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管理模式下的潜能生转化
2018-01-04卓寿山
卓寿山
摘 要:特级教师魏书生所提出的管理模式是以学生管学生,让每个学生都相信自己是一个人才。其中,魏书生管理模式下的最重要的一个教育思想,便是民主、科學。作为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懂得欣赏学生,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魏书生管理模式;转化潜能生;策略
“教学要努力使每个学生尽可能全面发展。”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德育工作是现代初中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之一,班级管理中潜能生的转化是最让班主任费心的工作,通过研习魏书生的育人思想,可以借鉴其在班级管理中实行的管理机制,认真探究如何更好地转化潜能生,使每个初中生都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下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转化潜能生的具体策略做了尝试。
一、用发现的眼光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潜能生主要指的就是知识基础较差、纪律比较混乱、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然而,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表扬,尤其是长期存在自卑心理的潜能生,更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与认可。教师应细心关注潜能生的一点一滴的变化和进步,哪怕是一个极其细微的进步,也要给予及时、适当的鼓励,让潜能生在激励中获取自信,并为之而改变,不断追求进步。
在我任教的班级中,有个蔡××同学,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经常违反纪律,是班上的潜能生之一。我发现他酷爱打篮球,正逢学校一年一度的篮球比赛即将开赛,召开班干部会议商讨如何组建班级篮球队,队长由谁来担任。班干部各抒己见,都推荐成绩好、有点篮球基础的同学做队长。他们说完后,我提议由蔡××同学担任,理由有两点:(1)他擅长打篮球,控球、传球、球场上协调能力较强;(2)虽然他平时表现不好,但他很乐于帮助其他同学。我相信他,大家也给他一次机会。最后在我的建议下推荐他为班级篮球队队长。于是由他挑选班上几个会篮球的同学为队员,从那天开始,几个同学一有机会就一起训练,披荆斩棘,最后打败所有对手,不负众望,摘得冠军。第二天,他就被全班同学推荐为体育委员,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的所有体育项目都斩入其麾下。从这时开始,他变了,慢慢地毛病少了。虽然成绩跟不上,但是他仍努力着。有一次他放学回家,路上偶遇一个小女孩落入水中,不顾冰水的寒冷,只身入水救人,且并未留名,谢绝钱财相赠之后独自离开。后来,在媒体跟踪报道之后,才知道他就是我班上的蔡××,他也获得“感动惠东人物”特殊贡献奖。作为老师,蔡××同学的转变让我心暖暖的。
二、用规范的行为培养学生民主与法治意识
德育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接受高尚的道德教育,具备规范的行为。因此,潜能生的转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潜能生的转化是一项艰难持久的工作,一个潜能生的最终转化一般都要经历醒悟、转化、反复、稳定等阶段。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也应该懂得依赖学生,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我组织所有学生,让他们亲自制定,将职责细化、分工化。比如,我会选派一些勤于动手的学生担任值日班长,组织学生打扫卫生,爱护环境;选择一些比较细心的学生担任常务班长,负责管理班费,采购班级必用品等。在明确分工之后,所有的学生需要互相监督,彼此检查,从而养成规范、严谨的好习惯。因此,我们要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做潜能生的转化工作,“不抛弃,不放弃”,使潜能生新形成的好习惯在不断磨砺中养成民主和法治的意识。
三、用榜样的力量修正学生的品行习惯
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那么,要想展开高效的德育工作,就必须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使学生在老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不断修正自己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举止。我在班级巡视的时候,看到垃圾就会随手捡起;在路上偶遇学生,我也会报以微笑,使他们感受师爱;在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活动时,我也积极参与,带动学生的积极性等。同时我们也应该多发掘一些品德高尚的同学,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就如冯××同学,她性格爽朗,为人正直,总是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到养老院做义工,培养、照顾、关爱每一位老人。冯××同学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也被媒体跟踪报道,被授予市美德少年。
总而言之,魏书生的管理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功效,教师应该要懂得利用这一管理模式,展开高效、优质的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胡青青.魏书生主体性教育管理实践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4.
[2]张世杰.浅谈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的班级文化要素[J].中国校外教育,2010(13).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