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道、芷江侗族自治县看湘西侗族建筑的特色
2018-01-04谢莹
谢莹
【摘要】:坐落在湘西边陲的通道、芷江历来为侗民族聚居地,两地的建筑也颇具侗民族文化特色,特别以风雨桥、鼓楼、吊脚楼为最,本文以通道、芷江为切入点,分析与总结湘西侗族建筑的特色。
【关键词】:通道; 芷江 ; 湘西侗族建筑 ;特色
【引言】:走进通道、芷江县,高耸的鼓楼、横跨河流的风雨桥、两岸的吊脚楼,成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独特侗族建筑风景。通道、芷江侗族自治县历史悠久,自古以来都隶属于湘西这片土壤,地处偏僻的边陲小城,在地缘上没有太大变化,民风淳朴,民俗保留较为完整。
1、侗族人文环境
侗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孕育了侗族的文化形态和艺术风貌,是融山林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为一体的多元复合文化类型。侗族建筑经过世世代代的演变,不但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而且还反映出了侗族这种特有的地域文化风采和侗家人生活的本质、观念、自然科学等多种社会意识。正如外国人常说的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它展现了侗族的文化体系,给人平和朴实、天然纯净的艺术享受。
2、侗族建筑的样式及特色
侗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建筑样式有三:风雨桥、鼓楼、吊脚楼,它们是侗族文化的象征之一。
2.1 风雨桥
风雨桥亦称花桥,为侗族建筑“三宝”之一,是侗族人民引以自豪的民族建筑物。风雨桥通常由桥、塔、亭组成。用木料筑成,靠凿榫衔接。桥面铺板,两旁设置栏、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石桥墩上建塔、亭,有多层,每层檐角翘起,绘凤雕龙。从石墩起,用巨木结构倒梯形的桥梁,抬拱桥身,使受力点均衡,桥面游廊宛如长龙。桥的长廓避间为过道,两旁铺设长凳,供来往行人休息。桥身凡外露的木质表面都涂有防腐桐油,所以风雨桥能横跨溪河,傲立苍穹,久经风雨,坚不可摧。
以通道皇都侗族文化村普修桥为例,它是一种集桥、亭、廊三位一体的桥梁建筑,全长57.7米,宽4,有21个廊间,桥头和中央设桥亭,两端有桥门、屋脊,檐角有泥塑龙、凤、鸡等,亭内设有神龛、桥墩用石头砌成,四墩三孔,桥体庞大,桥廊两侧设置通长直棂窗,四柱 三间排架。桥身为重檐长廊,分设三座桥亭,桥两端各设一座桥门。桥门为重檐歇山顶,屋脊和檐角泥塑龙、凤、鸡等动物。两边桥亭为三重檐,方形平面歇山顶式。中间桥亭有七重密檐,下三层为方形平面,上四层为八角攒尖葫芦顶,顶尖泥塑青鸟一只,能转动,迎风鸣响。桥亭檐角饰狮、凤、卷草等,起翘高挑,雕塑精致,曲线优美。
而芷江龙津风雨桥,桥全长246.7米,其长度为世界之最,宽12.2米,中间过道宽5.8米,高15米(最高处17.99米),有石砌桥墩16座。此桥始建于明万历19年(公元1591年),历经四百多年历史。人行道两侧长廊共设厢房式店面94间,长长的桥廊上相隔不远就建有一座桥亭,一共是7座桥亭,中间最高的一座桥亭高17.99米。整座廊桥,没有使用过一钉一铆,全以木榫衔接,“主堂墨师”是两位侗家老木匠,整个工程完成后,上百工人在施工中,未伤一人,未损一物,如此精湛而高超的技艺,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2.2 鼓楼
鼓楼一词含义,是侗寨古时放鼓之楼。在侗族历史上,凡有重大事宜商议,起款定约,抵御外来官兵骚扰,均击鼓以号召群众。鼓楼下端呈方形,四周置有长凳,中间有一大火塘;楼门前为全寨逢年过节的娱乐场地。
通道侗族自治县马田鼓楼始建于清顺治年间,为侗族独特建筑。鼓楼占地面积240平方米,平面构成为长方形。通高18.72米;一至八層檐为四角,九层为八角。方形二层楼阁,九层八柱,木结构。封檐板与楼内大梁彩绘民间图画,各檐翘角饰禽兽浮雕。鼓楼整体为干栏式抬梁纯木构架,南北对称的偏楼为歇山顶式,其顶部檐口与主楼的第二层平行,内挑枋、柱、瓜,形式各异,分布参差,错落有致,外部每层封檐板上都装绘有各种花卉、鸟虫,线条明快,色彩绚丽。一至八层翼角上,分别塑有虎、龙、蛇、凤等象征吉祥和幸福的飞龙、麒麟、凤凰、孔雀、鳌鱼、雄狮、奔鹿等图形。泥塑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整个楼身结构精巧,造型美观,典雅端庄,是侗族建筑艺术的杰作。
芷江万和鼓楼历史不长,建于2005年,由中心芦笙楼、琵琶楼、地筒楼与两个对歌楼五个鼓楼组成,为全木质结构,也是没用一钉一铆,全部凿榫衔接。中心芦笙鼓楼高24米,共15层;另外四座小鼓楼围在芦笙鼓楼四角,皆为7层,并由檐廊相连,围成一圈。大小鼓楼每层都呈八面,伸出弯弯翘角。其内部结构,梁柱交错复杂,顶层阁楼悬挂一面大鼓。整体气势雄浑,独具特色,是全国最大的侗族鼓楼群。
从基本的轮廓和整体的形式上来说,鼓楼的形态的最显著的特点是,大体上在不脱离杉树原型的基础上揉合汉族密檐多层佛塔的造型,形成下大上小的楼塔形;鼓楼形态的第二个特征是它的高密度重檐叠加的楼体塔身,这是侗族鼓楼同汉族的重檐楼塔明显不同的地方;鼓楼形态的第三个特征是侗族的鼓楼在重檐数上皆为单数。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达21层。这是由于侗族把奇数视之为吉祥之数。
2.3 吊脚楼
吊脚楼是一种极富侗族特色的住宅建筑。 山居侗族的住宅多为外廊式二三层小楼房,楼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牲畜。楼上住人。楼上前半部光线充足,是一家休息或手工劳动之所;后半部为室,其中设有 “火塘”,这是“祖宗”之位,也是取暖、炊饭的。第三层楼上设卧房。
通道侗族的吊脚楼,仍保留了百越民族“干阑”式建筑的特色,多为三屋以上的干阑式木楼,底层为猪牛等养牲杂屋,楼上住人,木楼都有走廊伸出,并装饰有栏杆,栏杆边备有固定式长凳供人休息,这种木楼,有高达五六层的,结构谨严,全系卯榫嵌合,显示了侗族建筑工艺的高超。
芷江的吊脚楼一般邻河而建,多以两层木楼居多,房屋近一半悬于河道旁,楼柱一般悬挂渔具、杂物,一层堂屋,二层卧房,结构紧凑,造型朴拙,历经几十年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傲然挺立,只可惜为配合县整体发展规划而将沿河所有老旧吊脚楼全部拆除,图10的吊脚楼摄于上世纪90年代,现在已无法看到了。
3、结语
侗族建筑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侗族建筑进行分析与研究,其目的是为了能更好的让我国传统民间工艺与技巧得到保护与传承,我们应继续挖掘和吸收我国各族人民创造的传统建筑精髓,在分析、选择、消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既有民族形式、地方特色,又有世界先进水平、时代特征的新建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