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生活灵泉,撰写灵动文章
2018-01-04陈月洪
陈月洪
摘 要: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一种“学生不愿写,教师不愿阅”的现象,这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分析了初中作文教学现状,主要是作文思想脱离实际,技能训练突出,忽视真实情感等,接着从积累生活经验,丰满写作细节等方面提出了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真实性
文学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新课程要求语文作文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多描写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增强作文的真实性,但不是将事件机械化地陈述出来这么简单,还要语句优美,感情真实,注意作文的文学性。初中语文作文的真实性应该是文学的真实,应该是符合现实生活的真实,而绝不应该等同于真实的生活。作文应该是反映生活的一面镜子,而不是实际生活中的一部照相机。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会发现经常有学生为了获取高分,喜欢通过编故事、套情节来应付写作,思想内容脱离实际,而缺少了记叙文应有的真实性。有些学生的文章过于真实,写作仅仅是将自己所遇到的事情简单地陈述出来,缺乏真实思想感情的表达,语句也缺少文学性。学生作文质量低下,思想感情丰富却缺乏真实性,即使内容充实,写作技巧较高,却缺乏真情实感。对于这种情况,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相关建议。
二、提高初中作文真实性的策略
1.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时代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市面上出现各种文学书籍杂志,网絡上各类型的作文材料也是多得不可计数。导致学生在完成写作任务时走捷径,直接套用网上的作文材料,然而这种行为只会让他们的写作水平无法提高,使他们的写作内容脱离自己的实际生活,让作文缺乏真实性。例如,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想给妈妈做一顿晚餐,放学后赶回家,用微波炉焖米饭时出了故障……”焖米饭是用电饭锅,这是生活常识,而这位学生的作文中却出现了用微波炉焖米饭的情况,后来与这位学生交流,得知他是套用网上的作文,而在实际生活中,他并没有进过厨房。记叙文写作脱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拿别人的实际生活来充当自己的生活,这样只会使作文内容出现错误,并且缺乏真实性。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的实际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中多观察、聆听、行动,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积累素材,不仅能够保证在写作时有充分并且真实的写作材料,还可以保证文章具有真情实感。
2.深入生活,抓住细节
写作材料是源于生活的,但写作不仅仅是将生活中的事情简单地叙述出来,而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修饰。在记叙文中,对于人物的刻画、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细节描写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细节也是表达文章主题的重要元素,是反映生活、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深入生活,用心观察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抓住事物的细节与特点,放大分析,细致描写。记叙文讲究真实性,不仅仅是写作材料的真实性,还要求文学的真实性。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所谓保证作文的真实性,并不是排斥虚构,要指导他们善于搜集自己日常生活的素材,有了现实生活的基础,才能进行由实创虚,然后将生活中观察搜集到的有意义的细节,运用虚构、剪裁、拼接、提炼等文学艺术手段进行加工,在保证作文真实性的时候,提高作文的文学性。例如,描写自己所敬佩的警察抓捕小偷时,可将警察的神情、动作进行细节描写,突出警察的英勇,充分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3.感悟生活,丰富情感
一篇作文具有真情实感才能让阅读的人体会到作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每篇记叙文所描写的事情都包含一种或者多种思想感情,往往这种思想感情更能体现作文的真实性。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中的每个事物,领会其包含的意义。如挤公交车的上班族、烈日下工作的环卫工人、车站送行的父母等,无不引人思考,他们代表着怎样的一种精神,一种什么样的品质,用心透过生活现象去感悟生活,体会这些现象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例如描写辛劳的母亲:起早贪黑的劳作,生活上的省吃俭用,干枯的手、满是皱纹的脸……都体现了母亲为撑起这个家所做的奉献,学生将这些认真详细地描写出来,说明了学生用心去观察感悟生活,能体会到母亲的付出是为了什么,从而表现了母爱的伟大,表现了自己对母亲的心疼和关心。这种真情实感极具感染力,充分提高了作文的真实性。
总之,要提高初中生写作的真实性,首先要让他们明白真实性的含义,然后做到引入生活灵泉,撰写灵动文章,提高作文的真实性。走进生活,充分积累生活中的素材;深入生活,抓住事物的细节,进行描写;感悟生活,让作文中充满真情实感,在保证文章真实性的同时,提高作文的文学性。
参考文献:
[1]李惠梅.浅论初中作文的生活基础积累[J].学周刊,2012(26).
[2]郑小金.生活化教学,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成效[J].亚太教育,2015(4).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