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8-01-04高笛
高笛
摘 要:现阶段,我国正在大力实行课程改革,在此过程中,如何能更高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成为重点探讨的问题。在整个教学进程当中,课堂教育是重点环节,但课前准备、课后练习及反思等仍是必不可少的提升路径。基于现阶段课堂发展形势,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提出了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预习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课堂教学越来越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初中语文作为一门传统的教学学科,其课堂教学效果是提高學生知识和能力的关键,要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进行提升。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目标设置要结合大纲要求并以学生状况为基础,充分掌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及社会能力,将教学目标设定在合理范围内,适宜于学生现有水平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
2.学生充分预习
预习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环节,但二者联系紧密,直接影响教学有效性。在课前充分做好预习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如,在学习《列夫·托尔斯泰》这篇课文之前,给学生设定预习内容:首先,通过资料查阅,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及年代背景,同时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代表作;其次,对于不认识的生字,查阅字典,了解其含义及应用,将课文中不理解之处标出,以便在课堂讲授时重点进行学习或提问;最后,通读全文,对文章整体进行感受,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3.通过预习目标的设定,使学生对于文章内容进行初步了解和梳理,拓展相关课外知识,提升学习兴趣
二、课堂教学
1.提问环节注意是否有效
教师充分利用好课堂提问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兴趣。教师要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后可以得出答案。避免提出“是不是”“对不对”等封闭性问题,要让学生进行思维整合后再进行作答。例如,在《五柳先生传》的课堂提问中,对于五柳先生的读书特点可以让学生思考后作答。提问:五柳先生的读书特点是什么?我们如何理解?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能够在课文中找到原文作为答案,并且通过内容的学习能够很好地进行解释。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这种方式在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不少教师为了省时省力,照搬照抄互联网内容,没有经过自身学习加工,也未考虑到是否符合学生特点,甚至用多媒体代替板书,这些方式都是不可取的。要对多媒体合理利用。例如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课的课堂教学上,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影视和图片资料,使场景得以还原,让学生从情绪情感上快速融入教学内容,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学生将产生更多共鸣。
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提升课堂效果,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意结合多媒体的合理使用,发挥其有利作用,提升课堂有效性。
三、课后管理
1.布置有效的课后练习
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与课后练习是密不可分的,基于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要给学生布置具有针对性的课后练习,以巩固课堂效果,使课堂内容得以升华。在习题设计上,可以设计一些“基础性”题目,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这些题目与课堂关联比较紧密。与此同时,再设计一些“拔高性”题目,以满足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的求知需求,例如,在《三峡》一课课堂讲授结束后布置的习题,“基础性”题目:作者描写三峡风光时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怎样的特点和氛围?“拔高性”题目:作者在描写三峡景色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按照常规的季节顺序来写,而是先描写了夏季,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通过不同层次的课后练习,让学生能够对课文内容加深理解和认识,并且分层设计习题,使学生增强学习积极性,非强制性的习题使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又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提高的机会。
2.教师要加强教学反思
对于课堂教学来讲,虽然未直接体现出教学反思,但对于教师提升自我能力及提升课堂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通过教学反思,教师才能认识到自身存在的有待改进之处,在日后的课堂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背影》一课的教学中,我过多地进行情感讲解,事后我认识到,这并不适宜于八年级学生的心智发展,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还不能充分理解悲欢离合,社会经历及人生阅历较少,不适宜过多的悲情教学。
教学反思对于整个教学环节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提升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经过反思才会有进步,让教师不断成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志军.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探索[J].现代农村科技,2016(10):67.
[2]秦云飞.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9):94.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