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将冥想教学引入建筑学教育

2018-01-04刘晓丹马维一

科技视界 2017年27期
关键词:冥想体验

刘晓丹 马维一

【摘 要】在建筑不仅仅是形式、立面、风格,或者几堵墙、几根立柱那幺简单的今天,当老师仍旧在课堂里照着书本向学生们传授建筑设计基本原理,或者试图分条总结大师们的空间表达方式,或者绞尽脑汁的想解释清楚什么样的立面是合理的的时候,我们也许并没有注意到,当今的建筑学教育背景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通过长期对这方面课题的关注与思考,从四各方面论述了冥想教学有助于建筑学默会知识的挖掘,创新能力的开发,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提出将冥想这一饱含古老智慧引入建筑学教育的主张。

【关键词】冥想;体验;建筑教学

1 现代建筑学教育的现状

受到启蒙运动时期实证主义观点:知识应该可以用理性的方式表达的影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悟方式至今仍旧被认为成是不切实际的妄说,导致现今的建筑学教育一直被禁锢于被转化为语言的文字符号当中。现在的教师苦口婆心,努力总结怎么去做设计,什么是建筑,应该怎么去做建筑,但教学的效果总体看来很不理想。在发展变化快速的今天,那些依然定格于书本的知识没办法应对层出不穷的新需求,新概念,新矛盾,甚至没办法解释有悖于当今逻辑之外、前卫的探索。这种教育的结果是,今天的建筑界尽管总有小股的新潮流新思想冒出,但仍旧难以掩饰方形玻璃方盒子统治世界大部分角落,复制粘贴般的建筑丧失了环境联系和历史脉络。尽管布扎的体系表面上是被放弃了,但模仿的本质从来没有被放弃过。建筑界急需要有创新能力,真正融汇建筑知识,尊重环境文脉的建筑师,而冥想的引入恰巧可以很好地回应这些需求。

2 冥想的意义

2.1 冥想的含义

冥想,是一种源自7000年前印度的修行方式,作为最高层面的瑜伽修行方式,与瑜伽相伴而生,英文是meditation,意即心灵的药物,就是去除一切念头,思虑,进而让身心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瑜伽经》告诉我们:“冥想是控制心识的活动。”圣法兰西斯认为通过冥想,可以“使心灵对神圣事物形成一种充满爱意、单纯和恒久的专注”。冥想的方式有很多,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冥想有專注冥想,开放冥想以及慈悲冥想。

2.2 冥想的科学性

冥想来源于重视实践的东方哲人。修行者们的思想和方法,长久以来都被科学界认为是玄说,而被排除在外。然而令人欣慰的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这一古老的经验认识终于被以科学的方式和标准重新审视和验证。英国《BBC新闻》报道:静坐冥想可以使大脑的部分功能以及免疫系统功能得以加强,这比每天小睡片刻的作用还明显。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静坐冥想对某些人来说是一种强有力的治疗方法,其中的奥妙在于心理对生理产生的积极作用。随着更多的关注以及资金的投入,冥想科学已进入生物医学和心理学研究的主流。包括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埃默里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都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资助,并建立了冥想科学研究中心。2012年4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召开了“首届冥想科学国际学术会议”,标志着冥想科学研究已进入全新时代。

3 将冥想引入建筑教育的必要性

3.1 有助于默会知识的挖掘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波兰尼的研究发现——知识分为明言知识(explicit or tangible knowledge)和默会知识(tacit orintangible knowledge)两种。明言知识是看得见的、能够言说的知识,默会知识是看不见的、沉默的知识。与默会知识相比,明言知识只是冰山一角。在冰山一角的下面,是庞大的“默会知识”的躯干。试验表明,冥想对大脑活动产生影响。在《入静意念对脑电地图的影响》的试验结果中显示,进入冥想状态的实验组α脑电波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α波是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状态(范围8-14HZ)。当人们的大脑频率处于α波时,人的意识清醒,但身体却是放松的,它提供意识与潜意识的“桥梁”。而这种潜意识,正是通向波兰尼所说“默会知识”的大门。而对于建筑这样一门许多知识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特殊学科,也就是默会知识占比例相当大的学科,领悟与参透的能力的培养室必不可少的。冥想,恰恰就提供了这样一个过程。通过将意念集中在某一个建筑问题上面,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达到一种类似于禅宗的“开悟”过程。

3.2 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开发

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人脑以α波为主时,大脑的潜意识大门打开,脑思维可以抓住潜意识所储存的各种主观信息,使其上升到有意识中来,产生各种“神机妙算”。这里说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建筑中就是创意灵感,或者叫做直觉。设计师的这种直觉,在其对客观世界的感悟中,在对设计的把握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细致分析达到一定境界的建筑大师们的设计经历,除去丰富的经验和技巧,都在或多或少运用这种感知的本能进行设计。保罗安德鲁在设计广州市体育馆时正是凭借对基地环境连绵群山的直觉设计处山丘形状的屋顶。路易斯康在与学生共处,热切交流的时候,阐发建筑应该是浪漫的符合直觉的。在其他创造领域里,成就的苹果公司的乔布斯,曾远赴印度尽心冥想训练,凭借强烈的直觉感受设计出苹果一些列产品。然而内心的杂念和情欲阻碍设计师的直觉体验。冥想则提供了一个空间,注意力可以不断返回到单纯而又深层存在现实之中。冥想的训练,这种方式有助于艺术思维的培养,审美情感的自然流露和想象力的充分发挥。通过深刻的关注与冥思,使学生达到创造力的开启与迸发。

3.3 有助于人文素质的培养

建筑学是涉及自然、社会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1999年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的《北京宪章》指出的“广义建筑学”观点,就使建筑学得“一致百虑,殊途同归”。相对于建筑设备,结构与材料等这类基础课程的明言知识,设计者在地理,历史,宗教,民族,人文等方面的隐形默会知识更是对设计思维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冥想的方式,将明言知识与潜意识中的默会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实现一种内化的过程。将两种知识融为一体,完成意会整合。达到一种“欢合神契”的境界,这就是马斯洛论述的创造性活动中人应该达到的境界:人与其世界融合,即人与对象同构,相互匹配或补充,融为一体。通过冥想这种非逻辑,非理性,直觉性的训练,达到一种似乎是脱离了理性分析的某种洞察力,获得敏锐的感知能力和接受能力。这种深切的关注与思考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属于参与者自己的建筑观,将思想与灵魂注入设计的建筑中去。对于建筑学习者而言,冥想的方式有助于建筑师摆脱过分理性的束缚,在设计上呈现更大的灵动性和更加充分地体现复杂的人文需要。

3.4 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人口急剧膨胀、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如病毒一般地侵害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使人类生存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这一事实迫切的要求人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生态伦理的重新定位。1993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18次大会以“处在十字路口的建筑——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为主题提出了《芝加哥宣言》。1999年国际建协第20次会议发表《北京宣言》中指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以新的观念对待21世纪建筑学的发展……”,这也对建筑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事实上,建筑师的任务不过是挖掘大地上自然已经设定好的命题,用自己的知识和灵感,创造一处空间,也就是说,建筑师其实是自然和人进行沟通的中介者,是上天意志传递给人类的布道者,而不是改造或者破坏的角色。美国现代主义风景园林设计大师丹·克雷他把自己的家和事务所都安在了新漢普郡州的乡村,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使他选择回归田园的生活方式和在设计中强调自然体验的思想都有所体现。在 7000 多年前的印度,一群修行者静静地坐在印度喜马拉雅山麓地带的原始森林中。他们发现与广大无垠的宇宙以及大自然比较之下,“我”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当修持者通过冥想进入深层次时,获得自我意识与于宇宙意识的结合,达到身体、心灵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进而通过对自我的关照拓展到对自然的关照。在这种状态下,是彻底的平和,平和中充满爱,美和能量。加深对自然的体验和感悟,与冥想之中改变设计者的自然伦理观念。

4 结语

建筑师的任务是挖掘自然已经设定好的命题,用自己的知识和灵感,去创造人类的栖居之所,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建筑师是将上天意志传递给人类的布道者。因此,建筑学的学习不仅仅是客观知识的学习,而且更多的要进行灵性的修行,感悟。因此笔者认为建筑学的教育与学习应该加入冥想与体验的重要环节,通过不仅仅局限于建筑领域的全方位的体验情景→体验实践→体验思考→体验引领→体验扩展的方式,使建筑师的心灵对建筑形成一种充满爱意、单纯和恒久的专注,从而达到由“感”到“悟”,完善建筑学教学中一直处于缺失状态的但又是非常重要的心灵感悟一环。

【参考文献】

[1]蒋莹.医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D].北京林业大学,2010.

[2]仁青东主,华青措,仁增多杰.冥想科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 医学与哲学(A),2013,34(02):17-19.

[3]杜治政.医学人文与医疗实践结合:人性化的医疗[J].医学与哲学(A),2013,34(08):6-11.

[4]郭海霞.缄默知识的教学困境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6.

[5]王小潞. 汉语隐喻认知的神经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冥想体验
《冥想》
冥想
冥想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冥想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