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2018-01-04李晋红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学案学困生交流

李晋红

一、为什么要翻转

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起源于16世纪的欧洲,它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它可以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在大工业革命时代,班级授课制无疑是最高效的教学方式。

但是班级授课制也存在着弊端:同一个教室里,坐着的是学习基础不同、认知能力不同的几十个学生。我们往往根据中等生的认知起点去讲课,这样的结果是中等生听懂了,学困生还没听懂,而尖子生听得索然无味。甚至有一些内容即使我们认真讲了,学生认真听了,依然在课上没搞懂。

例如,杨振宁教授在回忆大学生活时曾说过,他在课堂上只能听懂一半,还有一半是在晚上没有电灯与同学闲聊时弄懂的。众所周知,西南联大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由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及私立南开大学共同组成,聚集了清华、北大、南开的优质教师资源。优秀的学生,优质的教育资源,尚有听不懂的情况,何况其他学生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呼之欲出——翻转式课堂教学。

二、什么是翻转课堂

1.翻转课堂的起源

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2007年春天,学校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

具有开创性的是,两位教师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节省出课堂时间来为在完成作业或做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不久,这些在线教学视频被更多的学生接受并广泛传播开来。

2.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课堂教学讲授的微视频,让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

3.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

传统课堂是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回家做作业,也就是白天课上完成知识的吸收,晚上回家完成知识的内化。翻转模式正好相反,晚上看视频上新课,白天在学校作业参加研讨,也就是晚上在家完成知识的吸收,白天在学校完成知识的内化。

4.翻转课堂的核心本质是什么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三、翻转课堂的优势

1.课前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在传统课堂上,学生白天在学校“齐步走”,教师只能照顾三分之一的学生,想因材施教谈何容易。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遇到困难也难以及时解决。

在翻转课堂上,课前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步调学习,有导学案的引导,微视频的帮助,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微视频短小精悍,针对重难点,可暂停,可回放,一次看不懂两次,甚至三次,直到看懂为止;随时在线与同学互动,解决了自己存在的困惑。

2.课堂实现了学生的深度学习

课堂上学生带着课前吸收的知识,带着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展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答疑解惑,精彩纷呈的课堂实现了学生的深度学习,使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得到升华,知识体系重新得到构建,探究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翻转课堂的支点,是课外、课内两个教学和学习时空的差异。前者是个性学习空间,适合完成接受知识的过程;后者是集体学习空间,适合探究学习,它将接受式学习和建构式学习的优点有机整合在一起,完成了学生自主、深度的学习,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

1.课前预习效果参差不齐

由于课堂学习的前提是学生课前的深度预习,这对学习习惯好的一些学生也许能做到,但是对于学困生,有视频不想看,有学案不想做,第二天来了抄作业应付检查,所以有一些老师甚至不敢将预习学案下发给学生,有一些老师虽然将预习学案下发给学生,但是由于学生完成的情况参差不齐,课堂上又把预习过的知识讲了一次,使得课前学习形同虚设,课上的深度交流更无从谈起了。

2.课上教师组织引导不当

有些老师误以为,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被淡化了,实际上并非如此,它要求老师能够通过设问、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完成作业、项目的情况来分析和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从主动变为被动,从主导变为引导,这对其职业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作为老师,必须能够准确提炼哪些知识学生课前会了,哪些不会,会的不讲,把时间放在有效组织学生解决重难点知识上,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五、解决策略

1.建立激励评价制度

以展示预习成果或进行预习检测的形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成果,并对每个学生的展示结果和检测成绩进行评分量化,以此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一种抢前争先的氛围,调动学生课前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2.充分利用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学生建立了小组合作学习制度,按学习水平和能力划分4人或6人合作小组,并安排座位。组内成员明确分工,建立結对帮教制度和组内讨论交流制度,确保中等生和学困生都有参与合作学习和交流展示的机会;班内交流展示时,按问题难易程度,安排中等生和学困生进行汇报,优等生进行点评总结。建立小组竞争机制,从小组交流、回答问题、作业完成、改错等诸方面对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分量化,开展合作小组星级评价,以小组间的竞争促进小组内的合作,达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人人主动学习有发展的目标。

当然,虽然翻转课堂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可能短时间内看不到翻转课堂对教学成绩提升的效果,甚至可能出现暂时的下降,但是我们相信,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的提升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只要一步一步坚实地走过,学生将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追求学会转向会学、乐学。“教是为了不教”,这不正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吗?教学研究的过程就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面对翻转课堂实施中的问题与困惑,需要我们的坚持,需要我们的智慧,需要我们的努力,更需要团队的合作。“翻转”我们的理念,“翻转”我们的课堂,让我们在探索中不断发现、成长、成功。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学案学困生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乡愁导学案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