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非他酮与米氮平治疗抑郁症伴有焦虑疗效比较①

2018-01-04杨晓江陈美玲张晓阳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抗焦虑氮平抗抑郁

杨晓江,陈美玲,张晓阳

(泉州市第三医院, 福建 泉州 362002)

安非他酮与米氮平治疗抑郁症伴有焦虑疗效比较①

杨晓江,陈美玲,张晓阳

(泉州市第三医院, 福建 泉州 362002)

目的:探讨安非他酮与米氮平在抑郁症伴有焦虑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比较。方法:将2014-05~2015-05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抑郁症伴有焦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米氮平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安非他酮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抗抑郁治疗效果、抗焦虑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抗抑郁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观察组患者的抗焦虑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发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安非他酮与米氮平在抑郁症治疗中的疗效均值得肯定,安非他酮的治疗安全性较高且适用范围较广,但米氮平的抗焦虑治疗效果更好。

安非他酮;米氮平;抑郁症伴焦虑

抑郁症是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及致死率上升趋势明显[1],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临床常用药物保守治疗抑郁症,安非他酮与米氮平均是常用的治疗药物且疗效值得肯定[2],但抑郁症患者多伴有焦虑症状,单纯的抗抑郁治疗并不能取得理想疗效,因此学者们对两种药物在抑郁症伴有焦虑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存在争议[3]。本次研究就我院收治的58例抑郁症伴有焦虑患者分别给予安非他酮与米氮平进行研究,旨在为提高抑郁症伴有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提供更多有效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05~2015-05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抑郁症伴有焦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观察组患者中有男15例,女14例,年龄27~56岁,平均(38.2±10.9)岁,平均抑郁症病期为(5.6±3.2)月;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7例,女12例,年龄25~59岁,平均(38.5±10.4)岁,平均抑郁症病期为(6.0±2.9)月;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有研究对象均确诊为抑郁症伴有焦虑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4],所有患者的抑郁量表评分在18分以上,排除具有双向情感障碍、药物过敏史、自杀倾向、妊娠、哺乳期妇女、近期服用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及中途退出研究等患者,所有患者均属于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书。

1.3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米氮平治疗,方法为:患者于治疗的第1~2d服用30mg/d的米氮平,第3d及以后服用45mg/d的米氮平(米氮平由华裕制药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20090160);对照组患者给予安非他酮治疗,方法为:患者于治疗的第1~2d服用150mg/d的安非他酮,第3~6d服用300mg/d的安非他酮,第7d及以后服用450mg/d的安非他酮(安非他酮由南京绿叶思科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20051823)。

1.4 判定标准

采用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及HAMA(汉密顿焦虑量表)减分率对两组患者的抗抑郁治疗效果及抗焦虑治疗效果进行判定[5],减分率在75%以上提示为显效,减分率在30%~75%之间提示为有效,减分率在30%以下提示为无效,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处理,使用率(%)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对比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抗抑郁、抗焦虑治疗效果对比

经统计对比发现,两组患者的抗抑郁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抗焦虑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的抗抑郁治疗效果对比(n=29)

表2 两组患者的抗焦虑治疗效果对比(n=29)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

经统计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中出现体重增加12例、心跳过速3例、震颤2例、头晕2例及脸水肿1例,患者不良反应较严重;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口干4例、厌食3例、头晕2例及便秘2例,患者不良反应较轻微;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n=29)

3 讨论

调查表明近一半的原发性抑郁症患者伴有焦虑症状[6],因此抑郁与焦虑共存依然是临床研究重点[7],抑郁症伴有焦虑患者多具有症状严重、预后差、自杀倾向高及社会功能损害严重等特点,不仅对自身生命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安非他酮与米氮平均是临床常用治疗抑郁症伴有焦虑患者的主要抗抑郁药物。安非他酮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8],从而促进相应功能的激发,达到抗抑郁效果。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抗抑郁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提示安非他酮与米氮平的抗抑郁效果相差无几,都具备一定的抗抑郁疗效。从研究中不良反应方面来看安非他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米氮平相比更低,且症状更轻微,提示安非他酮治疗抑郁症患者的安全性较高,同时研究发现安非他酮治疗抑郁症患者时不会引起患者的体重增加,适用于体重超标的患者治疗中,这对体重超重的抑郁症患者而言是福音。相对而言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不良反应较严重,使用范围受限较大,但研究中发现米氮平的抗焦虑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安非他酮,提示米氮平在抑郁症伴有焦虑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更好,值得注意的是米氮平由于会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一定要遵医嘱用药才能有效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综上所述,安非他酮与米氮平均在抑郁症治疗中具备一定疗效,安非他酮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安全性较高且适用范围较广,米氮平的抗焦虑治疗效果更好但用药需谨慎。

[1]徐丹.西酞普兰联合安非他酮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5):460-462

[2]肖雪.米氮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30):75-77

[3]吴逢春,宁玉萍.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治疗30例抑郁症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5):99-100

[4]胡夫东.九味镇心颗粒合并安非他酮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5,1(3):205-207

[5]赵路平.米氮平与米安色林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0):162-163

[6]金兰珍,童丽琴,施波.米氮平联合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干预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1(1):111-113

[7]陈兴阳,汤义平.安非他酮缓释片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P物质和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9):107-109

[8]黄勇.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4):108-109

杨晓江(1978~)男 ,福建泉州人,本科,主治医师。

R749.4+1

B

1008-0104(2017)06-0136-02

2017-10-13)

猜你喜欢

抗焦虑氮平抗抑郁
米氮平结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性研究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逍遥散对卵巢切除联合慢性应激大鼠的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
颐脑解郁颗粒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舒肝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咪达唑仑抗焦虑治疗对择期腰椎手术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