学生的诉求,接受学生对教师自身的评价。以此来增进师生间、教师与家长间、学生与家长间的感情。把学生带入实践训练的同时,改变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用实践把数学中的章节“活化”。
总而言之,面对新时代的学生是不可以只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育的。时代在进步,我们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开拓学生的思维模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师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忠胜.探究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的高效率教学行为[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90.
[2]马淑华.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