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电子口岸建设问题研究

2018-01-04吕纯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18期
关键词:上海建设

吕纯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加,特别是在全球贸易一体化和电子贸易的发展趋势下,我国电子政府建设已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我国电子口岸的建设工作,目前已在各地广泛开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我国的电子口岸建设时间较短,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基于此,本文研究上海电子口岸的建设问题。

[关键词]电子口岸;建设;上海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8.081

[中图分类号]F7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8-0131-02

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港口主要是进行外贸交易活动的场所,通过港口能够实现货物的进出口以及边检和结算等活动,而这些信息需要通过多个部门协作才能完成,其中任何一项活动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贸易活动造成影响。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后,其在港口中的应用得到了有效推广,特别是其中的不同操作系统及各种软件系统,在港口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港口的日常运行效率。但由于不同软件的信息系统以及数据交换技术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这些数据和技术的管理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电子口岸建设工作的出现,很好地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决,大大提高了港口的日常运行效率,促进我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电子口岸建设的意义

1.1外贸物流持续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也在进一步扩大,外贸出口率也在持续增长,这对我国的口岸物流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使我国的口岸物流高速发展。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对外贸易额呈现持续性增长,每年的增长总额也在不断增加,这表明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出产业。而作为进出口贸易的总枢纽,即口岸建设,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业也在逐渐增加,逐渐成为港口发展的引擎结构。如何完善电子口岸建设对我国的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口岸物流模式逐渐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对于口岸物流,其涉及整个港口发展中的仓库储备、流通加工以及口岸通关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发展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竞争力,为此,我国的口岸物流逐渐呈现一种专业化分工和地区聚集的现象,对于这一现象,其在我国的长江三角洲等区域特别明显,目前已经具备初步的模型。

1.3外贸物流发展对大通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伴随着外贸物流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而国内外的企业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不再仅仅关注税收减免等内容,而是将口岸的通关效率作为合作的重要基础,通过高效的口岸通关,合作双方能够更快获得自身所需,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随着电子口岸建设工作的开展,我国的口岸通关效率也在逐渐提高,这对我国的外贸经济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大通关涉及的部门较多,任何一个部门出现问题,其运行效率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以上海口岸为例,其在进行货物出口时,货物的整个出运时间大概在3-5天,若正常运行,其在海关的通关作业时间需要控制在2个小时以内,因此,提高口岸的运行效率对外贸经济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上海电子口岸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认识不统一

对于电子口岸的建设工作,其在当前的一些港口建设中存在严重的认识不统一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原因导致的。首先,对于电子口岸,其在我国是一个新的概念,其管理模式同传统的口岸管理相差较大,对于电子口岸建设工作来说,其重点在口岸的政务管理,而不是电子信息平台建设,也就是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其对技术层面的要求较高,但仅仅依靠技术支持并不能实现电子口岸的正常运行,同时还需要所有参与的部门具有统一的电子口岸理念。对于电子口岸管理来说,其涉及的部门和行业较多,在管理时采用的是垂直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使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平台需要具有良好的信息共享等功能,以能够对信息进行快速处理。但由于不同部门的信息化程度相差较大,其在进行口岸的日常运行时,容易出现信息不均衡的问题,从而导致出现信息堵塞的问题。像上海电子口岸,其中的海关数据分析中心以及港务集团等之间的信息平台相差较大,加上自我“封印”,导致不同部门和行业之间的信息难以进行有效传输。这种认识上的不统一使电子口岸建设工作在开展时的信息传输难度较大,日常运行效率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2.2部门利益阻碍信息资源整合

对于电子口岸的建设工作,发达国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这种形成模式是循序渐进的,消除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阻碍,从而大大提高了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但在我国的电子口岸建设中,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前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而开展的电子口岸建设工作,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将政府职能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当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经济体制仍然延续计划经济时的运行模式,这导致我国的电子口岸建设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开展。电子口岸在进行“一点式”和“无站式”的事务处理和无缝隙服务的过程中,其需要实现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但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能相差较大,这就使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互通互联相对较为困难,需要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业务流程改造,在这一过程中会涉及所有部门的利益分配问题,从而导致电子口岸建设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3推动电子口岸建设的对策

3.1正确认识电子口岸对口岸管理制度和职能的改变

对于我国当前的电子政务体系来说,其中的大部分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对电子政务本身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在进行电子口岸建设的过程中,其首先需要对电子口岸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电子口岸指的是根据口岸的运行规律以及当前的电子信息发展水平,结合政府的职能和组织形式等,对政府的口岸政务进行调整和改革,通过电子口岸建设更好地推动我国的外贸经济发展。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内容,我国的电子口岸建设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对政府职能进行科学的配置,在进行电子口岸建设的过程中,我国需要根据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电子口岸的发展需求,对政府部门的职能进行调整,科学合理地划分不同部门的职责权限,同时加强对部门管理和服务的有效性。其次,调整政府组织机构,在这一过程中,其主要是根据电子口岸的发展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建立合理的运行结构,保证其能够更好地为电子口岸运行提供服务。最后,口岸流程完善,这一过程中不是单纯地对原有的手工任务进行计算机自动化完成,而是将政府和电子作为电子口岸运行的基础,然后通过对电子口岸进行重新的审视,提高电子口岸的日常运行效率,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3.2遵循电子口岸的建设原则

地方电子口岸的建设工作,是我国做出的一项重大的经济发展决策,同时也是促进我国外贸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上海电子口岸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在进行电子口岸的建设时,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才能保证电子口岸的正常建设和运行。第一,电子口岸的建设需要由地方政府牵头组织和领导,由于电子口岸的后期运行主要是同当地政府合作,加上其规模较为复杂,涉及的环节较多,在进行建设过程中需要当地政府主导,通过当地政府为电子口岸的建设提供大通关信息平台保证。另外,在电子口岸建设中出现问题时,其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协助解决,提高电子口岸的运行效率。第二,共建、共管和共享原则,地方电子口岸的建设工作,需要依靠多个部门才能打通大通关,实现信息共享和互通互聯等,为此,在进行大通关流程建设时,其需要根据国家需求以及我国的经济发展大环境来进行建设,同时团结协作各个部门,实现对电子口岸的全面建设。

4结语

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外贸经济逐渐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而电子口岸的建设通过将外贸经济活动中涉及的所有部门进行连接,实现信息共享等,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外贸活动效率,这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可大大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上海建设
上海电力大学
我去上海参加“四大”啦
上海之巅
上海城投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