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有我”作文之趣味

2018-01-04王庆梅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趣味作文教学作文

王庆梅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要提倡写“有我”作文。从“抒发真情,表现自我”“交流互评,共享生活”“倾吐心声,疏解情绪”三个方面描述了“有我”作文的三个乐趣。

关键词:作文教学;“有我”作文;趣味

关于写作教学,新课标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通俗地说,就是要提倡写“有我”作文,通过写作来表达自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手写我心”,当学生的心扉打开时,教师可以看到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一个丰富的“我”,从而增进了对学生思想與情感的了解,进而可以更好地实施教育,其意义已超出了作文本身。那么,“有我”作文的趣味和意义究竟何在呢?

一、抒发真情,表现自我

忙碌的初三学习生活,几乎让学生晕头转向,甚至迷失自我。然而,写作作为鼓励学生抒发真情、表现自我的一个手段,让学生在作文中找回真实的自我。

一位学生在“我多想——”的半命题作文中,这样写道:“我的生活早已被母亲安排好了——学习、学习、再学习!我可以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当我睁开双眼,一天开始了。干净的衣服整齐地放在了床头;卫生间中,母亲已经把温水备好,牙膏挤好;桌上的营养早餐冒着热气,让我不禁想:我妈是不是还要再来喂我呢?……在与同学的一次交谈中,他们兴冲冲地说自己会做什么西红柿炒鸡蛋、炒土豆丝等,甚至有同学吹嘘会煲汤。当他们问我会做什么时,我憋了半天才红着脸说:‘我会煮方便面。紧接着的是一阵哄笑……或许,又是一个书呆子诞生了吧……我仅仅是想自己动动手而已。”

片段中的“我”是位成绩优异的阳光男孩,文字中将隐藏在优秀外表下无奈而又苦闷的心情流露出来。在初三紧张的学习中,他并不是想有时间去玩,而是想自己动手做事,这说明什么呢?应试教育泯灭了多少激情!曾责备孩子偷懒不愿做事,而现在是想干活却无处可干,这实在是悲哀!这个孩子在成为优秀学生的同时,却被剥夺了成为独立人的权利。他在同学面前的自卑,他对于动手做饭的渴望,表达得那么真挚!“有我”作文,让大家意外发现同学眼中的阳光男孩其实并不快乐。

二、交流互评,共享生活

作文初稿后的交流互评是有必要且有价值的,学生也喜欢互相读作文,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生活。某个同学写的事可能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某个同学抒写的感受可能是大家共同的感受。所以,学生品评作文,实际上也是在回味生活,每每这时,他们都会很惬意,于是这也成了学生对“有我”作文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星期天下午,小祥来找我打篮球,这次妈妈直接同意了,但她还是要跟我一起去,我也只好答应了。到了篮球场上,我一扑而上,和同学们热火朝天地玩在了一起,这时,耳边传来了妈妈熟悉的声音‘儿子,别打那么凶,小心受伤啊!‘哦,妈,我知道了。听了妈妈的话后,我渐渐地放慢了速度,没了刚上来时的那股冲劲。打了一会儿,我和同伴们都感到热了,于是把外套脱了,这时,耳边又再次传来了那个熟悉的声音‘儿子,外套千万别脱啊!天冷,小心感冒。哎,妈妈一点儿也不理解我……”

这位学生的文章一经读出就引发同学们开怀大笑,大家都猜到这是班长写的作文。班长不仅成绩好,还爱运动,而且人缘也好,男生特别喜欢和他一起打篮球。不过他是典型的“‘妈管严”,他从不和妈妈顶撞。当同学嘲弄他“没出息”时,他总是傻傻地笑。所以在同学眼里,他也特别可爱。要知道除了他,可没有哪位男生会同意妈妈来“监视”自己打篮球啊!同学们在分享作文的同时,也是在分享与班长一起生活的乐趣!

三、倾吐心声,疏解情绪

有些内向的学生,不愿与人交流,常常把自己隐藏起来,心中不良情绪得不到倾诉,积累到一定程度,是会出问题的。不过,写作倒是不错的倾吐方式,尽管这样会暴露自己,但除了这个途径,他们不会主动选择与人交流的方式。

有位学生写道:“我把心里的伤痛全都埋藏起来。在家里,面对父母时,我强颜欢笑;在学校里,因为害怕被人欺负,所以把自己伪装得很坚强。”

这样的作文令人心惊!也许正是因为她内心脆弱,外表才叛逆。心事诉诸笔端之时,痛苦的情绪或许暂时得到了疏解吧。如果看到她的作文,还不能意识到需要用爱去温暖她的话,那么教育就真的沦落为指导学生应试的“雕虫小技”,而非指引人走向幸福生活的大道了。可见,写作不仅具有趣味,还具有教育意义呢。

无论从教育还是从教学的层面,作文教学指导写“有我”作文,都非常有必要。其中,通过合适的命题,培养学生表达自我的兴趣尤为重要。《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概说》一书指出“单纯从方法技巧出发,学生得到的将是一些自己写作的时候未必用得上的框框、条条和抽象的概念。当然,方法不是不重要,只是无论多么有用的方法,学生不甚了然,那也白搭。主张写“有我”作文,这里面包含着教师学生平时生活的关注,尤其是在写作时引导他们联系生活,让他们意识到生活是丰富的,心灵的表达是可贵的。

参考文献:

董菊初.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概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19.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趣味作文教学作文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