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构建
2018-01-04陆军
陆军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素质教育为主要教学思想的观念正逐渐得到廣大教师的应用,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强制性地让学生接受知识,要知道,数学这门学科的思维严谨性较高,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数学逻辑思维的话,即使教师对学生进行反复讲解,学生也不能理解其中的精髓,只有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数学,由内而外地接受数学,才能够将数学教学的质量提升上去。
关键词:小学数学;师生互动;构建
一、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学习环境保持在一个适宜的状态,让学生以快乐、愉悦的心情迎接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算数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问题情境的方法对学生举例子,可以说:“同学们,如果你要去商场选购玩具,已知玩具的种类有四种,价钱分别为60元,75元,85元和90元,你需要购买两种玩具,但你只有150元,你应该怎样购买呢?”通过这种具体的例子,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以及数学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感受到这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后,学生就会积极地开动大脑,纷纷将自己的思想投入到数学问题中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灵活运用已学知识,开展积极有效的互动
教师在教学时,要深刻明白,学生不是一个单纯接收知识的机械,而是有思想,能够主动根据已有知识,对新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的个体。数学知识的关联性比较强,每个章节之间的衔接比较强烈,要想完全掌握新知识,除了要深度理解新知识外,学生还要完全消化以前的数学知识,并且在吸收新知识时,还要适时地将已有知识和新知识进行结合。新课标就多次强调,数学的教学活动必须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固有的知识基础上,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度,在讲解新知识之前,一定要确保以前讲的知识已经被学生完全消化了。但是,有了学习积累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理解透彻新的知识,确切地说,以往的数学知识是学习新知识必不可少的基础,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能否学习新知识的唯一因素。比如,教师在讲解数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总结以往面积求算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能否通过自身的学习能力,利用自身已经学习过的面积求算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求算公式。然后,再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研究交流,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表述,进行点评,归纳。最后,再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都不能过多地参与到学生学习中去,要正确对对待学生的自主思想,保护好学生的独特思维,努力培养出一种依靠已有知识,推导出新知识的“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经验、新创造。
三、丰富教学语言,提高教师提问技术
课堂提问是巩固学生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考核学生是否完全掌握数学知识和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问题,问题的内容要具有延展性,抛砖引玉式地提出问题,教师要丰富语言内容,提出多样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但是,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对问题的理解自然也就不同。所以,教师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问题,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将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提问中,要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语言,必要时,还可以搭配一定的肢体语言,比如,在提问时,教师除了说“你还有什么想法要和同学们分享的吗?”外,还可以补充性地说:“你还有什么想法想要告诉同学们吗?你还有什么其他有趣的想法吗?”这种同种意思却不同形式的提问语言,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发言时的紧张感,将课堂学习的气氛调动起来,还能使教师变得更加和蔼可亲,亲切近人,以这种平等商量的语气和学生进行探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动脑,让学生更加愿意配合教师进行学习,全面提升数学的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多个方面下手,努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丰富教学的语言,多样化地对学生进行提问,将数学教学内容设定得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贴切,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尽力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学课堂,灵活运用教学经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全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使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效果,提高小学数学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少华.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构建师生互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0).
[2]段龙飞.加强师生互动,构建优质课堂:浅析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的构建[J].数学大世界旬刊,2017(3).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