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分析

2018-01-04张洋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林业管理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张洋

【摘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资源的发展能促进生态的平衡发展。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应采取多项促使,加强对林业的管理,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的平衡。本文对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态文明;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的建设主题,林业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而生态文明则能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人均森林占有面积少、森林资源消耗大等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1 、 问题分析

1.1 不重视林业管理

林业管理意识不足,是林业管理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许多林业管理人员都没有认识都林业管理的重要性,认为林业管理是一项单独的工作,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不强。在对林业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一些林营处仅仅将其作为农业的副业,而每有将其作为重要的资源加以管理和利用。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交通不够发达,对林业管理的重视程度更低。比如,偏远地区的人民往往认为林业是农业的副业,采用农副产品的管理方法对林业进行管理,使得林业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林业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并且,导致林业管理工作的进程非常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见到成效,创造不出经济效益,所以林业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到影响,从而降低林业管理水平。

1.2 科学技术水平低

现阶段,我国的林业管理工作基本是通过人工完成的,在林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投入的人力资源比较多,科技投入比较少,所以林业经济的科技贡献率不高,林业经济发展速度比较慢。根据调查,在我国的林业投入中,科技投入在总投入中所占的比例只有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林业科技人才比例已经超过30%,但我国却只打洞18%左右,差距十分明显。科技投入少,使得林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低,管理效率不高,阻碍着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林业专业管理人才比较少,无法满足现代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1.3 林业管理机制不完善

要提高林业管理效率,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林业管理机制,为林业管理工作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但是,在实际的林业管理中却缺乏完善的林业管理机制,导致林业资源遭到破坏,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比如,一些不法分子为获取私利,对森林资源进行乱砍滥伐,特别是森林中的珍稀树木,由于价值比较高,是不法分子的重点砍伐对象。这样的行为不仅会破坏森林资源,还会打破生态平衡,使一些需要以珍稀树木为栖息地的动物受到影响,也会对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形成阻碍。所以,林业部门还需要对现有的林业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加强对林业的管理,并对管理过程实施动态监督,以减少非法占用林地的行为。对于乱砍滥伐的行为要加大惩罚力度,增加违法成本,才能对林业非法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

2、 策略分析

2.1 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式以粗放、外延形式为主,虽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比较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却是以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并且,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还会浪费许多资源,对社会后续的发展产生制约。而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这些问题。所以,在对林业资源进行管理,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与生态文明建设联系起来,在管理中重视环保问题。比如,对林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宣传林业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并对生态文明与林业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阐释,让林业管理人员意识到林业管理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其能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使林业资源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2 加大林业科技投入

我国目前的林业管理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导致林业管理效率不高,要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困难。所以,林业部门要改变这种现状,增加林业科技投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林业的发展,并在对林业管理的过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比如,扩大造林面积,对幼林进行抚育,加强对现有林场的管理,使其中的林木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要利用育苗技术,提高苗木的抗性,使造林成活率得到提升,从而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对这些技术的运用,还能提升林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逐渐的改变传统的林业经济,使其能够符合现代产业经济发展模式,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2.3 调整林业产业结构

在传统的林业管理中,林业部门创造经济效益的方法是出售树木,但在砍伐树木后,林业经济的多样性就会被破坏,生态也会因此而失去平衡,再来谈林业可持续发展就不太现实。所以,在我国大力建设生态环境的情况下,想要促进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对现有的林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才能更好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林业部门不仅要加大经济生态林的发展力度,还要扩大林木发展区域,在其中种植工業用树木和丰产类树木。除此之外,要重视林木资源、林木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比如,将林业资源作为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新形式,深受人们的喜欢,将林木资源及其产品作为商品来销售,不仅能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还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使林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提高林业资源多样化,促进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不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的内容,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要求林业管理人员要在管理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林业部门应加大林业科技投入,提高林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同时,要对现有的林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其得到优化,创造更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覃超和.生态文明下的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3):167-168.

[2] 万启琴.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6):36-37.

[3] 刘永林.生态文明视角下林业管理重要及具体策略分析[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15(7):226.

[4]何勇刚.谈现代林业管理的生态观念[J].建材与装饰,2013,(9):172-173.

猜你喜欢

林业管理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