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自己的健康”教学设计
2018-01-04王芳
王芳
一、教材分析
“关注自己的健康”是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健康的生活”第24章第一节的内容。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强调学生参与教学。通过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健康问题,了解健康的科学含义,理解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在个人整体健康方面的重要性。青少年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情绪问题。因此,还介绍了保持愉快心情的方法,帮助学生主动调节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学情分析
目前,健康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生活话题。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对此部分内容比较感兴趣,也希望通过各种途径接触获取关于健康的知识。因此,教师以此为契机,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学习健康问题,就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发现各自身上的健康问题,同时在与同伴的切磋中寻找解决的办法。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健康的含义,举例说出锻炼与健康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三)情感目标: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体验保持良好心理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
理解健康的含义。
五、教学难点
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幻灯播放不健康生活方式图片,引出健康话题。
2.学生观察图片,分析图中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
【设计意图】以图激情,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热情。
(二)健康调查,建立概念。
1.完成健康测试表,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讨论结果,并对自己的健康做出初步判断。
2.课件出示健康的科学含义。分析交流,理解健康三个方面的相互关系。畅谈增进健康的方法:加强锻炼,保持心情愉悦,学会与人相处等。
【设计意图】学生热情高涨,认真地进行健康测试,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理解健康的科学含义,了解保持健康的有效方法。
(三)活动探究,论证概念。
1.观察课本图片,结合实际,分析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功能的影响。
2.识图说话,分析两个学生的不同心态。畅谈自己的看法,明确不健康心理的危害,认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幻灯展示生活小调查,引导学生畅谈生活中的困惑并和同学分享解决方法。
【设计意图】“畅诉烦恼”环节,由同伴学生说出生活困惑和解决办法,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共鸣,学生易沟通、接受,不仅能学以致用,而且也学会了关爱他人,使同学间的情感得以升华。
(四)辨析比较,落实概念。
1.教师用心倾听,引导学生整理解决烦恼的方法,并征集排除困惑的新方法。如“听音乐、打篮球、大哭一场、散步、在QQ上大骂、大吃一顿、打游戏、大喊、爬山、自我安慰……”组长和老师一起记录。提出异议:QQ上大骂、暴饮暴食等以损害别人、自己的健康为代价的行为,不可取。
2.师生从饮食、运动、卫生等方面对健康心理进行归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清晰。
3.幻灯出示:健康与不健康生活方式表,引导学生分类总结。
【设计意图】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心灵上引起了共鸣,纷纷诉说平常自己的排遣高招,畅谈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情,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五)拓展延伸,深化概念。
1.角色扮演:“请你来帮忙”,帮助小明走出困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小明分析原因,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快感。
2.课后,对家人的健康状况做出评价,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育只有回到生活中,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才是生动的、鲜活的,也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六)反馈检测,巩固概念。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健康是指生理上没有疾病,健康等于无病,无病就是健康。
B.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C.健康是一个综合的、连续的状态,而不仅仅是生病与否的问题。
D.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应当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2.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当情绪不好时,可以去散散步或者打打球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使情绪得到缓解。
B.可以用摔枕头、打沙袋等方式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
C.有烦恼时可以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
D.“一醉解千愁”,有烦恼时喝醉酒就会把不愉快的事情忘掉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可以有效地反馈和及时评价学生学习新课的效果,同时对所学知识起到巩固的作用。
3.朗诵可以增进健康,提高肺活量,让我们大声朗诵吧!
动脑筋,不疲劳,有规律,身体好。
食品多样重营养,有病医治莫逞强。
锻炼身体贵适量,有益爱好要发扬。
沉迷电脑玩游戏,懒得运动病来找。
千金难买是朋友,适度发泄莫自怜。
管住嘴巴迈开腿,大家一起跑跑跑。
【设计意图】在彼此衷心的祝福中,师生之间的情感达到共鸣,每个人的健康意识得到深华。
七、教学反思
(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健康调查活动感知自己的健康状况,从而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并正确解读健康的科学含义。升华了认识,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用开放的教法引导学法的开放。
在概念论证、辨析甄别的环节中,主要以分组研讨、图片展示、资料分析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培养了情趣,突出了重点。
(三)角色扮演,体现教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小品表演使學生置身于创设情景中,学生在课堂中重现生活,身临其境的感受情绪地变化,使学生知道知识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不足:1.在青少年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上缺少案例分析。
2.学生的潜力很大,课堂教学中还没有更好地发挥出来,今后教学中需要关注。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