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班班通校本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
2018-01-04文艳
文艳
摘 要:班班通教学研究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的客观要求。为提高我校利用班班通教学的教师比例,应充分利用平台里的教学资源,使信息资源与各学科紧密结合。班班通成为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平台,在学校开展研究是必要的,对于提高学校教学的效率和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班班通;优化;课堂教学;课题研究
一、開展实践探究的理论依据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我国基础教育网络建设历程中诞生了两项意义深远的工程,即“校校通”工程、“农远工程”。“校校通”工程和“农远工程”两大工程的实施,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为班班通的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班班通的推进,改变着课堂教学的模式及方法,也推动着教育的变革。谁切实掌握了班班通的恰当运用,谁就掌握了教育的先进航向,吸收了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精髓,获得了持续发展的能力!但是,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对班班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对班班通背景下教育教学的实验与研究尚处在起始阶段,还没有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指导等相关资料。
广西班班通于去年开始在区内推广应用,桂林于去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安装和推广使用班班通。我校各个教室都已经安装上了班班通,开始使用班班通的教学资源,但平时课堂上应用班班通的教师不是很多,班班通的使用频率不高。为了提高我校利用班班通教学的教师比例,使教师们充分利用平台里的教学资源,使信息资源与各学科紧密结合,使班班通成为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平台,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我校开展“利用班班通教学资源提升教师教学效率的课例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提高我校教学效率和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我校师生的共同发展,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提高。
二、开展课题研究的意义
1.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让教师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业务能力,主动积极地研究、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教育教学模式,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充分利用班班通优秀教育平台,把教学活动与班班通紧密结合
利用班班通的教学资源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教学活动反过来也促进班班通的发展,教学成果丰富班班通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研究,达到教学实践与班班通教学资源互相结合、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的作用。
3.班班通在我市各学校的使用才刚刚起步,存在许多探索空间
本课题的提出是利用班班通教学资源提升教师教学效率,利用班班通的优势改变当前低效的教学现状。这一研究颇具实用性、改革性。班班通与教学实践相互促进,达到共同发展的作用。
三、实践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1.研究思路
以课题组为单位,由各负责人具体实施,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加强理论学习,充分利用班班通教学资源,在平时教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进行“班班通有效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开展课题组内研究,组织小组听课、评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操作思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利用了班班通的课堂更具有效性。争取形成研究成果,形成利用班班通教学资源的教学课例,同时完善班班通的教学资源。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书店和计算机网络搜集、学习阅读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班班通相关资料。
(2)行动研究法:将班班通教学资源与教学实践结合使用进行研究,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师生共同参与,全面发展。
(3)个案研究法:对个别学生、实验班级、某一次课堂教学等典型个案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剖析,以丰富和改进本课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4)经验总结法:对教学中的情况定期进行归纳与分析,得出经验,使经验应用到后期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把总结出的教学经验和资料应用于班班通中,促进班班通的发展。
3.技术路线
(1)课堂教学与班班通应用结合,教学体现“有效性”。
(2)学生要肯学、想学、会学,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学会利用班班通资源,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3)教师掌握利用班班通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班班通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形成更好的教学方式,促进班班通与教学的相互提高。
在学校开展班班通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对于学生和老师的进步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研究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它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莉.中小学“班班通”应用现状调查[J].教学与管理,2015(15).
[2]余胜.“班班通”与高效课堂[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C],2013.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