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探析
2018-01-04郝巡
郝巡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作为一种新型的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本文从相关概念的界定入手,阐述了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目的及意义,进而分析了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信息资源整合过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关键词]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4.114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4-0-02
0 引 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及人们对信息需求的增长,数字图书馆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并使用。在高校中,数字图书馆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其为高校师生科研、教学和查找文献资料带来了极大便利。但由于信息爆炸,海量数据将人类淹没在了信息的海洋中,庞大的数据规模、低效的管理水平导致许多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杂乱无章、信息资源质量良莠不齐。为此,高校有必要高效、合理地整合高校数字资源,以便为用户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便利服务,从而提升高校的综合竞争力。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理论上,数字图书馆是一个虚拟图书馆,是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经一定处理技术将各种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源录入数据库并供人们查阅的平台。其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存储空间小,能最大程度地节省空间、财力、人力。众所周知,传统纸质资料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与传统纸质资料相比,由于数字图书馆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将信息资源存储在电脑的硬件中,其突出优点是占地小。
(2)可减少信息资源损耗。过去,资料经多次查阅后会出现磨损,读者通常很难看到一些珍贵的原始资料,这是过去图书馆管理中的一大难题,而数字图书馆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3)提高资源利用率。在过去,一本纸质书每次只能借给一个人用,而数字图书馆却不受限制,服务器能够将一个文献书籍同时借阅给多人。跨地域、跨学校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不再遥不可及,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
1.2 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可理解为:按照一定標准,采用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管理技术等先进技术,筛选和重组各种来源、性质、格式不同的数字信息资源,使资源间优化组合,从而使数字信息资源体系的效率更高、结构更合理,保证用户可以在检索界面上对不同载体、格式、分散异构的信息资源轻松完成检索和利用。整合过程需遵守对应标准和规范。面对信息泛滥现象,图书馆员应对海量的信息资源进行筛选和整合,存储有效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
2 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意义
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意义是消除异构的信息资源,可将知识体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最大程度上加以保留,使读者和用户高效而便捷地获得优质、可靠的信息资源。
2.1 能够提升信息资源的使用率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数字图书馆,但因体制不够完善、使用率不高等,导致信息资源出现浪费,数字图书馆的优势及价值并未发挥出来。高校通过将大量分散的信息进行整序、集成与整合后,能把不同的文献资源按照不同方法进行归类、排列,为在校师生在文献的检索和查找方面提供更多便利,提升了用户使用及检索的效率,优化了已有的信息资源体系,进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与服务水平。
2.2 能够保持信息资源的完整性
互联网信息资源大多无序且杂乱,信息内在联系无法展现。整合以后,知识体系被重塑,能够把各种信息资源链接在一起,进而增强某学科及其相关领域知识的内在联系。经过系统化分类后,知识的缺失和空白情况一目了然,可视实际情况及时扩充,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为高校教师及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检索环境。
2.3 能够实现信息资源之间的跨越式链接
高校通过整合可以实现信息资源之间的跨越式链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高校图书馆通过信息资源整合,可使不同形式的、零散分布的资源集结在一块,且遵循规则进行重组,使数据库中相同类型的资源一起呈现给用户。第二,跨高校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即建立起一个信息网络,覆盖一定地域范围,使信息资源在同一网络域内实现共享,从而最大程度保证了信息资源完整性。
2.4 能够提升高校师生的检索满意度
整合后的数字信息资源知识关联度会更高,能检索到所需文献的内容或其他相关课题的知识,大大提高了检索速度,有效满足了各种用户的个性化知识需要,进而能够提升高校师生的检索满意度。若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杂乱无章或残缺不全,则不利于高校师生的学习和科学研究,也会降低高校师生的检索满意度。
3 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信息资源动态性整合
时下知识更迭迅速,信息资源日新月异,高校图书馆作为海量知识的聚集地,信息资源整合过程应具有动态性。但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却缺乏信息资源动态性整合,不够关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最新动态与成果,导致无法保证知识的先进性。同时,一些高校图书馆持有一劳永逸的态度,缺乏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动态性的观念,导致师生往往无法获取最新的数字资源。
3.2 缺乏信息资源精简性整合
目前,很多资料库已经接近饱和状态,有必要删除以往陈旧、重复的信息,使资料库中的资源得到精简、优化。某些高校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工作缺乏严谨的态度,只是随便地将各类庞杂的信息资源堆砌到一起,造成信息泛滥、信息冗余,不但没能营造良好的检索环境,反而会对检索结果带来负面影响,导致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本来所固有的优点和价值渐渐消失,这些都是由于信息资源缺乏精简性整合造成的。
3.3 缺少信息资源整合规范性原则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整合工作的整体性、综合性較强,包含一系列技术,但目前没有完善的信息资源整合的规范性原则。一些高校图书馆只是从宏观层面上制定一些标准和规范,并未具体细化到数据格式、数据处理工具等方面。
4 完善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建议
4.1 促进跨地域、跨库检索的整合
在当下的信息时代,信息资源共享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而对于高校而言,亦需重点关注信息资源的跨地域、跨库检索方面。因此,高校内部应运用跨库技术促进不同数据库自动衔接,当检索某一内容时,系统可自动显示出不同数据库中的相关内容,用最短时间检索到所需要的内容。
4.2 建设个性化服务系统
广大师生的服务需求始终是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导向,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建设个性化服务系统。首先,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建设水平,尽可能避免或者降低用户信息泄露的情况;其次,不间断地丰富数字信息资源的形式及内容,争取最大限度让使用者获取自身所需要的信息;最后,要让数据库与外网兼容,使用户在校外其他地点同样能够共享数字信息资源。
4.3 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
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实际上是将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网络化了,因而有必要将各种现代化技术融入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中,信息化技术及管理技术等都应囊括在内。首先,高校可以使用开放公共查询目录技术,即OPAC,这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能为用户检索提供便利,提升文献检索的效率。其次,管理学技术的应用也必不可少,高校应做到与时俱进地掌握最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对发达国家先进的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全方位分析比对、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资源整合的能力。
5 结 语
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应做到始终把方便用户检索作为整合目的,对信息资源进行跨库、分类处理等建设。同时,高校数字图书馆要增强特色建设,不断完善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并提供个性化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检索条件,整体上提高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林容.社交网络的特性及其发展趋势[J].新闻界,2010(5).
[2]刘甲.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研究[J].图书与档案,2011(17).
[3]朱金英.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问题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3(3).
[4]王显燕.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信息,2014(5).
[5]高宇伟.关于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5).
[6]潘辉.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管理研究[J].晋图学刊,2011(3).
[7]高云.浅议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J].科技风,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