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偷梁换柱的“神童教育”

2018-01-04吴刚

现代家长 2017年10期
关键词:永康神童家长

吴刚

【编者按】

宛如四季交替,每隔一段时间,社会上便会掀起一阵关于神童教育的争论。许多家长闻风而动,怀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侥幸心理,悄悄做起了神童梦。如果再受到标榜“神童教育”的培训机构的蛊惑,家长的神童梦就极有可能变成实实在在的教育投资。神童教育有科学依据吗?有推广价值吗?为什么那么多神童最后都泯然众人?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希望揭开神童教育的神秘面纱,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态度,树立理性的家庭教育观。

神童梦与功利心

神童,多么神奇的字眼,从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让我们先来看两个著名神童的命运。

改革开放之初,江西神童宁珀名噪一时,人称“第一神童”。当时的报道称,宁珀2岁半时能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词,3岁时能数100个数,4岁能读写400多个汉字,5岁上学,6岁开始学习《中医学概论》和使用中草药,8岁能下围棋并熟读《水浒传》。1978年,10岁的宁珀被中国科技大学第一届少年班录取。本科毕业之后,宁珀留校任教,并在19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讲师。从此之后,宁珀头上神童的光环迅速暗淡。他逃避研究生考试,逃避做科学研究,甚至逃避婚姻生活。1998年,宁铂应邀参加央视的《实话实说》节目,情绪激烈地抨击神童教育,称自己是时代的产物,“那些年我就是在压抑自己的个性中度过的。‘神童剥夺了我许多应该享有的生活和娱乐的权利”。但是观众不时发出笑声,因为年轻人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第一神童”,属于他的时代已经彻底烟消云散了。2003年,宁珀在江西剃度出家。

1985年,年仅2岁的湖南孩子魏永康,因能读写1000个汉字而被称为“神童”。此后,他创造的神奇记录广为传诵:4岁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8岁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但在2003年7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如今,魏永康在一家软件公司上班,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不可否认,神童自古有之,成年后继续创造神奇业绩的也不乏其人,但是,因社会、父母的功利心态而被扼杀的神童更令人扼腕叹息。宁珀和魏永康从神童跌落凡尘的经历,值得家长们反思。

上海教育专家、教育学副教授佟先生接受采访时说:“宁珀无疑是一个智商超群的神童,但他的成名也确实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后来它被认为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议。‘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等观点在会议上被重新提出。闭幕式上,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发表了书面讲话《科学的春天》。这一时期后来即被称为‘科学的春天时代。整个国家对科学的热忱,使得对宁铂的各种赞美也达到了最高峰。这一年最吸引读者的新闻是,13岁的宁铂与方毅副总理下了两盘围棋并获全胜。报刊上发表了宁铂在中科大校园葡萄架下读书的照片,这个葡萄架很快就成了新生和外来客争相参观的地方。在纪录片里,宁铂率少年班同学仰望夜空、为同伴们指点星象的镜头留在了很多人的记忆中。人们对宁铂的兴趣之浓厚,已使报纸的传播能力不能匹配,他的故事甚至成了手抄本的题材。那是一个意气风发的时代,也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当时很少有人意识到,全国人民的关注对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来说意味着多么沉重的压力。”

谈到自己的神童老乡宁珀,江西省社会学学会会长王明美感慨道:“神童教育在本质上是违反教育规律和人的智力发展规律的。一般情况下,人们受教育都要经历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过程,这是正常的教育规律,而神童教育贸然缩短了学习时间,导致违背教育规律。人在违背规律的情况下,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在沉重的压力和过高的外界期望之下是难以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

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伤残军人,一直瘫痪在床,母亲曾学梅是县百货公司的一名工人。自小天资过人的魏永康,成了这个家庭的全部希望。从魏永康两三个月大时,曾学梅就教儿子识字,还经常读唐诗给儿子听。尽管魏永康还不会说话,但这种早期教育还是取得了神奇的效果。获得赞誉以后,曾学梅为了让孩子保住“神童”的光环,更加严格要求儿子。她让儿子一心一意地学习,学习以外的所有事情都由她代劳,甚至在魏永康读高中时,曾学梅还亲自给儿子喂饭,让儿子一边吃饭一边读书。正是因为曾学梅一心让孩子专心读书,忽视甚至有意忽视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魏永康到北京读大学后,需要过集体生活,母亲不再能与他朝夕相处照顾他的起居,偏激的家庭教育弊端凸显,魏永康完全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甚至忘记参加考试和撰写毕业论文,为此他有一门功课记零分,最终被学校劝退。

得知儿子被劝退学,一直以儿子为自豪的曾学梅情绪失控。她甚至指着学校大楼,让儿子跳楼,指着公路,让儿子去让车撞死。此后很长时间,曾学梅一直耿耿于怀,最怕别人问她:“你家永康怎么样了?”

湖南教育心理学博士、家庭教育专家谭女士一针见血地指出:“魏永康的故事是典型而极端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反面教材。魏母的教育观夹杂着功利因素,她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忽视孩子的感受,这是以爱之名的自私自利。所以,当希望落空,她会产生毁灭对方的疯狂冲动。孩子的成长与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一样,有其天性和规律,不是父母一厢情愿可以规定并改变的。如果父母非要強迫孩子,也许一时能看到效果,但其累积起来的负效应总有一天会显现,甚至代价更大。因此,当为人父母者做着神童梦的时候,首先要自问,这是否也是孩子自身的意愿?这是否会干扰他们自身的成长?”

神童可以复制吗?

天津家长鲁先生接受采访时表示,家长热衷于做神童梦,是培训机构煽动的结果。他告诉记者:“前不久我在公园散步,被派发了一张印刷精美的广告页。上面赫然印有‘神童速成班字样,还有一行蛊惑人心的广告语:‘你能10秒钟内口算出999999999乘82等于几吗?神童速算就可以。我儿子上小学五年级,数学成绩不大好,我正发愁怎么给他补习呢,正好带他去试试。我按广告上的地址找到了那家培训机构,花3500元买了15个小时的课程,没想到孩子只上了两个小时的课,说啥也不去了,说听不懂。我去退学费的时候,被老师一通数落,说我儿子资质不好。后来我听别的家长说,买课程的家长几乎都退了学费,那家培训机构根本就是骗子,只赚前面几节课的钱,让家长和孩子吃哑巴亏。”endprint

记者了解到,鲁先生遇到的所谓“神童速算”骗局,十多年前就被媒体曝光过,却屡禁不止,总有家长上当受骗。广州某小学数学老师蒋女士接受采访时说:“一个骗局行骗十多年,屡试不爽,听起来荒诞不经,其实更不可思议的是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太强烈,强烈到失去理智的地步。骗子早就研究透了家长的心思,知道每个家长都巴不得自己的孩子是神童,只要投其所好,打出神童教育的招牌,自然有家长飞娥扑火般来报名。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认为神童是天生的,不可能通过某种方法培养。如果家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结果必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深圳退休中学老师冯先生接受采访时气愤地说:“神童教育有没有用我不清楚,但鼓吹者和培训机构因此发了财倒是不争的事实!您去书店看看,关于如何培养神童的书品种繁多,销量惊人,大家好像都怀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对神童现象不求甚解。我很生气,这些书的作者和出版商的子女成为神童了吗?假如成了神童,他们肯定不会放过大肆宣扬的机会,假如没有培养出神童,读者凭什么相信他们的鬼话?这道理很容易想明白嘛,为什么不动脑筋呢?所以我认为,家庭教育首先要教育家长!”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先生指出:“近几年,不断有机构推出所谓培养神童的方案,似乎他们开办的培训班、幼儿园、小学,都是制造神童的工厂,可以成批制造神童。这完全是在鼓吹现代迷信。这样的培训机构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生意尤为火爆。”

赵忠心不否认神童的存在,但他认为神童是不可复制的。“古今中外确实存在神童,但不能把神童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任意泛化,也不能偷梁换柱地将其庸俗化,更不能把通过强制性智力开发训练出来的孩子称为神童。”赵忠心说,神童的出现,有环境和教育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是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决定的,前者起的作用也许更大。比如,国外有报道说,科学家经过解剖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结构与众不同。中国医生对国际象棋棋手谢军的大脑进行检查时,也发现了同样的迹象。

上海心理咨询师宋晓林告诉记者:“科学研究表明,儿童中确实有3%~5%的智力超常者,被称为‘天才或‘神童。对这些智力超常孩子的教育自然应与普通儿童不同,但这种不同应该基于培养一个正常人,帮助孩子融入社会、融入生活的基础之上,而非一味速成求快,满足父母高人一等、快人一步的功利心愿,否则,即使发现了智力超常的神童,最终这些神童也会因情商不足而难有成就。这也是许多神童最终泯于众人的根本原因。”

郑州某重点中学资深班主任吴老师接受采访时表示:“神童与其说是被培养出来的,倒不如说是被发现的。古今中外的神童,几乎都有兄弟姐妹,可没有发现过有什么神童家族、神童世家之类的现象。今天的神童,绝大多数殊途同归——10岁神童,15岁才子,过了20岁就成了凡人。就像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一样,泯然众人矣。”吴老师希望仍在做神童梦的家长尽快回到现实中来,不再做徒劳的努力,而要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普通儿童去培养,让孩子把基础知识夯实。

情商教育更重要

杭州早期教育推广者、硕士研究生导师秦教授接受采访时说:“许多家长认为,早教就是智力开发,而智力开发就是培养神童。这是非常错误而危险的观念,必须纠正。科学研究和大范围的调查数据表明,人的成功,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相对于高智商,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心理、强大的自信心和快速的适应能力对个人成功更有裨益。早期教育的目的绝不是培养神童,不只是简单的智力开发,还包括培养品德、塑造人格、养成习惯、认识社会、建立关系等。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和技术,而是学会做人做事。换言之,就是情商教育更重要。”

秦教授认为,针对儿童的情商教育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快乐和坚强 未来的学业竞争和职场竞争很激烈,保持快乐的心态是很重要的。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不能耿耿于怀,而要迅速地从挫折中自我恢复,还要善于调节沮丧和失落感,往积极的方面想。“快乐”包括的内涵太多,比如,懂得体谅他人才会快乐,懂得接受失败才会快乐,懂得付出不求回报才会快乐,等等。

心理承受能力很重要,心理脆弱怎能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坚强的人,摔得头破血流依然勇敢地微笑,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这样才能接受人生的各种挑战,把握人生的各种机遇。

2.独立和负责 独立首先是生活自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包办式生活,会使孩子形成依赖的性格。一个人如果连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不具备,怎么可能去服务他人和社会?独立还意味着具有判断能力,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知道应该做什么事情,会理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将来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一旦做了决定,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看到很多孩子,总是责怪家长没有做这没有做那,而家长也愧疚地道歉。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己负责的习惯,不要总是怨天尤人。实际上,让孩子知道很多事情之所以糟糕,都是自己造成的,他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不满。

3.专注和耐心 生活是复杂的,又是很简单的。复杂的是,你总感觉一天到晚有那么多忙不完的事情;简单的是,你可以在某一时刻只专注于某一件事。时间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懒懒散散浑浑噩噩,一天天过去,什么进步和变化也没有。但是,每做一件事,都全身心地投入,耐心加恒心,就会创造出让人惊讶的成绩。

4.表达和交流 学会表达,无论通过语言还是通过文字,都能够让别人理解你的思想。同时,还要善于倾听别人的表达,并且进行沟通。孩子如果觉得交流是一种享受,无论跟谁交流都能轻松自如,那么他的交际圈就会越来越大,他的未来与社会的相融性就会越来越强。

5.团结和合作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容易养成自私自利的坏习惯,但是人在社会中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必然要和别人相处。所以,要讓孩子适应集体生活,鼓励孩子帮助别人,学会热情友好地交朋友,愿意与他人分享。当代社会既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又是一个必须合作才能共同发展的社会,所以,要通过游戏和生活实践让孩子建立团结合作的意识。

秦教授最后提醒广大家长:“绝大多数孩子注定只能是人群中的普通一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人生不幸福。诸多事实告诉我们,普通人靠情商和后天的努力同样能够成功,同样可以一生过得很幸福。所以,家长要眼光长远,无论孩子是不是神童,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才应该是家庭教育的出发点。”

本刊认为,神童教育本来是针对智力超常儿童的特殊教育,根本不适合普通孩子,某些商家大炒神童教育,是偷梁换柱行为,目的是骗取家长的钱财。而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很容易把孩子的聪慧当成智力超常,于是对孩子有不切实际的高期待,不计成本地予以培养,结果注定无法圆自己的神童梦。被裹挟进神童教育的孩子,自身的成长规律被打乱,身心健康被损害,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家长要端正教育心态,杜绝功利思想和侥幸心理,理性地规划孩子的未来。

【编辑:陈彤】endprint

猜你喜欢

永康神童家长
神童特工拯救世界
陆永康男儿膝下是理想的天空
家长错了
窥视花样年华,引得春光乍泄
都是神童
家长请吃药Ⅱ
刘晏七岁为官
犯错误找家长
富贵从天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