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湖南省卓越高职院校建设思考

2018-01-04罗源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18期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

罗源

[摘要]卓越高职院校项目建设是湖南省高职教育贯彻落实“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形式,其建设质量与“双一流”建设紧密相关。项目建设必须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聚焦特色专业群、教师队伍和治理能力3项重点建设内容,理顺项目建设思路,系统推进。

[关键词]“双一流”;卓越校;建设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8.156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8-0248-02

1“双一流”和卓越校的内涵联系

国务院2015年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意在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2017年伊始,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要求省级政府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基础条件,统筹推动区域内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积极探索不同类型高校的一流建设之路。

根据《湖南省全面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湖南“双一流”建设6大计划中,除贯彻国家有关本科院校“双一流”任务指标外,还将一流高职院校和一流高职院校专业群纳入在内,提出到2020年,争取6所高职学院进入国内一流高职学院行列,50个高职特色专业群进入全国高职学院同类专业群的前列,并配套省级卓越高职院校、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等重点项目进行建设。笔者通过对《湖南省卓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基本要求(试行)》相关指标分析发现,其重点建设内容充分吸收和内化了《湖南省全面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建设任务。由此可以看出,卓越高职院校项目建设是湖南省高职教育贯彻落实“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形式,其建设质量与“双一流”建设紧密相关。

2湖南省卓越校建设目标

湖南省目前共有高职高专院校73所,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五年的建设期,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示范、骨干院校为第一方阵、省级示范、骨干院校为第二方阵、其他高职院校为第三方阵的湖南省职业教育初步格局。卓越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是湖南省教育厅继示范校、骨干校建设项目后示范时期进行的一次遴选。该项目于2015年正式启动,分3年进行立项,项目建设期为3m5年,2017年完成立项,至2020年基本建设完成,项目计划数量为20所。本轮省级卓越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以打造湖南职教品牌为目标,通过建设一批起示范引领作用的职业院校,带动湖南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整体提升,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能力,是激发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新活力与展示高等职业院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机遇。

3卓越校项目重点关注领域

卓越校项目在申报条件上要求项目承担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必须达到《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基本要求》,省级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项目作为湖南省“十二五”时期综合性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不论在办学基本条件还是院校内涵发展上均产生了巨大效益,使项目单位得到了较快发展和提升,卓越校项目以此作为基点,为实现更高的建设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建设基础。

通过对比《湖南省卓越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基本要求》和《湖南省卓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基本要求(试行)》可以发现,就项目建设目标而言,卓越校项目要求更高,如教师队伍建设由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到强调以领军人物带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就建设内容来看,由于项目承担院校经过示范性(骨干)院校项目建设,具备了较强的综合实力和优良的办学基本条件,卓越校项目一方面从办学定位、基本办学条件、特色专业群建设、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治理能力和办学效益等7个方面提出建设要求,进一步提升了院校综合水平。但更为重要的是,卓越校项目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主动回应“双一流”目标任务,从特色专业群、教师队伍和治理能力3个方面进行重点提升。

4卓越校建设思路

4.1理顺项目建设思路

作为项目建设的总体框架,高职院校必须深刻领会项目建设基本要求,以发展的眼光、系统的思维和宏观的视角对整个项目进行规划,同时还要关注各重点建设内容的具体落实。针对卓越校项目建设,首先,高职院校必须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引领,围绕服务产业和地方经济、学生成长成才、学院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以产教融合机制建设为突破口,以专业群建设为核心,优化专业设置,高标准打造特色专业集群;其次,高职院校要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再次,高职院校要以治理能力建设为保障,深化关键领域改革,创新产教融合机制,推进“政、校、行、企”联动、协同创新,走内涵式、开放型和特色化发展道路,全面提升院校办学实力和水平。例如,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围绕“根植航空、军地融合、协同创新、打造品牌”16个字展开,从而形成覆盖航空全产业链的特色专业体系,在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产品开发、技术研发及推广服务等方面取得实质突破。该校旨在打造三个高地: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高地、航空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孵化高地、高职带动中职共同发展高地。

4.2高标准制定建设目标

由于经过了“十二五”时期的示范建设,卓越校项目具备了更高的建设起点,理应在建设目标上提出更高的追求。同时,湖南省高职教育“双一流”建设作为深入实施科教强省战略和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支撑,作为“双一流”建设重要内容的卓越校项目建设必须向职业教育改革深水区迈进,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的难题,以高水平、标志性成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经验。例如,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在省级示范性(骨干)院校建设中提出将学院建设成为服务石化行业发展的“三基地、三中心、三示范”,把学院打造成培养质量过硬、服务能力卓越、化工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和国内有影响的示范(骨干)高职院校。而在卓越校项目建设中,该项目则明确提出到建设期末要形成20项以上国家级、80项以上省级标志性成果,把学院建成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典范、化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应用化工技術研发与产业孵化的高地,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卓越高职学院。不论是在建设品味上、还是在影响力上均有很大提升,并回应了“双一流”建设对学校的要求。

4.3系统推进项目建设任务

《湖南省卓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基本要求(试行)》分别从办学定位、基本办学条件、特色专业群建设、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治理能力和办学效益等7个方面提出建设要求。这7项任务虽分别制定了目标,相对独立,但彼此相互联系、互为关联。项目院校必须深入分析各项建设任务之间内在联系和关联度,以项目建设目标指南中的目标要求为目标最低值,综合协调各项任务关联指标,科学设计建设措施,合理制定各项任务目标,系统推进项目建设任务。

高校在系统推进项目建设任务的过程中,具体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根据相关任务指标的关联性,合理制定建设措施和目标。例如,在特色专业体系建设中,学校要求重点建设专业群、专业数要达到全校开设专业数的50%以上,在校学生数达到办学规模的60%以上。这就要求在设计学校办学条件指标(生师比)中根据各专业学生规模,差异化调整教师规模,并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根据教师规模、结构调整情况针对性的设计教师培训、培养和提升措施。

另一方面,项目建设过程中,虽有一部分任务能细化到任务点,但还有较多任务属于综合性建设任务。对于此类任务,高职院校则应指定牵头责任部门,注重团队协作,系统推进。例如,智慧校园建设的任务推进必须由信息化办牵头,教务、学工、后勤等多个部门参与设计和完成。名师、大师工作室建多少、建在哪些专业群,究竟以人事处牵头还是教务处牵头?从职责划分来看,都能在操作层面完成该项工作,但结合项目建设方案设计来看,名师、大师工作室属于教师队伍领军人物建设,由人事处牵头更为合适。

还有一类情况是需要在学校层面进行综合调控的,如治理结构、关键领域改革等,最好是在顶层设计方面进行规划,由分管校领导领衔,则能更好地达成任务目标。

4.4以重点领域建设为统领

卓越校项目除对7项建设任务制定了基本要求外,在项目申报通知中,要求项目单位以特色专业群、教师队伍和治理能力3个方面为建设重点,并明确了相关指标要求。所以,在项目建设中,高职院校不但要关注基础任务的实现,更要以重点领域建设为统领,形成高水平标志性成果,为其他院校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经验。

4.4.1以一流专业群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高职院校要立足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加持产教融合,根据区域或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深入分析区域和行业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同时,高职院校要以一流专业群建设为引领,制定本校专业建设规划,推动专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挥专业集聚效应,把一流科研团队和一流研究成果转化为一流的教学资源,构建能提升、引领产业的特色专业体系。此外,高职院校要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强化一流专业群人才培养的使命,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和湖南经济社会急需的“芙蓉工匠”等技术技能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4.4.2以领军人物带动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要实施“双一流”领军人才计划,解决拔尖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多渠道引进和培育领军人才,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同时,高职院校要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搭建教师职业成长平台,改革教师管理办法,完善和实施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分层分类制定与实施管理队伍能力标准和培养计划,精准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此外,高职院校要致力于打造“数量足够、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和“名师领衔、骨干支撑、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教学团队。

4.4.3以文化建设提升治理能力

首先,高职院校要切实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校务理事会等相关专门化机构,构建相互制约与协同的学院内部权力结构。其次,高职院校要按照扁平化要求改革内部行政架构,精简机构,规范管理服务,推进以群建院,完善以专业群为核心的校院两级管理。再次,高职院校要搭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架构,开展内部质量诊改。最后,高职院校要凝练校园精神文化,以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入行业标准体系等优秀管理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猜你喜欢

双一流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双一流”为“青椒”打造更大舞台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