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临床对比研究

2018-01-04阮国竹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9期

阮国竹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对慢性尿毒症病人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已被确诊为慢性尿毒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则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试验组:对患者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治疗并在该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HFHD疗效高于对照组HD疗效,各项指标的下降率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治疗明显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尿毒症;HFHD;HD

尿毒症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的疾病。它是因为肾脏发生病变后,肾功能衰竭,导致肾脏的生成尿液功能、维持体内体液平衡及酸碱平衡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紊乱和消失,最终形成尿毒症。观测血肌酐水平是尿毒症的诊断标准之一。临床可以通过肾移植来治疗慢性尿毒症,但一般很难找到匹配的肾源,并且其治疗费用相当高,并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因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并且尽可能的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是一名医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临床上采用成本相对较低的血液透析的治疗方法,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在临床疗效方面依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则针对二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因被确诊为慢性尿毒症而住院的病人120例,确保这120例患者愿意配合治疗。其中男性患者数与女性患者数各占总数的50%。将其分成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各30例。患者年龄在40-70岁之间,平均年龄58.5±5.5岁,患者的病程在0.7-1.8年,平均病程1.1±0.4年。试验组中男性和女性各30例,患者年龄在44-75岁之间,平均年龄59±6.5岁,患者的病程在0.6-1.9年,平均病程1.3±0.08年。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HD治疗方法,3次/周,每次治疗时间为4h,透析表面积1.3m2,超滤系数5.5ml/hommHg,选择碳酸盐作为缓冲液,试验组采用HFHD,同样为3次/周,4h/次,透析表面积1.2m2,超滤系数40ml/h·mmHg,选择碳酸氢盐作为缓冲液,血流量为250-300ml/min,透析流量为500ml/min。期间选择肝素作为抗凝剂。注意:嘱咐患者调整饮食,进行低盐和高Pr饮食,并记录各项指标,若发现患者有任何不适则立即停止操作,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3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肾功能有所恢复。有效:病情有所好转,肾功能恢复效果低于前者,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病情无变化,甚至出现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汇总数据,通过卡方检验和t检验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表示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对比

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2.2各项指标对比

治疗结束后,试验组BUN、血肌酐和B2微球蛋白的降幅都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见表2。

3讨论

目前,我国慢性尿毒症的发病率在稳步上升,越来越多的人们深受其害。而HD和HFHD都是较肾移植来讲最实用的针对慢性尿毒症的治疗手段。血液透析对体内毒素的清理具有积极作用,它还有利于清除体内过剩的电解质,从而达到恢复体内物质平衡的目的,包括水、电解质及酸和碱。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超濾系数的不同。HD较HFHD来讲更容易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如肾性贫血。因为它不能有效地清除人体内残留的大分子物质,使其在体内堆积,从而给人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而HFHD有能力清除体内残留大分子物质,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HFHD治疗并不能做到零危害,临床应用时还需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根据表1、表2的内容显示,试验组的治疗方案所产生的总有效率为96.66%,而对照组为81.67%,显而易见,试验组数据较高,并且试验组的治疗后BUN、血肌酐、B2微球蛋白下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明显,显然试验组的临床疗效好。因此,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我们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对慢性尿毒症患者采用HFHD治疗方法更加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