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的银与火
2018-01-04倪成玉
倪成玉
文|邓泽玲 图|鲁鑫(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传承千年的银与火
倪成玉
文|邓泽玲 图|鲁鑫(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NI CHENGYU: CREATIVE FILIGREE INLAYING INHERITED FOR THOUSANDS YEARS
早在Tiffany 风靡天下之前数百年,中国皇室的珠宝工匠们就已经创造出了世界上最好的镶嵌工艺—— 花丝镶嵌。他们将金银等贵金属加工成细丝,再通过堆垒、掐丝、编织等工艺进行造型。它可以被焊接在金银方片上,制成底托,将珍珠、水晶、白玉、翡翠等珠宝,按照工匠设计的需要,以不同角度固定在金银首饰上;也可以独立造型,修饰出一个创意构图中的细节。
跨越了两千年,在喧嚣中,有些不忘初心的匠人,始终固守一份坚持和执着,延续着这门古老的手艺。他们的“隐”与“藏”并不是远离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的“隐”与“藏”,而是在追逐效率和速度的当今,觉醒地保持着初衷、理想和责任。作为花丝镶嵌大师,倪成玉习惯于从手工艺人的角度来设计珠宝首饰,也正是因为她与众不同的匠心才使得她的设计成为金银花丝作品和珠宝首饰设计的经典。古、雅、奇、趣是中国传统造物的最高追求;设计制作这样的作品,也是她的追求。
蜀中瑰宝银花丝
花丝镶嵌工艺起源于春秋战国金银错工艺,在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逐渐繁荣,西方的金银器和金银制造工艺涌入中国,受波斯、罗马、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的影响,中国古代金银器技艺有了极大的发展。明代时,花丝镶嵌工艺达到巅峰阶段,上至帝后的皇冠,下至后妃命妇的礼饰配饰,均大量采用花丝工艺,彰显了富贵,又不耗金银,改变了中国汉族传统首饰重纹饰轻宝石的传统。
银花丝技艺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也是成都著名的传统特种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高纯度白银为原材料,造型别致,玲珑剔透,富丽堂皇的质地和严谨的构图,使得每一件银花丝产品都光泽迷人、气质高雅,与蜀绣、竹编、漆器一起号称成都“四大名旦”。
在业界,银花丝还有南北派之分,成都是南派的代表地之一,而倪成玉更是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成都的花丝镶嵌以银花丝工艺为主,银丝通常由细银条拉制成,细而匀称,最细的仅有人头发的一半,粗的也仅几毫米;也有打制的,多异形。单丝多用作边缘线,复丝则用两根以上的银丝搓成麻花状。”倪成玉从中专开始学习银花丝,如今已75岁高龄,53从未间断的银花丝之路,见证了成都银花丝的发展与创新。
匠者之眼
如果说一个优秀的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体现在“心手合一”之上,那么倪成玉做到的更是“眼、手、心”的统一。她对于手工艺以及材料特质、设计有着非同寻常的洞察力。正是在她敏锐的“匠者之眼”的观察下:宝石和精致的银花丝被拼贴镶嵌成了画一般的艺术佳品,小檀木制的底座无一不流动着优美的曲线。倪成玉就是这样创造着她的首饰和工艺品,这些作品也在演绎着只属于她的设计师身份——“只为完成艺术、传承文明而制作的设计师”。
倪成玉独到的“匠者之眼”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早期的手工艺训练。不同于大多专业出身的设计师,她最先接受的是手工艺训练。1961年毕业后,她做了8年花丝工,1年洗镀工,3年机械工。这12年,她不仅打好了扎实的手工艺基础,同时也对银花丝技艺有了全面的了解。银花丝的制作,学艺5年才能基本上手,学艺10年才能做出像样的作品——不专心,无恒心的人做不了银花丝,没有美术功底、立体造型功底的人,作品上不了档次,无法创新。十几年的学徒生涯,倪成玉跟了好几个师父,她的第一个师父,就是黄旭川。倪成玉几乎每天都守在师父身边,学习他的堆垒技术;第二位师父张永昌,是倪成玉设计生涯中很重要的人,从他那里,倪成玉学会了设计和錾刻。“这在我以后的立体造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那时候我经常跑出去写生,回来后师父就说我画的鸟儿不风骚,风骚什么意思呢?就是传神,我一直记得师父的这句话,‘风骚’,也成为我对自己作品的要求。每次设计完,我都用‘风不风骚’来检验它。”
学艺的过程需要忍受寂寞和苦楚。倪成玉进厂跟黄旭川等老艺人学习银花丝工艺流程,抡锤打银条子,用嘴吹火鼓风,烧油灯熔金银等。由于金银是贵金属,不能使用风扇,他们还要忍受酷热的工作环境。4年后,一起进厂的8名同学只剩两人——倪成玉和她现在的丈夫蒋之中。倪成玉漫无边际的想象力是惊人的,加上已经炉火纯青的工艺水平, 她用匠师的慧眼用心体悟着,从而将自己的设计推向了极致。接踵而至的是各种荣耀:倪成玉的金银平填花丝作品《丹凤朝阳》《孔雀开屏》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得到嘉奖;金银平填花丝《双狮舞绣球》陈列在北京工艺美术珍宝馆;金银花丝浮雕嵌宝《百鸟朝凤》获四川工艺美术金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展银奖;金花丝熊猫座盘参加上海世博会,作为四川厅镇馆之宝,获得中国深圳2012年国际文化博览会特别金奖;银花丝《玉羽迎春》座屏,获四川省工艺美术作品展一等奖;银花丝《六方迎春》花瓶、《扁八方蝠桃》花瓶,获四川省工艺美术一等奖;银花丝《莲顶花薰》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
无胎成型 传世重器
海德格尔说:一个人持有的东西,是他人格的部分呈现。那么一个人手做的美物,确乎反映出手艺人的内心和情感。倪成玉虽已是银花丝业界首屈一指的大师,随后数十年,她一直孜孜不倦,传承着银花的各种工艺。可这远远不够,她要的,是创新突破。传统和历史,只是赋予我们底蕴和气质,而只有时代,才是真正给予我们重新设计生活的力量。
银花丝平填花丝的工艺,必须有模胎才能完成。如果制作一个银花丝花瓶,就得先做一个花瓶模具,再于模具上起丝。这种方法,既不适用于做复杂的造型,也不适合做大件器物。而且老艺人不会计算拆分,这使得平面浮雕、大件作品等无法制作。
倪成玉不满足于现有的作品和工艺了,她对银花丝的工艺都提出了挑战,大胆创新“无胎成形”技术,让以前只能做首饰或小摆件的银花丝,终于有了制作传世“重器”的可能,把银花丝工艺引入全新高度。随着银花丝无胎成型技术成熟,倪成玉想起多年以前在金沙遗址博物馆看到太阳神鸟金箔,她震撼于古蜀先民在几千年前不用机器和模具,就能做出镂空、翩翩欲飞的神鸟造型,由此萌发了创作太阳神鸟花薰的念头。为了制作这个花薰,从最开始的设计、画图,到后期的制作,倪成玉用了3年时间。花薰采用了金银花丝的无胎成形技术,把巨大的花薰分解成无数个小平面,每个平面单独成形,再块块焊接。这要求设计人员拥有超强的计算能力,哪怕一根羽毛、一个小零件,也要单独设计图纸。大到每部分的制作技法,小到花薰四足的承重以及到每部分的丝号粗细,都要分别标注和计算,仅丝号就设计了20多种,就连金银丝热胀冷缩的比例都要计算到位。制作环节,靠的还是手艺人的经验和手上功夫。这件花薰,就是她和学生从一根羽毛、一朵花开始,慢慢填充出来。金银花丝经不起二次返工。金银都是贵重金属,因返工而出现的损耗,远非手艺人能够承担。为了一次成功,倪成玉甚至连焊接都自己研制配方,既可以保证焊接时金属快速融化,还能避免成形后器物脆裂。
3年时间,这件花薰有这样一组数字:用银5629克、金411克。红珊瑚78粒、碧玺152粒、绿松石123粒、红宝石10粒、蓝宝石7粒、祖母绿2粒、翡翠2粒。仅材料成本,就高达近百万元。花薰两侧口衔金球的太阳神鸟展翅欲飞,古蜀青铜器独特的纹饰,则为花薰在华贵之外增添了几分古典气质。
花丝镶嵌的浪漫与传承
花丝镶嵌曾经在皇宫风光无限,一度将中国古代珠宝艺术推向巅峰,它的成品,多为宫廷艺术品,为表现其身份与财富的象征意义,往往是用金丝点缀其间,花丝匠人们也是极尽能事,以头发丝上雕花的精细,将金银原料的材质美表现到极致。倪成玉手里有很多宝贝:和田古脂玉、田玉侍女……这些老物件都将在她的设计中,和金银花丝完美结合,拥有新的生命。在中国,除了她没有人会这项工艺,将宝石和金银花丝镶嵌在一起,设计出新的作品。
初秋,倪成玉刚参加完2017年国际首饰年会。站在工作台边,她拿着一张设计图,是她最近正在做的器物:龙珠花薰。这件花薰会用到金银花丝制作中的所有工艺,为了贴合历史,她自己翻古书,根据书里的描述绘画出设计草图。在设计过程中,她付出了许多辛劳和汗水,但也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艺术的生命。从事金银花丝工作53年,这项精美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她表示会用余生,以师带徒的方式,将这项传统工艺延续下去。
在金银作坊里,才是一个真正学手艺的地方,有师傅的指导和传授,实际制作得到成效。更有“偷经学艺”之说。也就是专注师父的工艺传授和反复练习,那些金、银花丝总结的工艺技术法则是最基本的制作工艺基础。学习的过程需要忍耐和专注,直到有能力熟练解决。互相制作饰品人的性格和智慧得到了升华,才可采用金银花丝多种工艺,达到工艺特征和艺术效果,使其金银花丝中充满生命感的线和肌理。那玲珑剔透,各种丝的变化参差、重叠、粗细、凹凸、光暗会达到它的优点和艺术。适应各种变化,又忠于工艺法则,才能领悟金银花丝制作艺术中的表现形式。
现在虽无以前的作坊,倪成玉为传承和保护银花丝的制作技艺而成立了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银花丝传习所,开门收徒,决心将技艺传承下去。此外,倪成玉正在总结这项技艺的精华,她每周除了带学生,还要抽时间写书,欲将50多年来从事金银花丝制造的经历与心得,传之后世。
在她的身上,可以看到的是作为一名“匠人”,技艺练达就是人生的目标,有着超乎寻常甚至可以说近于神经质的艺术追求。因此,她千方百计辛苦求道,追求精益求精,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体悟道心合一的艺术享受和精神快感。她奉献出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手艺,施展手艺的过程才是最令人震撼的,所呈现出的不是某一项专门的技巧和工艺,而是自身的精神、灵魂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体。
“人是万物的尺度。”物的制造过程,就是人的精神和追求的物化过程。“我将用余生在‘银与火’的碰撞中,去传承,去开拓创新。”
倪成玉,花丝镶嵌传承人,中国工艺大师。其作品金花丝《芙蓉熊猫》盘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四川厅镇馆之宝,获得2012深圳国际文艺博览会金奖。