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裔美国小说《同情者》的文化传播意义
2018-01-04王智杰
摘 要:越裔美国小说《同情者》是美国越裔作家阮越清的第一部小说,获得了2016年度“普利策”文学奖。小说通过一名没有姓名的越南人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讲述了自己在越南战争前后的“双面”人生经历:作为南越秘密警察首领“将军”的上尉副官,同情并向越共提供秘密情报,南越政府垮台后追随“将军”到了美国,开始一段流亡生活。作者通过将讲述者塑造成混血儿、留学美国的高材生、流亡者,亚裔侨民等不同身份来凸显东西方文化冲突和交流的现实,展现了深刻的文化和社会意义。本文通过人物塑造的文化二重性、跨文化内涵反思以及出版意义三个方面,对该书的文化承载和传播价值进行了多维度剖析和评论。
关键词:越裔美国小说 跨文化内涵 传播意义
美国越裔作家阮越清的第一部小说《同情者》创作于2015年,一经出版就广受各大国际媒体好评,并获得了2016年度普利策文学奖。《纽约时报》指出,这部小说以“生在越南,长在美国的作家为独特视角,借助越南战争及其后果,揭示了东方与西方文化理念的矛盾与误解,使默默无闻的亚裔群体在美国社会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华盛顿邮报》认为这部小说“穿越了历史语境,深入探讨了人生的孤独、激发了社会对人性和道德的反思。”普利策颁奖委员会认为这部小说运用“高超的幽默手法展现了深陷双面人生、身处两个国家的多重移民人生故事。”
小说以自白体的形式,讲述了一名北越地下密探(作者称其为“上尉”)在南越西贡秘密警察部门担任要职,并随着1975年西贡被攻陷,跟秘密警察首领“将军”一起流亡美国,寻找“美国梦”,一边在自己曾经留学的母校——加利福尼亚州一家大学的东方学系—担任助理秘书,一边从事协助“将军”组织“兄弟会”等反攻筹款计划,同时继续向北越发送情报的“双面”人生经历。
小说选取越南战争和移民生活为背景,通过无名“上尉”自述的视角展开叙事,通过其历经儿时的屈辱、美式教育的浸润,移民身份融入美国社会的艰苦,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了深刻反思,彰显了跨文化语境下人性的矛盾和文化的冲突。本文将通过小说人物塑造的文化二元性,跨文化交涵义,以及传播意义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小说人物塑造的文化二重性
小说在塑造人物方面采用了二元性构建的方法。首先是身份构建,小说自述者是一名法国传教士与越南女佣所生的混血私生子,从小在社会认同和自我身份认同方面充满苦恼和反思;第二,小说将主人公放置在越南和美国的二元语境中,通过亲身经历的文化碰撞,彰显了小说要表达的跨文化内涵;第三,作者使用第一人称“我”的叙事方法,“我”既是叙述者,又是被叙述者,两者的不同功能通过“我”的外在观察和内在思考找到了統一性。以下从这三个角度阐释小说人物塑造的二元性意义。
第一是通过核心人物人份构建,为“我”的跨文化体验和反思奠定基础。“我”因为混血的身份,从小就因为自己的长相与其他人不同而面临社会认同,甚至常常陷入“我是谁”的迷惘之中。叙述者用了两个例子阐释了这一点。第一是在“我”6岁的时候,正值过新年,“我”跟所有的表兄妹一样向“二姨”献上祝福,甚至表现得更为乖巧出色,却没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得到红包。其他的“姨姨”和“舅舅”虽然给了红包,但金额却只有其他兄妹所得的一半。一位表兄得意地对“我”说:“你得到一半的红包,是因为你的血液只有一半是我们的。”第二个例子就是“我”到了美国以后,虽然拿着美国绿卡,虽然英文听说读写水平“比普通美国人要好很多”,但仍然被当作“外国人”。“我”所在大学的系主任一边夸赞我“完美地结合了东方和西方,”另一方面又劝告“我”混血的身份要在美国被认可需要漫长的时间。事实上,社会的歧视和自我身份认知的迷惘贯穿了整个小说。
第二是小说将主人公放置在越南和美国的二元语境中,通过亲身经历的文化碰撞,彰显了小说要表达的跨文化内涵。身为法国传教士和越南女佣的私生子,“我”的出身和外貌与越南的保守社会格格不入,所遭遇的往往是直接的歧视和排斥:在家族抬不起头,在学校被同学侮辱殴打,以至于信仰基督教的母亲安慰“我”说,只有“逆来顺受”的人,才能被选为上帝的子民。移民美国以后,“我”感受到了自由的“爱”以及无拘无束的生活,但又陷入一个困境,就是消费主义和金钱至上,如果不立即设法赚钱,连生存都是问题;此外,比起越南赤裸裸的冒犯和直接的冲突,在民主和自由的外表下面的美国社会,隐藏着更加深刻的种族歧视,这从一位白人女秘书跟“我”交谈时对于代词和标点的刻意省略,以及避免眼神交流的俯视态度一览无遗。在民主自由的外表下面,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白人,一种是“什么都不算”的人。
第三,作者使用第一人称“我”的叙事方法,“我”既是叙述者,又是被叙述者,两者的不同功能通过“我”的回顾、与其他人物和读者的交流,找到了统一性。首先,叙事者作为参与者,不仅能够与书中其他人物进行对话或自我独白,而且可以置身小说环境之外想读者进行报告和评价,这无疑增加了人物呈现的立体感和透明度。其次,叙事者与被叙述者虽然具有同一性,但往往通过时空差别和情景追忆区别开来,展现出两个不同的方面,叙述者在历经越南和美国两种生活阅历后,处在回顾往事的角度思考自己的人生。通过叙事者“我”,在人物和读者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再通过过程经历者“我”,使人物的情感、遭遇以及矛盾心理以生动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避免了客观叙事的冷静与刻板。
二、“同情者”的跨文化内涵及反思
小说“同情者”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的方法,通过第一人称“我”在越南和美国两种语境的遭遇,充分展现了巨大的跨文化内涵及其反思。从越南的经历开始,包括“我”儿时因为越法混血私生子身份备受歧视,长大后成为秘密警察首脑“将军”的贴身“上尉”,安排将军一家逃离陷落的西贡,以及作为难民到美国后的经历,包括在曾经留学的母校的东方学系担任秘书助理,被好莱坞导演看中拍摄反应越战的电影,以及在“将军”和美国议员和学者之间充当联络人。这些经历从三个方面提供了理解跨文化内涵的视角。
第一个方面是身份认同的文化二重性。作者作为一个法国传教士和一名越南贫苦少女的混血私生子,从小身体里就流淌着两种不同的血液,被亲戚视为“一半越南人”,被同学称为“杂种”,被母亲称为“爱之子”,被身为法国传教士的亲生父亲视为“无名之子”,自身从小被“我是谁”这个问题所困扰,一直苦苦追寻着自己的精神归宿,但始终不得其果。作为难民移居美国后,“我”迫于在社会交往和生存压力下,对自身身份中蕴含的文化二重性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在所在大学东方学系担任助理秘书时,系主任给“我”安排了一个任务:描述东方人与西方人的不同特质。为了保住饭碗,“我”冥思苦想,想出十几条东西方差异。
序号 东方人特质 西方人特质
1 不爱出风头 有时固执己见
2 敬重权威 有时立场独立
3 顾忌别人的看法 有时不计后果
4 平和安静 (一杯酒后)滔滔不绝
5 总想取悦别人 有时不睬他人
6 认为自己半瓶子不满 认为自己已经满了半瓶子
7 心口不一,似是而非 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8 几乎总是放不下过去 不时展望未来
9 喜欢跟在别人后面 总想做领导者
10 不喜欢出头 总是准备展现自己
11 对老人恭敬服从 我的青春我做主
12 牺牲自我 活下来为新的一天奋斗
13 敬奉祖先 忘掉祖先
这一番东西方特质对比的总结让系主任得到满意,“我”因此保住了饭碗,但是对于“我”身份的探索陷入了一个更深的困境:我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系主任随后的一番话更是为这个探索蒙上了一层阴影:“从你的外貌和心理,既无法剔除东方特质,也无法删去西方特点,今天你依然是另类的,以后随着你这样人越来越多,你会变得跟正常人一样!”通过“我”的深刻人生经历的描写,作者入木三分地刻画出越裔移民身份认同的文化二重性。
第二个方面是文化冲突。作者在文中几次引用吉普林的名言“东方就是东方,西方就是西方,两者永远不会相交”,美国是一个非白即黑的社会,经过几百年的斗争,黑人的形象逐渐被接受,但亚裔群体始终是沉默失语的。文化排斥、语言不通加剧了亚裔移民的生存危机和孤独感,而由此导致的失业、吸毒、犯罪和不安全感加剧了亚裔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冲突,这种影响甚至传递到的移民后代的身上。这一点通过日裔秘书茉莉在一次醉酒后跟“我”吐露了真言可见一斑:“我做了六年秘书了,没能让系主任满意,他希望我一见到他就鞠躬,期待我会讲日语,会做寿司,像蝴蝶夫人一樣痴情,像艺伎那样乐于取悦,我告诉他我出生在加州加迪纳市,从来没有去过日本,是地道的美国人!他居然用日语说出“日裔”两个字,好像很懂我的样子,用遗憾的口吻说,为什么不能像我的父母一样,熟谙日本文化呢?”更多的文化冲突表现在父母与子女关系的观念上,也就是东方式的父母安排和西方式的“互不干涉”在美国语境中的文化冲突。“将军”把女儿拉娜送到美国留学,希望其接受先进的教育,又保留越南少女的纯洁保守,从而增加出嫁的筹码。不想拉娜以身践行了美国式“爱”与“自由”,大学毕业后连交几个男友,吸食大麻,在酒吧担任驻唱,憎恶父母所安排的一切,而拉娜也成为“将军”及其夫人难以启齿的心中之痛。“将军”向一位议员抱怨美国不负责任的教育使子女“堕落”,议员无奈地说:美国家长可以在家里约束孩子读到、听到和看到的内容,但无法抵挡好莱坞与唱片公司的影响,因为孩子可以随时打开电视机和收音机,将父母的叮嘱置之脑后。作者运用“我”的经历深刻描写了移民社会的文化冲突,凸显了白人的优越感和亚裔群体的失语和无助,作者借用一次筹款会上一位畅销书作家的讽刺口吻说出了美国平等与自由的本质:“在美国,幸福是零和式的,你的幸福往往意味着别人的不幸福,这一点也让你觉得尴尬,因为美国梦就是每个人都能平等地追求幸福。”
第三个方面是文化妥协。这种妥协往往隐含着文化偏见与文化冲突。作者通过很多鲜活的案例阐释了这一点。第一件事发生在逃离越南前。“我”通过关系帮助“将军”及其亲属92人包了一架C-130运输机逃往美国,赶到机场时,发现停机坪上有200多人在等待登机,“将军”质问美国守卫,得到的答案是:“你们亚洲人身材比较小,两个人的尺寸相当于我们一个人,所以我们就两个顶一个安排了。” 听到这样的话“我”和“将军”一边愤愤不平地登上飞机,一边反思“美国人这样对待我们,也许拥挤是我们的文化造成的,摩托车后座、电梯、公交、卡车上总是人满为患,让别人认为拥挤不堪是对我们而言是自然不过的事情。” 文化妥协同样体现在移民美国后的生活中。作者在文中提到,支持越南流亡者的议员作为贵宾出席了前美国银行西贡分行副行长女儿的婚礼,议员只会用越南语喊出“越南”这个名称,所有的听众一起欢呼喝彩。在场的日裔秘书茉莉小姐无奈的感慨:为什么白人只会说几句亚洲语言,我们就得忍气吞声地大声叫好?此外另外一种就是美国人优越感下亚裔群体的无声妥协。小说用讽刺的口吻提到美国白人迷恋于对东方文明的浅尝辄止,比如好莱坞知名导演拍摄关于越南战争的电影,而导演自己根本没有去过越南,而是找菲律宾作为替代,主角都是英雄式的美国演员,群众演员也是菲律宾人,他们的作用不过是根据导演的想象充当木偶;为了不引起系主任的反感,日裔秘书茉莉甚至不敢在公开场合提及自己的美国名字“苏菲亚”,面对系主任质疑其为何不懂日本文化,也不敢抗辩;在一次筹款会上,一位大牌学者大谈东西方的价值观时,毫不避讳地说:“东方人崇尚消耗战,因为只有人是源源不断的资源,所以在东方人眼里生命是廉价的,这一点正好和美国相反。”面对这一赤裸裸的侮辱,“将军”竟然茫然无措,“我”只好用一句话来解围“我们认为东方人的生命是宝贵的,而西方人的生命的无价的。”这样的对答才缓解了尴尬的气氛。随着文化交锋的升级,文化妥协的程度也逐渐增加,这一点也加剧了歧视与让步模式的固化。
“同情者”所呈现的场景是宏大时空转换下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通过“我”的体验和思考见证和剖析了两种语境中亚裔群体在身份认同、文化冲突和文化妥协中被挤压和被轻视的现实,深入挖掘了其中跨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三、“同情者”的传播意义
“同情者”以越战后期及美国移民生活为背景,通过无名叙事者“上尉”在越南和美国生活经历再现,史无前例地将亚裔文化呈现在公众面前。这部作品通过叙事者二元身份的构建,以及所经历的两种不同语境,以及作为亚裔移民在美国社会生活中的跨文化经历和自我价值追寻,小说的出版有力地承载和传播了美国多元社会的内在文化冲突的动态过程,具有鲜明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
小说通过人物塑造,以及文化冲突与妥协,深刻批判了美国社会的二元价值观,展现了更为丰富包容的跨文化内涵。从与亚洲相关的好莱坞电影到文学描写,满眼充斥的都是白人和白人的生活世界,涉及到亚洲人的描述总是惊鸿一瞥,正如华盛顿邮报所言:无论是《现代启示录》还是《野战排》,亚洲人的角色不过是路人甲而已,其主要戏份不过是扮演死人或者为死者嚎哭的人,没有人关注他们的面孔,没有人听到他们表达自己的心声。虽然关于越战文学先后有越作家鲍宁的《战争之殇》以及孙世先的《昨夜我梦到和平》,但他们的作品 都是翻译成英文,阅读者寥寥,没有起到文化引领的作用。“同情者”这部小说填补了美国文学的空白,让一直以来默默无声的人群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使读者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亚洲人群对美国社会的存在感和价值。同时,通过一个美国化的越南人分裂的心理和矛盾的个性,以及对亚裔群体悲剧生活情节的喜剧化描述,小说超越历史背景本身创造了一个普遍性的主题,那就是东方与西方永久的不解与误解、不同文化的群体被迫选择“正确”的行为,却又面临道德的困境。小说以一名无名上尉第一人称对的叙事,通过“我”在不同时空的经历和感受,呈现了文化差异二元性文化与矛盾心理的主题。身为一名穷困越南少女和法国教士的私生子“我”从小掌握了凡是从两个方面看的“才能”,遗憾的是,这种才能并没有为“我”所用,而是“我”不停地成为它的牺牲品。首先,混血私生子的出身为其身份蒙上了一层身份不伦不类的阴影,促使其个性更加二元分裂的是六年的纯美式教育,让“我”能够讲一口纯正的美国英语,满脑子“超级”词语,发展了一段爱恨交织的美国恋情,但这一切都无法弥补天然的“缺陷”,在美国白人至上的文化价值取向中,亚裔移民永远被当作另类的“客人”,内心在两种文化的摇摆中无法得到平衡,永远找不到文化的平等与包容,找不到人生的寄托与归宿。这种独特的微观叙事方法比宏大视角和血淋淋的场景更加让大众意识到“美国梦”所标榜的民主、平等和自由下所隐藏的文化歧视、冲突与妥协,也更加认识到亚裔移民群体展示自己文化符号和独特声音的意义。
简言之,“同情者”的出版使亚裔移民的文化符号第一次大范围地呈现给美国和世界大众,承载了以亚裔群体为代表的少数群体存在的社会和文化意义,极大地推动了整个社会对种族平等与文化包容的深刻反思,体现了社会文化傳播与传承的重要意义。
(该论文课题基金支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课题“大学英语教改背景下大学英语通识阅读训练对写作水平的影响研究”,以及中国农业大学校级课题“‘四自主框架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中国农业大学外语系支持课题“英语读写训练对不同起点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慧娟.论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特性[J].天津社会科学,2008,(6).
[2]李蕊.华裔小说《无声告白》的文化价值和出版意义解读[J].出版广角,2017,(11).
[3]王琅琅.美国亚裔文学的话语地位和话语策略[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4]Caputo, P. The “Sympathizer”, by Viet Thanh Nguyen [N].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2015-4-2.
[5]Charles R.“The Sympathizer”: a cerebral thriller about Vietnam and its aftermath [N].Washing Post, 2015-3-31.
[6]Clark,H.Review,the Sympathizer[N].The Diplomat, 2016-4-28.
[7]Nguyen, V.T.Sympathizer[M].Grove Press, 2015.
[8]Boyagoda, R. The “Sympathizer”, by Viet Thanh Nguyen—a bold, artful debut [N]. The Guardian,2016-3-2.
(王智杰 中国农业大学 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