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作业的有效性设计
2018-01-04吴小航
吴小航
摘 要:作业是检验学习效果及对知识理解情况的一种有效方式,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再完善,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的一个关键点。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语作业的有效性设计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有效性
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得到了极大改善,提高学生作业质量也是新课改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那么,在新课改下如何更好地设计初中英语作业,达到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的目的,值得广大教育一线的老师思考和探讨。而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中,作业仍旧维持着传统的以读、背、抄等单调枯燥的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個性发展和新课改的推进。因此,在新课改下,教师应更新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以英语学科特点为基础,注重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契机,探求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趣味性;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提高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为目的,注重作业设计的难易度。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就初中英语作业如何达到有效性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提高思想认识
作业是检验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首先应重视作业的设计。而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更应该重视作业完成的质量。笔者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认识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不知道为什么要做作业,只是单纯地把作业当作一项任务去完成,而且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不能独立完成,而是借助网络、工具书等各种方式抄袭完成。还有部分学生在早读时间急急忙忙抄作业,目的只是应付教师的检查。这样既浪费了英语读和说的时间,也不能高质量地完成作业,更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巩固知识的目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帮助和引导学生端正作业态度,明确做作业的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以正确的方式高效地完成作业,提高学生对作业的思想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教学活动的任务,逐渐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逐步掌握独立完成任务的技巧,提高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绩。
二、剖析教材,抓教学重点,提高作业设计的针对性
要做到作业的有效设计,首先要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备课,剖析教材,抓教学重点,处理好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确定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突出重点,着力解决难点。根据重、难点提高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考虑学情。在布置作业时要精心挑选,适量适度。在内容上由易到难;形式上典型多变;量上少而精。突出重难点,以学情为基础,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性,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不同的作业,提高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和消化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探求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趣味性
传统的英语作业形式单一,内容局限,停留在抄单词、背课本、完成相应的作业上。这种单一的形式只是让学生机械地完成作业,束缚了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新课标下作业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注重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给学生创造一个快乐、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因此,我认为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形式应注重多样化、趣味性,可进行连词成句、句型、词汇、写作等练习。如,写英语小日记,制作英语贺卡、英语手抄报等,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既优化了作业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宗旨,也有效地巩固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把握作业设计的层次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仅要有针对性、形式多样化、趣味性强,还要把握作业的层次性。在调动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布置作业时数量要适当,难易适中,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从而有效促进每一位学生的素质发展。
总之,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备课时应精心“备作业”,以新课程理念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抓手,努力探求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教育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姚聚增.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原则[J].学周刊,2017(6).
[2]张静.回归真实高效的数学课堂[J].新课程,2011(9).
编辑 高 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