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氮钾穗肥对江淮地区杂交中籼稻的生长和产量影响

2018-01-04蒋家昆郭永生

农学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叶龄穗肥叶面积

田 霞,蒋家昆,郭永生,金 灿,杨 阳,李 琴

(安徽省霍邱县种植业发展局,安徽六安237400)

氮钾穗肥对江淮地区杂交中籼稻的生长和产量影响

田 霞,蒋家昆,郭永生,金 灿,杨 阳,李 琴

(安徽省霍邱县种植业发展局,安徽六安237400)

探讨不同氮、钾穗肥处理对江淮地区杂交中籼水稻干物质重、叶面积、生长、产量等因素的影响,以期获得江淮地区最佳的氮、钾穗肥处理组合,为杂交中籼水稻科学合理施用穗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施氮钾穗肥以后的叶面积指数和干重高于纯氮穗肥、不施用穗肥的叶面积指数和干重;氮钾穗肥处理的产量高于不施穗肥处理的产量,且氮钾混合处理穗肥的产量高于纯氮处理的产量;江淮地区最佳穗肥施用量的标准是:纯N 78.75~112.5 kg/hm2,再配施K2O 76.5 kg/hm2。

氮钾穗肥;江淮地区;杂交中籼水稻;生长;产量

0 引言

影响水稻产量的因子诸多,其中施肥对水稻产量有着重要影响[1]。施肥对中国粮食贡献率为46.4%,1 t化肥科学合理施用可增产8.84%[2-3]。尤其施用穗肥,不仅可以提供幼穗分化所需营养物质,而且可以延长叶片寿命,提高光合效率,防止根系早衰[4-5]。顿耀武[6]、孙维忠[7]、史峰[8]等试验证实水稻施用穗肥有明显的增产作用;王维金等[9]试验发现,重施穗肥与常规施肥比较,杂交稻增产的幅度(10%~21.5%)较常规稻品种大;罗莲香等[10]研究证实,水稻施用穗肥比不施穗肥可增产10.7%~15.5%,戴平安[11]、杜秋红[12]、姬秋梅[13]等研究了穗肥施用量、施用比例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水稻正确施用氮钾穗肥增产肯定无疑,而江淮地区是水稻主产区之一,但大面积施肥还是采用“一头炮轰”或者重施促蘖氮肥,不施穗肥或穗肥施用量不足,造成群体穗数不足,穗型偏小,导致杂交中籼水稻难以发挥大穗的优势[14]。为提高江淮地区杂交中籼稻肥料资源率用率,深挖水稻绿色增产潜力,并在丰产的条件下实现肥料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本增效,笔者开展氮钾穗肥对江淮地区杂交中籼稻的干物质重、叶面积、产量等因素的影响试验,以期为江淮地区水稻节水节肥,丰产稳产提供基础数据库。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概况

试验田设在霍邱县长集镇小园村张家宏农户,该地形平坦,土壤为黄棕壤,酸碱度中等偏酸(pH 5.5),有机质含量(20.49 g/kg)[15],灌溉条件较好,交通方便。试验田前茬作物为小麦,本试验在我县粮食丰产工程示范区内统一管理。

1.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选用‘丰两优香1号’、‘Y两优2号’,安徽省农科院提供。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置8个处理:T1(全生育期不施任何肥)、T2(基肥和分蘖肥正常施用,不施任何穗肥)和6个穗肥处理(分别是纯 N 45 kg/hm2、纯 N 78.75 kg/hm2、纯 N 112.5 kg/hm2,纯 N 45 kg/hm2+K2O 76.5 kg/hm2、纯 N 78.75 kg/hm2+K2O 76.5 kg/hm2、纯 N 112.5 kg/hm2+K2O 76.5 kg/hm2)。基肥在移栽前施入,每公顷施用90 kg N、75 kg P2O5和112.5 kg K2O),分蘖肥于移栽后3~5天每公顷施入22.5 kg N。穗肥于倒4叶期和倒2叶期分2次等量施用,施入氮、钾肥用量按表1设计进行。试验共设8个处理,各处理重复3次,共48个小区。试验材料裂区设计,品种为主处理,肥料为副处理。田间病虫草害防治按照水稻超高产栽培要求进行。

表1 试验处理 kg/hm2

1.4 栽培管理措施

栽插采用定点拉线人工模拟毯苗机插,2016年6月7日移栽,栽插株距14 cm,行距33 cm,每穴2~3苗。6月13日N、K小区按N 22.5 kg/hm2分蘖肥拌600~900 g/hm2苄·乙粉剂除草剂。7月5日开始够苗烤田,田边开“鸡爪裂”然后灌水,待丰产沟干后再灌水反复多次,于7月20日烤田结束复水。而后采用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方式,直至收获前一周断水。6月19日用毒死蜱2250 mL/hm2防治稻蓟马,7月22日用吡蚜酮300 g/hm2、康宽、戊唑醇300 g/hm2,防治二化螟、稻飞虱、稻曲病、稻瘟病;7月31日用吡蚜酮300 g/hm2、爱苗300 g/hm2,毒死蜱2250 mL/hm2防治稻曲病、稻飞虱、稻瘟病稻和纵卷叶螟。

1.5 试验调查内容

(1)生育进程(日期)记载。播种期、移栽期、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

(2)叶龄进程与对应的茎蘖动态。每处理定株标记10株主茎叶龄,追踪叶龄进程(秧田期进行标记,移栽后及时标记),并按每个叶龄观察(一般水稻每5~7天观察)。

(3)干物质重与叶面积。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按照平均茎蘖数取2穴,测定叶面积和各器官干物重等。

(4)成熟期产量结构、实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氮钾穗肥处理生育期调查

田间农时记载,观察不同氮钾穗肥处理对杂交中籼稻的物候期的影响。由表2可知,A品种(‘丰两优香1号’)的生育期为132~138天,短于B品种(‘Y两优2号’)的生育期137~143天,A品种和B品种各穗肥处理同一品种的生育期相当,生育进程基本同步,只有对照(全生育期不施任何肥料)的生育期缩短,因为全生育期不施任何肥料,水稻生长过程中会缺肥早衰,造成其早熟,缩短其生育进程。

2.2 氮钾小区不同处理叶龄动态调查

由表3可以看出:除了对照A1减少1片叶外,‘丰两优香1号’和‘Y两优2号’的其他处理叶龄进程相差不大,也就是说,不同氮钾穗肥处理对两水稻品种的叶龄进程基本无明显影响。表4显示,A和B两品种都在拔节期之前亩茎蘖数达到峰值,这和有效分蘖临界期达到峰值基本吻合,中后期公顷茎蘖数逐渐减少,变幅也基本稳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由此可以看出,不同氮钾穗肥的处理对辆水稻品种的公顷茎蘖影响比较小;但是,可能水稻生长前期低温阴雨天气偏多,造成两品种总茎蘖数偏低。

2.3 不同处理不同生育期的干物质重量和叶面积指数测定

由表5可知,A和B两品种,在有效分蘖临界期,基本体现不出两品种各处理(空白对照除外)之间的茎和叶干物质重量的差距,干重相当。在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两品种的各器官干物质重量从处理1到处理8有增加的趋势,尤其在拔节期施穗肥以后,茎穗叶等大部分器官干物质增重明显。在成熟期茎穗干重达到顶峰,两品种都是处理7(纯N 78.75 kg/hm2+K2O 76.5 kg/hm2)茎穗干物质最重,且施钾肥3个处理的各器官基本大于其他不施钾肥的处理。只有成熟期的叶片干物质重量下降,因成熟期营养物质大部分转移到穗粒,叶片出现衰败。

表2 氮钾小区生育期记载

表3 不同处理氮钾小区叶龄进程调查表

表4 不同处理氮钾小区茎蘖动态调查表 万/hm2

表5 各处理不同时期干物质重的测定 g/穴

由表6可知,在监测的几个关键生育期中,A和B两品种的有效分蘖临界期和拔节期叶面积指数无明显差异,在抽穗期,随着4个氮肥处理施氮量的增加,叶面积指数有增加的趋势,3个施钾肥处理对B品种抽穗期的叶面积指数无显著影响,但是对A品种还是有一定的影响,A品种施钾肥3个处理比其他不施钾肥处理的叶面积指数有所增加。

表6 不同处理氮钾小区的叶面积指数

2.4 成熟期结构产量、实产数据调查

由表7可知,不论是A品种还是B品种,施穗肥处理的产量高不施穗肥处理的产量。A品种的纯氮处理的实际产量低于氮和钾穗肥混合处理的产量,且处理A8(纯N 112.5 kg/hm2+K2O 76.5 kg/hm2)产量最高;B品种的纯氮处理的实际产量也低于氮和钾穗肥混合处理的产量,且处理B7(纯N 78.75 kg/hm2+K2O 76.5 kg/hm2)产量最高。由此可见,A和B两品种施穗肥是有助于增产的,且氮钾穗肥的增产效果大于纯氮穗肥的增产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表7 成熟期产量结构、实产调查表

综合上述,氮钾穗肥对江淮地区杂交中籼水稻的生育期、叶龄、茎蘖动态无明显影响;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重量在施氮钾穗肥以前基本相当,施氮钾穗肥以后有增加的趋势,且施氮钾穗肥的叶面积指数和干重高于纯氮穗肥、不施用穗肥的叶面积指数和干重;氮钾穗肥处理的产量高于不施穗肥处理的产量,且氮钾混合处理穗肥的产量高于纯氮处理的产量;‘丰两优香1号’品种处理8(纯N 112.5 kg/hm2+K2O 76.5 kg/hm2)产量最高,‘Y两优2号’品种处理7(纯N 78.75 kg/hm2+K2O 76.5 kg/hm2)产量最高,。由此可见,江淮地区最佳穗肥的纯氮施用量是纯N 78.75~112.5 kg/hm2,再配施K2O 76.5 kg/hm2。另外,2016年江淮地区天气情况特殊性造在整个水稻生育期间有一定的影响,拔节抽穗期以前多低温阴雨天气,试验田水稻整个生育前期生长量不足,单株分蘖降低,造成亩有效穗数偏低;中后期连续高温热害对水稻产量也有小幅度的影响,但是整个试验在统一、均衡的环境条件和管理水平下,这种气象条件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由于试验条件和试验设备等限制,未对土壤基础地力、米的各种品质作出相关检测,建议该项试验农业工作者应连续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得到最佳结论,为广大稻农提供科学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1]张国荣,李菊梅,徐明岗,等.长期不同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2):543-551.

[2]彭琳.中国化肥施用与粮食生产的进程、前景与布局[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1):14-18.

[3]周宝红,陈静,杨晓东,等.氮磷钾配施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园艺与种苗,2013(6):4-6.

[4]胡立勇,丁艳峰.作物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黄义德,姚维传.作物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6]顿耀武.水稻穗肥的增产效果与施用方法[J].湖北农业科学,1980,9(5):23.

[7]孙维忠,王英,左远志,等,直播水稻施用穗肥试验总结[J].黑龙江农业科学,1984(6):17-22.

[8]史峰.新彬地区水稻施用氮素穗肥对产量的影响[J].北方水稻,2011,41(4):36-38.

[9]王维金,徐竹生,鲍隆清.重施穗肥对杂交水稻的产量和氮素营养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3,12(3):209-214.

[10]罗莲香,卢普相,袁彩庭,等.优质稻的穗肥施用技术研究[J].土壤与环境,2000,9(2):166-167.

[11]戴平安,郑圣先,李学斌,等.穗肥氮施用比例对两系杂交水稻氮素吸收、籽粒氨基酸含量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6,20(1):79-83.

[12]杜秋红,曲日辉,宋为平.穗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北方水稻,2012,42(1):40-41.

[13]姬秋梅.氮钾施用量及比例对超级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D].南宁:广西大学,2013.

[14]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江淮地区水稻综合生产技术[R].合肥:2013.

[15]霍邱县种植业发展局.霍邱县各乡镇土壤养分含量及施肥技术[R].霍邱:2013.

Effects of Nitrogen and Potassium Panicle Fertilizer on Growth and Yield of Medium Indica Hybrid Rice(MIHR)in Jianghuai Region

Tian Xia,Jiang Jiakun,Guo Yongsheng,Jin Can,Yang Yang,Li Qin
(Development of Planting Industry in Huoqiu County,Liuan 237400,Anhui,China)

The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and potassium panicle fertilizer treatments on MIHR’s dry weight,leaf area,growth and yield in Jianghuai Reg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ational panicle fertilizer applic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af area and dry weight of nitrogen and potassium panicle fertilizer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pure nitrogen panicle fertilizer or no panicle fertilizer,the yield of nitrogen and potassium panicle fertilizer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 panicle fertilizer treatment,and the yield of nitrogen and potassium panicle fertilizer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ure nitrogentreatment;thebestfertilizerapplicationlevelinJianghuaiRegionwaspurenitrogen 78.75to112.5kg/hm2combinedwithK2O76.5 kg/hm2.

Nitrogen and Potassium Panicle Fertilizer;Jianghuai Region;Medium Indica Hybrid Rice;Growth;Yield

S511.3+2

A论文编号:cjas17020008

“十二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江淮西部(霍邱)水稻小麦丰产节水节肥技术集成与示范”(2013BAD07B08-4)。

田霞,女,1982年出生,安徽霍邱人,助理农艺师,硕士,主要从事农技推广工作。通信地址:237400安徽省霍邱县建新路种植业发展局,E-mail:505608958@qq.com。

2017-02-09,

2017-04-26。

猜你喜欢

叶龄穗肥叶面积
作物叶面积测量的研究进展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马奶子葡萄叶面积评估模型的建立
不同叶龄移栽对四倍体水稻T569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申优26”不同穗肥施用方法试验初探
穗肥施用时期对喀斯特区域杂交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棉花叶龄动态的模拟研究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浅谈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论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