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科学方法 生动生物课堂
2018-01-04嵇有慧
嵇有慧
摘 要:当今社会,各科老师都在努力寻找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以初中生物教学为例,探讨生物教学中应用科学方法教育的问题及对策。作为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方法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初中生物教学的总体出发进行统筹安排,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生物;科学方法;教育探讨
初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方法的掌握对学生、老师都有极大的帮助,同时也会对学生所具备的科学素养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本文就科学方法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做出如下的分析与探讨。
一、科学方法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一)科学方法教育内涵的解读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对事物研究探索的正确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科学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数学方法、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最常见的是实验法。
所谓的科学方法教育,就是指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发展水平,应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应用某种学科知识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增强素养,并使学生掌握最基本、最主要的科学学习方法,促进知识掌握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过程。
(二)初中生物教学应用科学教育方法的现实意义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意识
观察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生物课程的实验教学中,观察更是必不可少。老师在实验中应用科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懂得用观察法、类比法、模拟法等科学方法来进行实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科学思维,促进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发现意识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提高学生素质
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开发是当代素质教育的宗旨。而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来说,课堂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生物教学恰恰包括了很多素质教育的内容。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老师应好好地利用课堂,使学生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科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科学方法教育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应用创造的能力,加强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生物教学上能够多提出疑问,比如:“种子的萌发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怎样进行的,需要哪些条件”“什么是呼吸作用,怎样做关于呼吸作用的实验”等,并将这些疑问付诸实践,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进行探讨,得出结论。
二、科学方法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对策
(一)通过知识教学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生物学科是理科中的文科,它要求学生了解、记住的知识有很多。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在引导学生阐释生物课本中的科学概念、定理和规律并加以分析概念、定理和规律之间的各种内在联系形成知識主干时,就可以借助一定的工具、一定的手段,通过一定的思维操作去观察、发现,这一过程就体现了科学方法教育。
(二)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而对科学方法的认识最有效的就是进行实验。科学实验法是指人们为了达到研究的目的,利用相关的科学仪器和设备,人为地控制和改变客观事物或者过程,以此深入地探究自然界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应具备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资料、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法、对实验数据或资料进行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这七个过程。提出问题是一个实验的开端,它能确定实验研究的方向;随后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挑选合适的实验设备,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与观察;最后对实验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三)训练有目的、有条理的观察能力以加强科学方法教育
在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就是观察法。在大自然中学习生物使学生感到新奇,绚丽多彩的生物现象使得学生目不暇接,极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导致盲目观察,所以教师要在室外课堂中训练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在讨论讲评中围绕观察的目的,各小组分别汇报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小结。在讲评中,侧重表扬那些能排除干扰、克服盲目性而达到良好观察效果的观察小组,使学生在之后的观察活动中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收获成果。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老师需要经常性地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对科学方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对科学方法教育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伯均.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6).
[2]许国琴.科学方法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3(11).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