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道教与医学养生观
2018-01-04邵文涛杨立志
邵文涛 杨立志
[摘要]武当道教与中华传统医学同根、同祖、同目的,蕴含着深厚的生理、医学内涵。从特质上分析,武当道教医学具有地域独特性、宗教文化性和人文关怀性。武当道教医学不断向外来文化学习,历代道义不断完善提高,积极吸收传统文化中有益的养生思想,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养生文化体系。归纳起来看,武当道教医学养生观涵盖了顺乎自然、清净虚无、养神修德、四季养生、未病先防五个方面。
[关键词]武当山;道教;医学;养生观
道教与中医学的关系密切,葛洪曾明确指出:“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在民间也流传有“医道同源”、“十道九医”等说法。武当道教医药与中华传统医药有密切关系。武当道教各类修身方法中蕴含着深厚的生理、医学内涵,既以医道作利生的方便,又深研医道,丰富医学的内容,为医学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1武当道教与医学
武当山南倚苍茫万里的原始森林神农架,历史上,炎帝神农氏曾在这里尝百草、辨药性,为后人留下《神农本草经》这一著作。相传远古时代,中华始祖之一的炎帝神农氏,就在武当山地区开展过治病疗伤,怡情养生之事,因此,武当山地区自古医药、养生风盛行。
《水经注》描述武当山,说“武当山山川秀丽,不同于其它名山大川,生活在这里的人很多长寿的。”《南壅州记》说:“武当山面积很大,绵延三、四百里,这里有很多学道的人。”有史可考,春秋战国一直到秦汉年间,这里的宗教活动很兴盛,直到明朝,明王室大兴武当,这时候,武当道教达到鼎盛,最终成为全国道教活动是中心。为追求长生不老、修炼成仙,道教徒们精究医术,穷习药性,静修丹功,动学武术,探索防治疾病、丹医丹术,对古代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历史上戴孟、张仲景、葛洪、陶弘景、孙思邈、陈抟、张守清、李时珍、张三丰等均到此,或修真炼丹、或问医采药。武当道教医药继承了炎帝神农氏的衣钵,利用了太古及上古时代先民们在医药及养生的科研成果,涉及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中记载武当山有药用植物400余种,有些甚至属武当山独有,因此武当山有“天然药库”之誉。《武当福地总真集》卷中就收载“奇章灵木”、“千年艾”、“榔梅”、“惠兰”、“葛乳”、“松萝”、“天花”、“云竹”、“金精石”、“银精石”等武当山所出与玄天上帝有关的神奇药物。武当道医研制出的“八宝紫金锭”、“万银锭”、“黄龙洞眼药”被奉为武当仙药,享有盛誉。绵延八百里的武当山不仅中医药资源很丰富,这里的道教医药文化也博大精深,不仅在祖国传统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武当道教医学的特质
2.1武当道教医学的地域独特性
“武当”,源于“非真武不足以当之”之说。武当山及神农架既是玄天真武大帝的祖庭,也是中华医药的重要发源地。道家择名山大川修行,而名山大川总有其独特的中草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气候条件为武当山中草药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全国中药区划图”中,武当山与野生中药区、华东家生中药区、华北中药区毗邻,这里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地理位置为特色品种的中草药生长创造了条件。历史上,李时珍曾在这里采集、鉴定中草药。编写的《本草纲目》
记载的1800多种中草药中有417种出自武当山,湖北医药学院陈吉炎教授出版的《中国武当中草药志》一书中记载八百里武当山蕴藏的中草药品种多达2518种。
2.2武当道教医学的宗教文化性
在中国传统的医学哲学思想中,有着“医乃道之绪余”的说法,这足以说明“医道相通”的哲学思想。历代都有很多高道在武当山修行,留下十分珍贵的医药秘方和医术。孙思邈(581-682)是唐代著名的道教医药学家,是武当道教医药人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医药学家,又称为药王。据载“遍游名山,历武当。隐于太和山学道,求度世之术,洞晓天文,精究医药,务行阴德。”为后世留下了《太清丹经要决》、《摄养论》等道书和《大医精诚》、《千金药方》等医书,堪称“医”“道”之经典,成为医道相源的又一佐证。在武当山的紫霄宫,至今仍供奉着药王孙思邀的神像。宗教戒律不仅是道德规范,亦是身心健康的前提。武当道教一系列教规、戒律强调道众应以德为重,节制危害身体健康的不良饮食,这些教规、戒律虽为宗教法规,但从医学的观点来看,对道众的养生健身又有很大裨益。在武当道教中,有玄武棍、玄武拳、龟息蛇咽功、龟蛇功、龟寿功等養生健身术。
2.3武当道教医学的人文关怀性
武当道教追求“长生贵生”、“成仙得道”,从价值观上分析,这体现了对人性的内涵、自身的价值、以及个性自由等方面的价值取向。武当道教济世利人、习医自救,重视医药方剂研究,自创立之日起就,就有着崇尚医德医术的传统。海内外的信众和无数香客来武当山朝香祈福,促进了“重人贵生”、“天人合一”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扩大影响。武当道教认为修炼成仙必须做到功行双全,道士们将各种修炼养生的法门统称为“功”,并认为在练功的同时还必须行善积德,济世度人,即所谓“行”,只有做到“功行圆满”,才能得道成仙。武当道教继承和弘扬了《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对生命寄予无限的关怀,尊重生命,以生身为道场,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总结创立了各式各样的养生方法,兼怀着慈悲济苦治病救人的思想,很多道士都是当代的名医。注重“以医弘道”,以道功医术拯救苍生,顺应了人们对生存的追求和战胜死亡的渴望,而武当道教医学,与人们求生本能、祛病消灾、祈求平安的心愿相吻合,赢得了民众的崇拜和信仰。
3武当道教医学养生观
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是武当道人的永恒追求。武当道教医学养生观提倡“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系统论和养生以延年益寿的积极人生观,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诸如医、释、儒、武等有益的养生思想,博采众长,最终形成了内涵博大精深、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养生文化体系。
3.1顺乎自然
老子提倡“道法自然”。人类最初是最接近原始的“自然状态”,顺应自然、天人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人生要与世推移、与道合一,顺乎自然,其修炼就应“趋阳避阴”。欲明养生之道,实需懂治身之道。只有违背自然界的法则,顺天应时,天人合一,才能实现养生长寿以至延年。武当道家养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摒绝一切外来因素对生命活动的干扰,求得身心的解脱。当人的心神(精神)处于清醒而无欲念产生的安定宁静状态的时候,身体内真气自然出现,并循经络运行,把体内的“炁道”修通。因此,崇尚自然成了武当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
3.2清静虚无
古丹诀云:“人心常清净,天地悉皆归”。故归根曰静,静则复归于无物,而有以还造化矣。故静曰复命,复命则真常之道也。《常清净经》亦说:“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清净是摄生修养,调适精、气、神的有效途径。心静似愚,即道也。静之极,欲不能生。心清则无灾,此乃人生大福也。大道至虚至静,因此人心应当清虚宁静,以合大道。武当山历代道医们根据《内经》中:“清净则肉腠拒闭,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及“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要求道医们“清心寡欲”以充实体内正气。武当道教医术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比较注意对人的心理调节。武当道医在问诊病人情况的时候,注重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以及精神状况,根据病人的生活习惯以及心理状况对症下药。
3.3养神修德
何谓“养神”,可以解释为“思道”或“守一”,本质上都是扫除杂念妄想、返朴归真之意。守虚无,乃长久。武当道教认为“修心”是体道明道的枢纽,静心以归道。采天地之灵气,纳日月之精华,武当道教内丹修炼中就有嗽正阳、含朝露的“餐霞饮露”、“鼻吸日精”等内丹修炼法。人的精神和脏腑是统一的,情志舒畅,则气机畅通,气血调合,脏腑功能协调,正气旺盛。若情志不畅,则气机逆乱,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正气减弱。天地之道,以德为主。长生之本,唯善为基。武当道教认为要想长生成仙,除了修炼内丹之外,还要多做好事、善事,积功累德。如果德行不备,纵然服食玉液金丹,也不能达到延年益寿。武当道教许多清规戒律强调正己化人,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武当道教经书无不宣扬凡奉神行善、待人仁义者登入仙籍,长享福寿。
3.4四季养生
天地阴阳之气在一年中有规律地升降浮沉运动,便形成春夏秋冬的“四时有序”。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淮南子·天文训》称“天有四时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节,天有十二月以制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十二肢以使三百六十节。故举事而不顺天者,逆其生者也”武当道教医药承中医之说,注重生活起居、饮食、药物等方面与四季十二月之时序变化相应,采取对应的方法锻炼补益。养生的要求和目的,就是要把人的精神与四时的性质相符合而随时应变。武当道教追求天人相应的养生思想,将人看成是宇宙的产物,人是在宇宙之中的一个独立个体,小宇宙与大宇宙协调一致达到“返归自然”的目标,讲究“因时制宜”地进行养生保健。主张顺四时而适寒暑,根据四时的变化,来选择相匹配的食物或保健药物以帮助身体顺应自然。
3.5未病先防
《黄帝内经》说:“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汉代张仲景著作《金匮要略》主张“上工治未病”,其意思就是注重預防,懂摄养,强调未病早防,奉劝炼身祛病者,常当无时思有时,坚持炼身,持之以恒。
人就如同一架复杂的机器,要使气血运行通道运行自如,不仅要熟悉生理结构,清楚引起疾病的原因,还要经常性地养护和调节。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健康达到长寿。武当道教继承和弘扬了“治未病”思想,对生命寄予无限的关怀,认为“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主张尊重生命,以生身为道场,寻求健身长生的途径,使自身的小宇宙积极地配合天地大宇宙。武当道教倡导“不治己病治未病”,注重养生之道。
《西升经》有云:“道非远于人,人心远于道。惟圣人心合于道,故寿命无穷”。医道两家在互融互摄、互相促进中得以共同发展。武当道教养生文化中的顺乎自然、清净虚无、养神修德、四季养生、未病先防等养生理念及其丰富多彩的养生方法,对于现代养生具有最为切实的指导意义。武当道教存有很多宝贵的资料有待我们整理,许多好的临床方技有待我们来验证。医学养生正日益受到世人的重视,伴随着武当文化的挖掘整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武当道教养生会更好地造福人类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