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语言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和实现途径
2018-01-04左亚琴
左亚琴
摘 要:语文课堂评价语言对于提升初中生的学习热情以及人文素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语文课堂中,恰当地运用评价语言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对语文课堂评价语言的内涵及作用进行了介绍,并进一步提出了有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性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评价语言;初中生
由于课堂评价语言对初中生语文学习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给出了使其能够有效实行的建议。
一、语文课堂评价语言的内涵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具就是语言,而课堂评价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这两者综合起来就是课堂评价语言,它主要指的是教师通过语言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所进行的评价,其中包含着教师使用语言的技巧及其专业素养。而语文课堂评价语言就是教师在语文课堂对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语言所进行的评价。在语文教学中,课堂评价语言的使用方式尤其重要,因为语文本身就与生活结合得十分紧密。生动、恰当的课堂评价语言对于学生的整体语言水平和人文素养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课堂教学任务高效完成。
二、运用课堂评价语言提高初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并通过一些语言进行正面的引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精彩回答进行鼓励,即使学生的回答比较平庸,也需要进行鼓励,使其心理感受良好。另外,要注意到学生与其他人的不同,对其与众不同的地方进行鼓励,例如,鼓励其“特立独行”等。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学生会更积极地进行自主思考,培养了学生的个性思维,有助于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提升其综合素养。
(二)进行评价预设
评价预设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或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的回答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设置一些评价性的语言,并预测评价语言会产生的效果,对其有效性进行预估。语文教材一般在课后都设置了一些问题,教师可预先进行必要的准备,反复阅读语文课文,将其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划出,因为这些地方学生往往会有更多的疑问。教师可设想引导学生思考直至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给予积极的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预设,能够使教师对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更好的把握,也能使课堂教学能够更加有序地进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另外,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要认真了解每个学生,观察他们的学习状况和个性特点,设想他们各自可能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评价预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进行评价预设,语文教学的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对教学工作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三)综合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效组织评价语言和非语言评价能够对整个评价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只有这两者有效结合才能使教学评价语言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评价语言的组织上,教师可通过一些亲和力和感染力强的、幽默生动的语言给予学生正确的、有针对性的评价。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这样的语言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应涵盖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第二个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在非语言评价上,教师可通过鼓励或赞许的眼神或肯定的手势以及微笑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会使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是关注的,这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学习的热情。
另外,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的名句经典,教师要合理运用这些名句,并通过幽默的方式表达。例如,某位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了跑题的现象,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此时,教师不可以进行批评,要合理运用评价语言,提升其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可以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这位同学的理解角度我没有考虑到,启发了我,接下来我说一下我的理解角度,希望也能启发到这位同学。”通过这种鼓励、综合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加强。
(四)积累评价经验,优化评价策略
教师在使用评价语言的过程中,也应当及时观察其对学生所起到的作用,如果没有发挥很好的效果,可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及时调整。也就是说,教师要不断对评价语言的使用方式进行思考、研究,使其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到更多的评价经验,更加符合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对初中生产生更多积极的影响。尤其要注意,部分评价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不利影响,今后要避免使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对初中语文运用课堂评价语言,提升课堂有效性的方式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合理地鼓励学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初中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周学明.课堂即时评价的作用[J].中学语文教学,2014.
[2]叶英松.论语文課堂评价语言[J].中国农村教育,2012.
编辑 高 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