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定教,合作互助,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2018-01-04张先德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学定学情探究

张先德

摘 要:“以学定教”,可以实现学生的差异化发展。如果学生之间再进行“合作互助”,则会更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的切入点,精心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巧妙使用教学手段,灵活调整教学流程。在探究初中地理教学中,潜心挖掘新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倡导合作互助学习,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期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改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初中地理教育观念革新,以进一步促进教育本身的发展。

关键词:地理教学;以学定教;合作互助

新课程改革主张师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要从学生的“学”出发,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基础水平,进行针对性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这就是教育领域所说的“以学定教”。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唱主角、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彰显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作互助”教学模式,是“新鲜”涌现并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以生为本”并非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是让学生自己选择获得知识的方式,自己去体验获得知识时的感受,促使学生主动发现新问题,尝试自己去探索缘由并解决问题。那么,究竟如何进行“以学定教”和“合作互助”课堂教学呢?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践呢?笔者通过探索与研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析:

一、注重学情分析,合理运用教学策略

地理课标中明确指出:地理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如果教学忽略学生的认知现状,则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降低。如果教学起点太低,学习的内容缺乏挑战性,学生在学习伊始就会感到平淡无味,造成时间浪费。反之,教学起点太高,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或者教学方法不当,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地理教学课堂上被动接受。若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做好学情的深入调查与准确分析,以期获得客观学情,这样教师才能把握“教的起点”。

二、统筹教学任务,巧妙调整流程,给学生探究、探索空间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往往包含着地图、地标、地物、地况、地貌等诸多地理要素,教学要素单元多且容量大。地理教师通过巧妙调整教学流程,采用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的教学方法,对如何导入新课、理解知识点、练习读图与地图册,甚至怎样过渡与总结反馈等都精心设计。

有些教师也会先预设教学任务,但担心学生不按自己的思路来,出现教学失误。殊不知,这种做法无异于“画地为牢”,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束缚,师生创造性都被极大地约束,总是跳不出教师预设的“圈子”。积极性与创造性基本上消磨殆尽,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更累。

三、科学引导,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内容,每节都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中遇到难点,一些教师急于赶进度,遇到问题绕道走,无视学生遇到的思维障碍;或者有意将学生可能遇到的困惑“消灭在萌芽之中”,让学生的思维服从于地理教师自身的思维定势。这样处理教学重点、难点的方式,事实上是把地理课上的学习活动仅仅局限在教师传授的范围,从而制约了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挥。教学难点,也是教学的契机,是学生思考并从事地理思维活动的“敲门砖”,教师是不该轻易丢弃的,反而应该帮助引导学生,助其去攻克难关,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

四、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师生、教学“共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基本理念,就是强调“重视地理问题的探究。反对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现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互助学习。倡导开展野外观测、考察旅游、实地调查、地理实验与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与生”“教与学”的双赢。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潜能,激活開启学生的心智。倡导互助合作学习,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以期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以学定教”,可以实现学生的差异化发展。通过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的切入点,精心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巧妙使用教学手段,灵活调整教学流程。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初中地理教育观念革新,教师必须重视新课程教学环境下合作互助学习的价值,积极创造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找准教师角色的最新定位和教学的最佳切入点。以学生为主体,时刻把握教育发展主体思路,我们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才能得到改进与发展,才能进一步巩固促进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艾义国,王海姣.地理合作学习教学主线的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5(9).

[2]孙德玉.试论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J].教育科学,1987(4).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定学情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以学定教,让练习课充满活力——以“分数乘除法练习”教学为例
“以学定教”模式下有效编制“导学案”初探
体育课也要“以学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